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机的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6292发布日期:2023-06-21 16:23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丸机的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抛丸机的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1、汽车零部件加工,即对汽车生产加工中所使用的部件,进行铸造、锻造、焊接、冷冲压以及切削加工等,而抛丸机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中使用的铸造设备,抛丸机所使用的丸体需经由供料箱进行供料,而下料机构属于供料箱上的配件。

2、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现有抛丸机供料中使用的下料机构,一般为管状结构,进行丸体的下料导向,但下料中的丸体具备一定的初始度,快速的下料中,极易发生堆积阻塞现象,影响后续使用。

4、因此,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丸机的下料机构,通过设置下料缓冲组件,解决了现有抛丸机供料中使用的下料机构,一般为管状结构,进行丸体的下料导向,但下料中的丸体具备一定的初始度,快速的下料中,极易发生堆积阻塞现象,影响后续使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抛丸机的下料机构,包括;

4、下料组件;

5、外密封组件,连接于下料组件上;

6、抛丸机输送管,设置于下料组件的正下方;

7、还包括;

8、下料缓冲组件,连接于下料组件内,进行下料中丸体的缓冲处理;

9、其中,所述下料缓冲组件置于上述的抛丸机输送管内;

10、其中,所述下料缓冲组件包括两组为圆形阵列设置的支板、多个等距连接于任意一个支板内侧的连接块和连接于任意一个连接块前端的缓冲板;

11、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缓冲板为斜向下的30°倾角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箱、连接于下料箱内底端的承接板和一组对称连接于承接板底端部的压感器;

13、其中,上述所述的两组支板通过上端的卡块卡接于承接板内侧;

14、具体的,下料箱进行供应丸体的集中存储发,并经由承接板进行承接,而在通过压感器进行承接板上重力的检测后,可经由重力的多少,进行丸体所生数量的判断,以及时进行补料,易于使用。

15、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箱底端的内边缘连接有环块,且环块内侧连接有连接环,进行与上述抛丸机输送管之间的连接;

16、其中,所述环块中部有等距贯穿开设的螺纹孔;

17、具体的,对环块上的螺纹孔内进行外螺栓的置入,并施加拧紧的力,可进行环块的紧固,并实现对连接环的承接,以对抛丸机输送管进行承接固定。

18、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箱为倒置的灯罩状结构,且下料箱、承接板的中部均有贯穿开设的通口,进行丸体的下料导向。

19、进一步地,所述外密封组件包括连接于下料箱上端中部的密封盖、贯穿密封盖中部的在转动电机和连接于转动电机输出端的绞龙;

20、具体的,密封盖对下料箱上端进行外遮蔽处理,经由受控制的转动电机对绞龙施加转动的力,可进行箱抛丸机输送管内的输料。

2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一侧的中部贯穿有螺纹口,且螺纹口内连接有补料管;

22、其中,所述补料管通过一端等距开设的螺纹槽与螺纹口连接;

23、具体的,经由螺纹槽、螺纹口之间的螺纹连接,可对补料管进行结构的紧固安装,并经由补料管可进行向下料箱内进行丸体的补料。

2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实用新型增设两组支板,并置于抛丸机输送管内,而在任意一个支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多个缓冲板,可经由多个缓冲板对下料的丸体进行承接降速处理,以使得丸体避免集中的置于抛丸机内部,从而降低阻塞发生的概率,提升作业效率;

26、同时,对下料箱内承接板的底端进行压感器的设置,可经由压感器感知重量的多少,进行下料箱内丸体数量的判断,以及时进行补料处理,满足需求,提升自身功能性。

2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抛丸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100)包括下料箱(110)、连接于下料箱(110)内底端的承接板(120)和一组对称连接于承接板(120)底端部的压感器(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丸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110)底端的内边缘连接有环块(140),且环块(140)内侧连接有连接环(150),进行与上述抛丸机输送管(300)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丸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110)为倒置的灯罩状结构,且下料箱(110)、承接板(120)的中部均有贯穿开设的通口,进行丸体的下料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组件(200)包括连接于下料箱(110)上端中部的密封盖(210)、贯穿密封盖(210)中部的在转动电机(220)和连接于转动电机(220)输出端的绞龙(2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抛丸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10)一侧的中部贯穿有螺纹口,且螺纹口内连接有补料管(24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抛丸机的下料机构,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下料组件;外密封组件,连接于下料组件上;抛丸机输送管,设置于下料组件的正下方;还包括;下料缓冲组件,连接于下料组件内;其中,下料缓冲组件置于上述的抛丸机输送管内;其中,下料缓冲组件包括两组为圆形阵列设置的支板、多个等距连接于任意一个支板内侧的连接块和连接于任意一个连接块前端的缓冲板。本技术通过设置下料缓冲组件,解决了现有抛丸机供料中使用的下料机构,一般为管状结构,进行丸体的下料导向,但下料中的丸体具备一定的初始度,快速的下料中,极易发生堆积阻塞现象,影响后续使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李生雨,顾海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九方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