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磁化焙烧矿有氧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7476发布日期:2023-05-07 01:4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浮磁化焙烧矿有氧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金属冶炼,涉及一种悬浮磁化焙烧矿有氧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我国的复杂难选氧化铁矿石资源非常丰富,其资源铁品位低、矿物组成复杂、磁性弱、嵌布粒度较细,采用常规选矿工艺很难获得理想的分选指标。此类矿石若经过磁化焙烧处理后,将得到的人造磁铁矿进行磁选、反浮选等工艺,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选矿指标。

2、近年来,闪速磁化焙烧、悬浮磁化焙烧技术获得较大的研究进展,流态化磁化焙烧技术得到了工业应用。较传统回转窑、竖炉等磁化焙烧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冷却方式也取得了较大改进,传统水冷方式,冷却效果好、金属回收率高,但磁铁矿剩磁大、难分选。

3、不同铁矿石采用磁化焙烧工艺得到人造磁铁矿在流态化冷却过程中,与空气接触会发生再氧化反应生成γ-fe2o3或α-fe2o3并释放大量的反应热。γ-fe2o3属于强磁性矿物,采用弱磁选可以有效回收,而α-fe2o3属于弱磁性矿物,无法被弱磁选回收,易造成金属损失。

4、近年来,随着磁化焙烧技术的发展,将铁矿石制成粉体,采用流态化焙烧的方法逐渐获得应用。流态化磁化焙烧技术具有能耗低、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余热利用率高并可处理粉体矿石等特点。但粉状高温物料余热冷却系统技术不成熟,采用还原剂或惰性气体抑制还原焙砂在高温时与空气接触时发生“过氧化”反应生成弱磁性赤铁矿的风险,提高了工业成本,同时废气返回至炉内,增加了磁化焙烧炉负荷。

5、因此,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方法采用空气和循环废气为混合气与还原后强磁性矿物fe3o4进行充分接触,精确调控流化条件,控制流化气体中氧的含量,避免发生“过氧化”,使部分强磁性铁矿物仅发生“微氧化”反应,晶体结构转变为磁铁矿γ-fe2o3,一方面解决使用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体抑制高温磁铁矿过氧化带来的经济性问题,另外一方面通过人工调控氧化气氛,使部分磁铁矿仅发生“微氧化”反应,晶体结构转变为磁铁矿γ-fe2o3,提高了人造磁铁矿的可选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悬浮磁化焙烧矿有氧冷却系统,用于降低磁化焙烧计划高温粉状磁铁矿冷却阶段的成本,并创造高温磁铁矿发生再氧化的条件。

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悬浮磁化焙烧矿有氧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料封装置,所述第一料封装置的出口依次连接有流化床、第二料封装置和造浆槽,所述流化床的出口依次连接有气体冷却装置、除尘器、风机和稳压罐,所述除尘器的进口还连接有呈并联设置的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

4、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罐的出口依次连接有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和流化床。

5、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的出口还连接有造浆槽。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7、本实用新型有别于传统磁化焙烧系统通过流化床的惰性气体直接外排,通过流化床的气体可循环利用,降低氮气用量,能够将空气和氮气实现了循环利用,大幅降低氮气消耗,随着循环时间的延长,空气中的o2逐步降低,可有效避免高温磁铁矿过氧化问题,并且通过后期可阶段性补充新鲜空气,利用其中的氧将高温磁铁矿氧化为磁赤铁矿或假象赤铁矿(γ-fe2o3),可提高矿石可选性,既解决了高温氧化问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效益显著。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浮磁化焙烧矿有氧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料封装置,所述第一料封装置的出口依次连接有流化床、第二料封装置和造浆槽,所述流化床的烟气出口依次连接有气体冷却装置、除尘器、风机和稳压罐,所述除尘器的进口还连接有呈并联设置的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磁化焙烧矿有氧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的出口依次连接有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和流化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磁化焙烧矿有氧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的出口还连接有造浆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浮磁化焙烧矿有氧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料封装置,所述第一料封装置的出口依次连接有流化床、第二料封装置和造浆槽,所述流化床的烟气出口依次连接有气体冷却装置、除尘器、风机和稳压罐,所述除尘器的进口还连接有呈并联设置的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本技术通入冷却器的混合气体可循环使用,且可用空气作为流化床循环气替代还原剂及惰性气体,同时保证磁铁矿磁性,能源成本低,实现了循环冷却和余热回收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高泽宾,孙洪硕,苏显堂,李景涛,崔建辉,魏明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