一种电渣炉热量收集利用装置

文档序号:28883803发布日期:2022-02-12 12:3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渣炉热量收集利用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收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渣炉热量收集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如今电渣炉炼钢时产生的大量热量,通常用于空气预热。空气预热器利用电渣炉热量加热炼钢所需空气以提高电渣炉效率的热交换设备,空气预热器就是电渣炉产生的热量通过内部的散热片将进入电渣炉前的空气预热到一定温度的受热面。用于提高电渣炉的热交换性能,降低能量消耗。一般简称为空预器,可分为管箱式、回转式两种,其中回转式又分为风罩回转式和受热面回转式两种。在锅炉中的应用一般为两分仓、三分仓、四分仓式。
3.在现有的对电渣炉炼钢过程中的热量进行收集利用时,通过将热量导入罐体内,首先对液体进行加热,随后在对交换液进行加热,在对换热盘管内部的冷水进行换热,在此过程中容易对热量进行浪费,同时在换热过程中,只是将热量导入液体的内部进行加热,同时在此过程中无法使液体进行均匀受热,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渣炉热量收集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电渣炉热量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筒,所述换热筒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竖直转动连接有滤筒,且滤筒和换热筒之间安装有换热盘管,且换热盘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滤筒底部中间位置处连接有排污管,且排污管的底端通过换热筒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的轴承延伸至换热筒的底部外侧并在排污管的依次设置有直角齿轮一和开闭阀,所述直角齿轮一位置处的换热筒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直角齿轮一相互啮合的直角齿轮二,所述换热筒的顶部皆设置有用于密封换热筒顶部的密封盖,且密封盖的中间位置处穿插有热气进管,所述热气进管的底端延伸至滤筒深度的四分之三位置处,所述热气进管的底端外侧套设有十字形固定杆,且十字形固定杆端部的顶端竖直设置有清扫柱,所述清扫柱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对滤筒内侧壁进行清扫的毛刷。
9.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上以热气进管为圆心等间距连接有废气排出管,且每个废气排出管皆汇聚至废气排出管顶端的总管。
10.优选的,所述滤筒的侧面为网格结构,且滤筒底部为弧形的盖状结构。
11.优选的,所述换热盘管呈螺旋型管状结构。
12.3.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空气预热器利用过后的高温气体随热气进管进入滤筒的内部对换热筒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随后将冷水通过进水管进行换热盘管的内部,从而通过换热筒内部加热后的液体进行换热,将换热盘管内部的冷水加热,热水从出水管排出,用于住宿区的供暖和食堂内菜品的保温,同时在换热的过程中,外接电源为驱动电机提供电力支持,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直角齿轮二进行转动,并通过直角齿轮二与直角齿轮一相互啮合,使得直角齿轮一同步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排污管和滤筒进行转动,在滤筒转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带动换热筒内部的液体进行蠕动,从而加快换热筒内部液体受热的速度,另一方面使得毛刷不停的对滤筒侧壁上的网孔进行清扫,防止灰尘吸附在滤筒上的网孔上影响换热盘管换热的效率,同时清扫的灰尘落入滤筒的底部,同时通过换热筒内部的液体直接对换热盘管进行加热,减少对热量的浪费,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气进管与清扫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开闭阀,2-直角齿轮一,3-排污管,4-轴承,5-滤筒,6-热气进管,7-进水管,8-密封盖,9-换热盘管,10-换热筒,11-出水管,12-直角齿轮二,13-驱动电机,14-十字形固定杆,15-清扫柱,16-毛刷,17-废气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实施例
19.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电渣炉热量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筒10,所述换热筒10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竖直转动连接有滤筒5,且滤筒5和换热筒10之间安装有换热盘管9,且换热盘管9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11,所述换热盘管9呈螺旋型管状结构,所述滤筒5底部中间位置处连接有排污管3,且排污管3的底端通过换热筒10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的轴承4延伸至换热筒10的底部外侧并在排污管3的依次设置有直角齿轮一2和开闭阀1,所述直角齿轮一2位置处的换热筒10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3,且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直角齿轮一2相互啮合的直角齿轮二12,所述换热筒10的顶部皆设置有用于密封换热筒10顶部的密封盖8,且密封盖8的中间位置处穿插有热气进管6,所述热气进管6的底端延伸至滤筒5深度的四分之三位置处,所述热气进管6的底端外侧套设有十字形固定杆14,且十字形固定杆14端部的顶端竖直设置有清扫柱15,所述清扫柱15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对滤筒5内侧壁进行清扫的毛刷16,所述密封盖8上以热气进管6为圆心等间距连接有废气排出管17,且每个废气排出管17皆汇聚至废气排出管17顶端的总管,所述滤筒5的侧面为网格结构,且滤筒5底部为弧形的盖状结构。
