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0532发布日期:2022-11-23 01:3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属于打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如图3所示为钢板打磨加工工作中所使用的一种打磨滚筒,该装置包括若干个轴向拼合设置的打磨轮a,打磨轮a的两端面为平整的圆面结构,因此打磨轮a之间相互拼合后即形成拼合缝b,尤其打磨轮采用纸质叶片制成,长期承重打磨作用力之后容易出现拼合缝b不同程度扩张的想象,进而造成打磨滚筒在钢板c上打磨加工后,对应拼合缝b的区域出现打磨痕迹线d,因此造成打磨不均以及需要二次翻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磨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打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打磨轮,所述打磨轮呈饼状结构、其圆周侧壁为柱状打磨曲面,所述打磨轮轴向并排设置形成滚筒状结构,所述打磨轮的两侧端面上均分别交替设置有内凹形成嵌合凹槽和外凸形成嵌合凸台,相邻两个所述打磨轮之间通过嵌合凹槽和嵌合凸台相互嵌合从而在所述打磨装置周壁上形成阶级状拼合缝。
6.其中,所述打磨轮包括芯筒,所述芯筒的外周环向密布设置有打磨叶片,所述打磨叶片与所述芯筒之间通过胶合并固压结合。
7.其中,所述芯筒的中心沿轴向贯通开设有安装轴孔。
8.其中,所述打磨叶片为纸质叶片。
9.其中,所述打磨叶片为呈弧形弯曲形态。
10.其中,所述打磨轮两侧端面上的嵌合凹槽方位重合或交替错开。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打磨装置由数个饼状打磨轮拼合构成,通过改变打磨轮侧面平整形态为阶梯状形成,从而使得相邻两个打磨轮相互嵌合并形成阶级状拼合缝,由于打磨装置在钢板上旋转运动,因此阶级状拼合缝的缝隙痕迹能够被自身打磨抹除,确保打磨均匀并无需在此通过翻工去除打磨痕迹,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磨装置的打磨轮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原有一种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7.1-打磨轮、101-芯筒、102-打磨叶片、103-安装轴孔、2-嵌合凹槽、3-嵌合凸台、4-阶级状拼合缝。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19.参见图1、图2,一种打磨装置,它包括至少两个打磨轮1,打磨轮1呈饼状结构、其圆周侧壁为柱状打磨曲面,打磨轮1轴向并排设置形成滚筒状结构,工作时,打磨装置高速旋转,通过打磨装置的侧壁与钢板工件的表面摩擦接触实现打磨加工。
20.打磨轮1包括芯筒101,芯筒101的外周环向密布设置有打磨叶片102,打磨叶片102之间紧密堆叠,从而使其圆周外壁呈现规整的柱面形态,打磨叶片102与芯筒101之间通过胶合并固压结合,使每个打磨轮1形成独立而牢固的打磨零件。
21.芯筒101的中心沿轴向贯通开设有安装轴孔103,打磨轮1与打磨轮1之间不具备相互紧靠的限位固定结构,因此实际安装使用时,将各个打磨轮1利用安装轴孔103逐个套合安装于打磨设备的主旋转轴上,并利用主旋转轴上两侧的螺母件旋紧固定,保证各个打磨轮1同轴安装的同时轴向紧密抵靠。
22.打磨叶片102为纸质叶片,根据实际加工工艺以及工件特性也可替换为其他沙皮纸等材质叶片;打磨叶片102为呈弧形弯曲形态,打磨叶片102外端弯曲朝向打磨速度方向的方向,这样在实际打磨工件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另打磨叶片102的面与工件表面摩擦接触,而不是打磨叶片102的边缘与工件表面剐蹭接触,弯曲后的叶片具有一定的接触弹性,工件与大磨面紧密贴合是,可利用打磨面的接触弹性保证接触紧密性,优化打磨效果;同时打磨面的接触弹性可避免打磨叶片102容易触压变形的问题,从而提升装置使用寿命。
23.打磨轮1的两侧端面上均分别交替设置有内凹形成嵌合凹槽2和外凸形成嵌合凸台3,相邻两个打磨轮1之间通过嵌合凹槽2和嵌合凸台3相互嵌合从而在打磨装置周壁上形成阶级状拼合缝4,由于打磨装置在钢板上旋转运动,因此阶级状拼合缝4的缝隙痕迹能够被自身打磨抹除,确保打磨均匀并无需在此通过翻工去除打磨痕迹,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24.具体的,打磨轮1两侧端面上的嵌合凹槽2方位重合或交替错开,如图1和2所示即为打磨轮1两侧端面上的嵌合凹槽2方位交替错开的形态,打磨轮1同一方位下,一端面为嵌合凹槽2另一端面为嵌合凸台3,该形态下打磨轮1圆周外壁的宽度是一致的,相同两个打磨轮1以相同的方位轴向叠合即可直接嵌合;
25.作为另一设计方式,打磨轮1两侧端面上的嵌合凹槽2方位重合(图中未示出),此时,打磨轮1同一方位下,两端面均为嵌合凹槽2或均为嵌合凸台3,打磨轮1圆周外壁的宽度是交替改变的,相同两个打磨轮1需要相对转动以一定的方位夹角轴向叠合才可嵌合;
26.以上两种嵌合方式仅打磨轮1形态结构上具有一定差异,实际打磨效果均可满足使用要求。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打磨轮(1),所述打磨轮(1)呈饼状结构、其圆周侧壁为柱状打磨曲面,所述打磨轮(1)轴向并排设置形成滚筒状结构,所述打磨轮(1)的两侧端面上均分别交替设置有内凹形成嵌合凹槽(2)和外凸形成嵌合凸台(3),相邻两个所述打磨轮(1)之间通过嵌合凹槽(2)和嵌合凸台(3)相互嵌合从而在所述打磨装置周壁上形成阶级状拼合缝(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轮(1)包括芯筒(101),所述芯筒(101)的外周环向密布设置有打磨叶片(102),所述打磨叶片(102)与所述芯筒(101)之间通过胶合并固压结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筒(101)的中心沿轴向贯通开设有安装轴孔(103)。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叶片(102)为纸质叶片。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叶片(102)为呈弧形弯曲形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轮(1)两侧端面上的嵌合凹槽(2)方位重合或交替错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打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打磨轮,打磨轮呈饼状结构、其圆周侧壁为柱状打磨曲面,打磨轮轴向并排设置形成滚筒状结构,打磨轮的两侧端面上均分别交替设置有内凹形成嵌合凹槽和外凸形成嵌合凸台,相邻两个打磨轮之间通过嵌合凹槽和嵌合凸台相互嵌合从而在打磨装置周壁上形成阶级状拼合缝,装置工作时,阶级状拼合缝的缝隙痕迹能够被自身打磨抹除,确保打磨均匀并无需在此通过翻工去除打磨痕迹,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加工质量和效率。加工质量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绿华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1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