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防渗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1901发布日期:2023-03-04 00:3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化防渗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氮化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氮化防渗工装。


背景技术:

2.氮化工艺有着变形量小、硬度高、抗腐蚀能力强和产品外观颜色均匀美观的优势,氮化的一般方式是零件在氮化炉中与活性氮接触,零件和活性氮接触的位置就会被氮化。实际生产中由于氮化后提高硬度的同时也会增加脆性,零件的有些部位不希望被氮化,比如零件的螺纹部位,因此渗氮的防渗显得格外重要。
3.氮化防渗的常规处理方式为涂刷防渗涂料或者镀铜,涂刷涂料由于涂料的脱落或者涂刷的不均匀,很难做到零件100%防渗,镀铜工序繁琐,成本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氮化防渗方式,来避免防渗部位被氮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氮化防渗工装,可以对零件不需要氮化的部分进行氮化防渗处理,具有工序简单,成本低廉,防渗效果好的优点。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6.一种氮化防渗工装,所述氮化防渗工装装载待氮化零件,所述待氮化零件包括氮化部分和防渗部分,所述氮化部分和防渗部分形成阶梯结构且防渗部分的直径小于氮化部分,所述氮化防渗工装包括若干与待氮化零件相配合的工装底座单元,所述工装底座单元上沿轴向设置有上开口的防渗盲孔,所述防渗部分插入防渗盲孔中,所述阶梯结构形成轴向限位结构,所述氮化部分的下表面与工装底座单元的上端面接触连接。
7.在上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中,所述工装底座单元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工装底座单元的直径小于氮化部分的直径,所述防渗盲孔的孔径大于防渗部分的直径,所述防渗盲孔的深度大于防渗部分的高度。
8.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中,所述防渗盲孔的孔径大于防渗部分的直径0.1-0.3mm。更优选的,所述防渗盲孔的孔径大于防渗部分的直径0.2mm。
9.在上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中,所述氮化防渗工装包括多层工装架,所述多层工装架包括若干立柱和若干料盘,所述立柱直立设置,所料盘水平间隔固定在立柱上,每层料盘上均设置有多个工装底座单元。
10.在上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中,所述料盘为网状板形结构,包括若干板孔,所述板孔由若干间隔设置的横条和纵条交叉而成,所述工装底座单元设置在横条与纵条的相交处。优选的,所述板孔为正方形孔,所述横条和纵条具有一定的宽度足以设置工装底座单元。
11.在上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中,所述工装底座单元通过紧固件与料盘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设置在工装底座单元的轴线处。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与螺母,所述螺栓穿过工装底座单元和料盘上的螺栓安装孔后与料盘底部的螺母螺接固定。
12.在上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中,所述料盘套设在立柱上,相邻料盘间设置有隔套,所述隔套套设在立柱上且各立柱上均套设有相同的隔套。
13.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氮化防渗工装,将待氮化零件的防渗部分插入防渗盲孔中进行保护,在进行离子氮化的过程中,氮离子无法与防渗部分接触,因此就可以避免防渗部分被氮化。本实用新型具有工序简单,成本低廉,防渗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待氮化零件的立体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装底座单元的立体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待氮化零件与工装底座单元相配合的立体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待氮化零件与工装底座单元相配合的剖视图;
20.附图标记:1、待氮化零件;2、氮化部分;3、防渗部分;4、工装底座单元;5、防渗盲孔;6、立柱;7、料盘;8、板孔;9、紧固件;10、隔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
22.一种氮化防渗工装,所述氮化防渗工装装载待氮化零件1,所述待氮化零件1包括氮化部分2和防渗部分3,所述氮化部分2和防渗部分3形成阶梯结构且防渗部分3的直径小于氮化部分2,所述氮化防渗工装包括若干与待氮化零件1相配合的工装底座单元4,所述工装底座单元4上沿轴向设置有上开口的防渗盲孔5,所述防渗部分3插入防渗盲孔5中,所述阶梯结构形成轴向限位结构,所述氮化部分2的下表面与工装底座单元4的上端面接触连接。
23.本实施例的防渗原理是:待氮化零件1的防渗部分3置于防渗盲孔5中,氮化部分2的下表面与工装底座单元4的上端面接触连接,氮化时氮离子撞击待氮化零件1,氮化部分2与工装底座单元4之间形成一定意义上的氮化密封状态,可以防止撞击待氮化零件1的氮离子进入防渗盲孔5中,进而使氮离子无法与防渗部分3接触,因此就可以避免防渗部分3被氮化。
