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1944发布日期:2023-06-01 12:4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抛丸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抛丸设备的,特别是抛丸设备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抛丸设备是指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设备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抛丸设备也称打砂机、抛丸机和喷砂机,抛丸处理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相比其他表面处理技术来说,它更快、更有效,并可对部分保留或冲压后的铸造过程,在工件涂装前需要对工件表面进行抛丸处理,以便保障工件的品质。现有的抛丸设备除尘效果较差,导致抛丸设备依然有大量细小颗粒的粉尘飘散,而飘散的粉尘不仅会污染环境,影响抛丸设备的环保性能,还容易使工作人员吸入大量粉尘,导致工作人员患有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2、为此申请号202022596138.6公开了一种涂装用带除尘装置的抛丸设备,虽然该设备具备一定的除尘效果,但是其除尘原理是在抽气泵的排气管端设置滤芯结构和需要排气管插入的水体来除尘,也就是说抽气泵的排气管端设有滤芯结构和水体两重阻碍,会导致抽气泵的排气阻力比较大,若是而滤芯随着使用是会越来越堵,若是滤芯堵住了,则除尘装置会失去应有的效果,而且滤芯堵住了会导致抽气泵不易出气,严重甚至会导致抽气泵出现损伤,更换滤芯还需要拆装一些部件,也会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抛丸设备,能够使其在进行除尘运行时,除尘机构不会被堵住,使除尘机构能够安全长久的运行。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抛丸设备,包含抛丸机主体、门板,抛丸机主体上设有门板,包括抽气泵、进气管、第一出气管、水箱、第一分隔板、第一过滤网孔、第二分隔板、第二过滤网孔、第三分隔板、第三过滤网孔、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三水室、第四水室、排水阀、第三出气管、箱盖、水泵、输水管、环状花洒、第二出气管、出水孔、水位传感器,所述抛丸机主体侧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抽气泵、水箱,抽气泵进气端与门板之间连有进气管,进气管与抛丸机主体内腔连通,抽气泵出气端设有第一出气管,水箱上端设有第三出气管、箱盖,水箱内底设有从左向右竖直分布的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底端板体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过滤网孔、若干个第二过滤网孔、若干个第三过滤网孔,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将水箱下端内部空间从左向右依次分隔成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三水室、第四水室,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三水室、第四水室底端均设有排水阀,第四水室内底设有水泵,第一水室上端设有环状花洒,环状花洒与水泵之间连有输水管,环状花洒内孔设有第二出气管,环状花洒下端环面设有朝向第二出气管下端口设置的若干个出水孔,第二出气管上端口与第一出气管出气口相连,第一水室内设有水位传感器。

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三水室、第四水室的室底均向下凹陷设置,排水阀设在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三水室、第四水室的室底最低点。

4、作为优选,所述水位传感器设在二出气管下方。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滤网孔、第二过滤网孔、第三过滤网孔从左向右内径递减。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出气管设在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上方。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抛丸设备在进行除尘运行时,除尘机构不会被堵住,使除尘机构能够安全长久的运行;通过设置环状花洒喷水降尘,既能够有效降尘,又不会给抽气泵排气带来阻力,利于抽气泵安全、高效的运行;通过设置第一分隔板、第一过滤网孔、第二分隔板、第二过滤网孔、第三分隔板、第三过滤网孔的方式是为了依次过滤粉尘中的大、中、小颗粒,防止粉尘堵住环状花洒,同时利用网板过滤,也方便第一分隔板、第一过滤网孔、第二分隔板、第二过滤网孔、第三分隔板、第三过滤网孔的清理,利于第一分隔板、第一过滤网孔、第二分隔板、第二过滤网孔、第三分隔板、第三过滤网孔的重复使用;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是为了检测第一水室内的水位,若是水位过高,则表示第一过滤网孔、第二过滤网孔、第三过滤网孔的过滤效果变差,此时表明需要清理第一分隔板、第一过滤网孔、第二分隔板、第二过滤网孔、第三分隔板、第三过滤网孔。

8、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抛丸设备,包含抛丸机主体(1)、门板(11),抛丸机主体(1)上设有门板(11),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气泵(2)、进气管(21)、第一出气管(22)、水箱(3)、第一分隔板(31)、第一过滤网孔(311)、第二分隔板(32)、第二过滤网孔(321)、第三分隔板(33)、第三过滤网孔(331)、第一水室(301)、第二水室(302)、第三水室(303)、第四水室(304)、排水阀(34)、第三出气管(35)、箱盖(36)、水泵(4)、输水管(41)、环状花洒(42)、第二出气管(421)、出水孔(422)、水位传感器(5),所述抛丸机主体(1)侧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抽气泵(2)、水箱(3),抽气泵(2)进气端与门板(11)之间连有进气管(21),进气管(21)与抛丸机主体(1)内腔连通,抽气泵(2)出气端设有第一出气管(22),水箱(3)上端设有第三出气管(35)、箱盖(36),水箱(3)内底设有从左向右竖直分布的第一分隔板(31)、第二分隔板(32)、第三分隔板(33),第一分隔板(31)、第二分隔板(32)、第三分隔板(33)底端板体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过滤网孔(311)、若干个第二过滤网孔(321)、若干个第三过滤网孔(331),第一分隔板(31)、第二分隔板(32)、第三分隔板(33)将水箱(3)下端内部空间从左向右依次分隔成第一水室(301)、第二水室(302)、第三水室(303)、第四水室(304),第一水室(301)、第二水室(302)、第三水室(303)、第四水室(304)底端均设有排水阀(34),第四水室(304)内底设有水泵(4),第一水室(301)上端设有环状花洒(42),环状花洒(42)与水泵(4)之间连有输水管(41),环状花洒(42)内孔设有第二出气管(421),环状花洒(42)下端环面设有朝向第二出气管(421)下端口设置的若干个出水孔(422),第二出气管(421)上端口与第一出气管(22)出气口相连,第一水室(30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室(301)、第二水室(302)、第三水室(303)、第四水室(304)的室底均向下凹陷设置,排水阀(34)设在第一水室(301)、第二水室(302)、第三水室(303)、第四水室(304)的室底最低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传感器(5)设在二出气管(421)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孔(311)、第二过滤网孔(321)、第三过滤网孔(331)从左向右内径递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气管(35)设在第一分隔板(31)、第二分隔板(32)、第三分隔板(33)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抛丸设备,包含抛丸机主体、门板,抛丸机主体上设有门板,包括抽气泵、进气管、第一出气管、水箱、第一分隔板、第一过滤网孔、第二分隔板、第二过滤网孔、第三分隔板、第三过滤网孔、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三水室、第四水室、排水阀、第三出气管、箱盖、水泵、输水管、环状花洒、第二出气管、出水孔、水位传感器。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抛丸设备在进行除尘运行时,除尘机构不会被堵住,使除尘机构能够安全长久的运行;通过设置环状花洒喷水降尘,既能够有效降尘,又不会给抽气泵排气带来阻力,利于抽气泵安全、高效的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沈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道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