20.工作原理:首先将液体预先倒入换热筒10的内部大约换热筒10深度的四分之三位置处,随后将空气预热器利用过后的高温气体随热气进管6进入滤筒5的内部对换热筒10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随后将冷水通过进水管7进行换热盘管9的内部,从而通过换热筒10内部加热后的液体进行换热,将换热盘管9内部的冷水加热,热水从出水管11排出,用于住宿区的供暖和食堂内菜品的保温,同时在换热的过程中,外接电源为驱动电机13提供电力支
持,通过驱动电机13驱动直角齿轮二12进行转动,并通过直角齿轮二12与直角齿轮一2相互啮合,使得直角齿轮一2同步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排污管3和滤筒5进行转动,在滤筒5转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带动换热筒10内部的液体进行蠕动,从而加快换热筒10内部液体受热的速度,另一方面使得毛刷16不停的对滤筒5侧壁上的网孔进行清扫,防止灰尘吸附在滤筒5上的网孔上影响换热盘管9换热的效率,同时清扫的灰尘落入滤筒5的底部,同时通过换热筒10内部的液体直接对换热盘管9进行加热,减少对热量的浪费,使用方便,当需要对换热筒10内部的液体进行更换时,通过打开开闭阀1将滤筒5内部的灰尘和液体随排污管3排出。
21.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渣炉热量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筒(1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筒(10)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竖直转动连接有滤筒(5),且滤筒(5)和换热筒(10)之间安装有换热盘管(9),且换热盘管(9)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11),所述滤筒(5)底部中间位置处连接有排污管(3),且排污管(3)的底端通过换热筒(10)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的轴承(4)延伸至换热筒(10)的底部外侧并在排污管(3)的依次设置有直角齿轮一(2)和开闭阀(1),所述直角齿轮一(2)位置处的换热筒(10)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3),且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直角齿轮一(2)相互啮合的直角齿轮二(12),所述换热筒(10)的顶部皆设置有用于密封换热筒(10)顶部的密封盖(8),且密封盖(8)的中间位置处穿插有热气进管(6),所述热气进管(6)的底端延伸至滤筒(5)深度的四分之三位置处,所述热气进管(6)的底端外侧套设有十字形固定杆(14),且十字形固定杆(14)端部的顶端竖直设置有清扫柱(15),所述清扫柱(15)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对滤筒(5)内侧壁进行清扫的毛刷(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渣炉热量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8)上以热气进管(6)为圆心等间距连接有废气排出管(17),且每个废气排出管(17)皆汇聚至废气排出管(17)顶端的总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渣炉热量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5)的侧面为网格结构,且滤筒(5)底部为弧形的盖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渣炉热量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9)呈螺旋型管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渣炉热量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筒,所述换热筒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竖直转动连接有滤筒,且滤筒和换热筒之间安装有换热盘管,且换热盘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滤筒底部中间位置处连接有排污管,且排污管的底端通过换热筒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的轴承延伸至换热筒的底部外侧并在排污管的依次设置有直角齿轮一和开闭阀,所述换热筒的顶部皆设置有用于密封换热筒顶部的密封盖,且密封盖的中间位置处穿插有热气进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滤筒转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带动换热筒内部的液体进行蠕动,从而加快换热筒内部液体受热的速度,另一方面使得毛刷不停的对滤筒侧壁上的网孔进行清扫。停的对滤筒侧壁上的网孔进行清扫。停的对滤筒侧壁上的网孔进行清扫。


技术研发人员:姜骁箐 余强 董君伟 张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8.13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