24.对照附图4和附图5,为了获得好的防渗效果,需要工装底座单元4与待氮化零件1更好的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装底座单元4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工装底座单元4的直径小于氮化部分2的直径,所述防渗盲孔5的孔径大于防渗部分3的直径,所述防渗盲孔5的深度大于防渗部分3的高度。
25.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中,所述防渗盲孔5的孔径大于防渗部分3的直径0.1-0.3mm。更优选的,所述防渗盲孔5的孔径大于防渗部分3的直径0.2mm。上述孔径既可以获得好的防渗效果,又便于待氮化零件1的装配。
26.对照附图1,为了更好的、更多的设置工装底座单元4,所述氮化防渗工装包括多层工装架,所述多层工装架包括若干立柱6和若干料盘7,所述立柱6直立设置,所料盘7水平间隔固定在立柱6上,每层料盘7上均设置有多个工装底座单元4。
27.为了防止工装对氮化作业产生干扰,以获得更好的氮化效果,所述料盘7为网状板形结构,包括若干板孔8,所述板孔8由若干间隔设置的横条和纵条交叉而成,所述工装底座单元4设置在横条与纵条的相交处。优选的,所述板孔8为正方形孔,所述横条和纵条具有一定的宽度足以设置工装底座单元4。
28.对照附图4和附图5,本实施例中,工装底座单元4的固定结构是:所述工装底座单元4通过紧固件9与料盘7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9设置在工装底座单元4的轴线处。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9为螺栓与螺母,所述螺栓穿过工装底座单元4和料盘7上的螺栓安装孔后与料盘7底部的螺母螺接固定。
29.料盘7间隔分布的结构是:所述料盘7套设在立柱6上,相邻料盘7间设置有隔套10,所述隔套10套设在立柱6上且各立柱6上均套设有相同的隔套10。
30.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氮化防渗工装,所述氮化防渗工装装载待氮化零件(1),所述待氮化零件包括氮化部分(2)和防渗部分(3),所述氮化部分(2)和防渗部分(3)形成阶梯结构且防渗部分(3)的直径小于氮化部分(2),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防渗工装包括若干与待氮化零件(1)相配合的工装底座单元(4),所述工装底座单元(4)上沿轴向设置有上开口的防渗盲孔(5),所述防渗部分(3)插入防渗盲孔(5)中,所述阶梯结构形成轴向限位结构,所述氮化部分(2)的下表面与工装底座单元(4)的上端面接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底座单元(4)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工装底座单元(4)的直径小于氮化部分(2)的直径,所述防渗盲孔(5)的孔径大于防渗部分(3)的直径,所述防渗盲孔(5)的深度大于防渗部分(3)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盲孔(5)的孔径大于防渗部分(3)的直径0.1-0.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防渗工装包括多层工装架,所述多层工装架包括若干立柱(6)和若干料盘(7),所述立柱(6)直立设置,所料盘(7)水平间隔固定在立柱(6)上,每层料盘(7)上均设置有多个工装底座单元(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7)为网状板形结构,包括若干板孔(8),所述板孔(8)由若干间隔设置的横条和纵条交叉而成,所述工装底座单元(4)设置在横条与纵条的相交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底座单元(4)通过紧固件(9)与料盘(7)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9)设置在工装底座单元(4)的轴线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氮化防渗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7)套设在立柱(6)上,相邻料盘(7)间设置有隔套(10),所述隔套(10)套设在立柱(6)上且各立柱(6)上均套设有相同的隔套(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氮化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氮化防渗工装,所述氮化防渗工装装载待氮化零件,所述待氮化零件包括氮化部分和防渗部分,所述氮化部分和防渗部分形成阶梯结构且防渗部分的直径小于氮化部分,所述氮化防渗工装包括若干与待氮化零件相配合的工装底座单元,所述工装底座单元上沿轴向设置有上开口的防渗盲孔,所述防渗部分插入防渗盲孔中,所述阶梯结构形成轴向限位结构,所述氮化部分的下表面与工装底座单元的上端面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氮化防渗工装,可以对零件不需要氮化的部分进行氮化防渗处理,具有工序简单,成本低廉,防渗效果好的优点。防渗效果好的优点。防渗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索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6
技术公布日:2023/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