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36928发布日期:2024-03-25 19:3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锻件生产,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20cr,为低淬透性渗碳钢,大多用于制造心部强度要求较高,表面承受磨损、截面在30mm以下的或形状复杂而负荷不大的渗碳零件。该钢淬火、低温回火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性良好,回火脆性不明显。该钢等同于法国nf标准钢号18c3。在核电项目中,20cr锻件越来越多的用于吊具部件的原材料。

2、目前,由于国内标准不完善,对于20cr锻件的验收要求,仅仅在jb/t 6369-2006中,规定了小试样φ15(一次淬火+回火),小试样φ30(二次淬火+回火),本体取样(渗碳+淬火+回火)的力学验收标准。而对于调质后的锻件本体的力学性能,却没有清晰的标准规定。而对吊具锻件整体截面的力学性能要求,提升其性能也是目前存在的较难的技术问题。所以针对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进行改良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20cr锻件的生产过程中,要对原材料成分的微合金配比、锻造、热处理方面严格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的及其生产方法。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高性能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4、c:0.21-0.24%、si:0.17-0.37%、mn:0.60-0.80%、p:≤0.020%、s:≤0.010%、cr:0.90-1.00%,mo:≤0.10%,ni:≤0.20%,cu:≤0.20%,al:0.015-0.035,h:≤2ppm,o:≤20ppm,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5、原材料采用电炉+钢包精炼+真空精炼的冶炼方法(ef+lf+vd),采用碱性电炉冶炼,完全镇静晶粒,底部浇铸。

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性能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锻造工艺:

8、取上述成分的钢坯为原料预热后置入锻造炉内,将锻造炉进行加热,温度达到1215~1225℃并保温4~8小时,然后出炉进行锻造,始锻温度为1200℃~1220℃,终锻温度为800℃~820℃,锻造比大于10:1;经锻造后得到锻件;

9、优选的,步骤(1)中始锻温度1220℃,终锻温度为800℃。

10、本步骤限定始锻温度为1200℃~1220℃,过高的始锻温度容易使原料过热,甚至过烧;终锻温度为800℃~820℃,终锻温度过低会在锻造过程中容易使锻件出现开裂,终锻温度过高会在锻造过程中出现粗大晶粒;锻造比大于10:1,这样就能打碎粗大的奥氏体晶粒,从而保证锻造后的锻件结构紧密;锻造完成后打开炉门使锻件空冷至室温。

11、(2)锻后热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锻件先经过机械加工去除锻件的氧化表皮,然后将锻件进行正火热处理,具体为:锻件加热至880~900℃,保温6~12小时;然后将锻件从锻造炉中取出,经空冷、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至室温,得到热处理后的锻件;

12、优选的,步骤(2)中锻件加热至900℃,保温6~8小时。

13、其中,将锻件从锻造炉中取出,经空冷、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至室温,主要目的是防止白点与氢脆,消除内应力,改善零件内部组织,细化晶粒。

14、(3)性能热处理:

15、(a)淬火:先将热处理后的锻件进行奥氏体区加热淬火:将锻件放入到加热炉中,加热炉内的温度控制在25~50℃,然后以≤200℃/h的加热速率将锻件加热至890~910℃,保温3~10h;然后将锻件放入到水池中进行淬冷;开始淬火时,淬火液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淬火结束时,淬火液的温度控制在40℃以下,得到淬火完成的锻件;

16、(b)回火:然后装炉回火:将淬火完成的锻件重新放入到加热炉中,加热炉内的温度控制在25~50℃,然后以≤200℃/h的加热速率将锻件加热至570~590℃,保温5~14h,最后空冷至室温,得到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

17、优选的,步骤(3)的(a)中加热速率为100-150℃/h,加热至900℃淬火,保温3~8h;

18、优选的,步骤(3)的(b)中加热速率为100-120℃/h。

19、在调质热处理中,淬火工艺能够提高锻件的淬硬层深度、提高其力学性能,从而得到板条马氏体组织,回火工艺能够得到回火索氏体,提高锻件的韧性,在不明显降低锻件强度的情况下改善其塑形强度,显著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

20、本发明适用于范围为φ30mm~φ550mm圆棒锻件或者等效圆的方形锻件,本发明生产出来的锻件,其整体截面的力学性能,可达到φ30小试样进行二次淬火+回火的力学性能。

21、本发明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22、(1)本发明采用成分设计与工艺相结合的研究,基于锻后热处理工艺和性能热处理工艺,得到细小晶粒和提高淬硬层深度,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性能。

23、(2)本发明方案中,20cr始锻温度1220℃,超过1220℃容易造成过热,甚至过烧。根据坯料的大小确定合理的保温时间,合理的保温时间是保证晶粒不易粗大的基础。终锻温度为800℃,过低的终锻温度将引起零件开裂的可能性,过高也是形成晶粒粗大的原因。锻造比必须保证≥10:1,这样可确保锻造后结构紧密,而且能打碎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夹杂物弥散分布,消除带状组织,减轻各向异性。在接近终锻温度时,采用轻打快锻的锻造工艺,可以使晶粒更细小,对提高力学性能奠定基础。

24、(3)本发明采用正火+淬火+回火工艺技术,淬火温度900℃,目的提高形核率,降低长大速度,保温后快速深冷,冷却时要降低水温,冷却水要循环、搅拌,确保快速冷透,提高淬硬层深度;回火温度为570-590℃保温适当时间后空冷,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性能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始锻温度1220℃,终锻温度为8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锻件加热至900℃,保温6~8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a)中加热速率为100-150℃/h,加热至900℃淬火,保温3~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b)中加热速率为100-120℃/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锻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及其生产方法。主要步骤为:始锻温度1200‑1220℃,终锻温度800℃~820℃,锻造比>10:1;加热至1215~1225℃保温3‑5h,得到锻件后进行正火处理,在880‑900℃保温6‑12h后空冷;再进行淬火处理,在890~910℃保温3‑10h后水冷;最后进行回火处理,在570~590℃保温5‑14h后空冷,得到核电吊具材料20Cr锻件。本发明采用成分设计与锻造工艺、热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了细化晶粒、提高淬硬层深度,得到整体截面综合力学强度优异的锻件,解决了20Cr核电吊具锻件整体截面力学性能不佳的技术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姚强,赵玉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海锅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