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修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6112发布日期:2023-05-05 14:5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刀片修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修磨装置,具体指一种用于修磨小型刀片的刀片修磨装置。


背景技术:

1、刀片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刀具。为了确保加工精度,对刀片的几何精度要求较高。而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刀片难免会磨损。当磨损到一定程度后,若不进行修磨,就不能再继续使用,而处于报废的状态。如此,刀片的利用率较低,就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为此,人们设计出刀片修磨装置来,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8854300u的文献中就披露了这样一种刀片修磨装置,它包括有纵向移动机构、底座、横向移动机构和偏摆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轴承座、第一固定座、第一丝杆和第一旋转盘;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轴承座、第二固定座、第二丝杆和第二旋转盘;偏摆机构包括压刀体、球头螺杆和锁紧螺母,压刀体底部设有匹配于球头螺杆的球头部分的半圆弧形凹槽,球头螺杆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的杆身部分上套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上的内螺纹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压刀体底部的外螺纹螺纹连接,使球头螺杆的球头部分装套在压刀体底部的半圆弧形凹槽内,旋拧锁紧螺母,能够使球头螺杆的球头部分在压刀体底部的半圆弧形凹槽内处于滑动配合状态或锁死状态。采用这样的装置,可以实现一次装夹,然后通过纵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和偏摆机构进行多次调整,就能够进行刀片修磨,从而在提高修磨质量的同时,提高刀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同样能一次装夹、多次调整就能实现刀片修磨的刀片修磨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刀片修磨装置,包括有底座、砂轮、用来承载待磨刀片的刀座和用来驱动刀座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上装夹有向所述砂轮方向延伸的刀杆,在该刀杆的延伸端周面上设计有供待磨刀片放置的凹陷区;同时还包括有能驱动所述刀座及刀杆上下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驱动所述刀座及刀杆水平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一搁置于活动座上的罩体中,所述刀座连接于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其中主动锥齿轮通过水平轴支撑在所述罩体上,所述从动锥齿轮通过竖轴与转盘相固定,所述转盘放置于所述活动座上,该活动座能横向移动在所述底座上,并在该活动座和底座之间设有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

3、较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通过齿轮轴安装在所述活动座内的齿轮和位于底座上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同时在所述齿轮轴上安装有位于所述活动座外的手轮。此驱动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

4、同样,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以包括有转动地支撑在罩体上的转轴和安装在转轴一端并位于所述罩体外的操作轮,所述刀座安装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

5、为了方便地让转轴定位在所需位置上,所述罩体的顶部还开有螺孔,在该螺孔中螺纹连接有能与所述转轴相抵的限位螺栓。

6、为了能直观地获得转轴转动的角度,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上还套设有位于罩体外的刻度盘,在所述罩体上设计有与刻度盘相对应的指示线。

7、考虑到连接的便利性,所述刀座上设有锥形的磁吸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上设有供该锥形的磁吸头插入的锥形孔,所述磁吸头磁吸在锥形孔内。

8、在上述各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转盘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环形挡圈,所述活动座上设有一基座,在该基座的顶面设有一圈供环形挡圈坐落的环形槽,并在所述环形挡圈与环形槽之间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滚珠。

9、为了装夹方便,所述刀杆的装夹端被设计成断面为多边形的结构,所述刀杆的延伸端上的凹陷区有多个,分别沿周向间隔分布,且各凹陷区中设有用来固定刀片的安装孔,以能同时修磨多个刀片。

10、为了装夹更加稳定,所述刀座的相邻侧面上开有相互贯通并能供刀杆的装夹端插入的卡槽,并在所述刀座的顶面上螺纹连接有多颗能与该刀杆的装夹端表面相抵的锁紧螺栓。

11、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开有两条间隔分布且沿刀座横向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的活动座的底部设有能插入到对应导向槽中的导向件,以确保活动座移动的平稳性和顺畅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第二、第三驱动机构,可以利用第二、第三驱动机构,方便地改变刀片在修磨时的角度,以实现一次装夹,多次磨削的目的。同时又可以通过刀杆和刀座的配合,实现刀片的精确定位和多刀片的同步修磨,使得本实用新型修磨效率高,精确度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刀片修磨装置,包括有底座(1)、砂轮(2)、用来承载待磨刀片的刀座(3)和用来驱动刀座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上装夹有向所述砂轮方向延伸的刀杆(7),在该刀杆的延伸端周面上设计有供待磨刀片放置的凹陷区(71);同时还包括有能驱动所述刀座及刀杆上下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5)和驱动所述刀座及刀杆水平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6),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一搁置于活动座(8)上的罩体中,所述刀座(3)连接于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61)和从动锥齿轮(62),其中主动锥齿轮通过水平轴(63)支撑在所述罩体(9)上,所述从动锥齿轮通过竖轴(65)与转盘(66)相固定,所述转盘(66)放置于所述活动座(8)上,该活动座能横向移动在所述底座(1)上,并在该活动座和底座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有通过齿轮轴(43)安装在所述活动座内的齿轮(41)和位于底座上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条(42),同时在所述齿轮轴(43)上安装有位于所述活动座外的手轮(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有转动地支撑在罩体上的转轴(51)和安装在转轴一端并位于所述罩体外的操作轮(52),所述刀座(3)安装在所述转轴(51)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片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9)的顶部还开有螺孔,在该螺孔中螺纹连接有能与所述转轴相抵的限位螺栓(a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片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1)的另一端上还套设有位于罩体外的刻度盘(53),在所述罩体(9)上设计有与刻度盘(53)相对应的指示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片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3)上设有锥形的磁吸头(32),所述转轴(51)的另一端上设有供该锥形的磁吸头插入的锥形孔,所述磁吸头磁吸在锥形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66)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环形挡圈(67),所述活动座(8)上设有一基座(10),在该基座的顶面设有一圈供环形挡圈坐落的环形槽(10a),并在所述环形挡圈与环形槽之间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滚珠(6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7)的装夹端被设计成断面为多边形的结构,所述刀杆的延伸端上的凹陷区(71)有多个,分别沿周向间隔分布,且各凹陷区中设有用来固定刀片的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刀片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3)的相邻侧面上开有相互贯通并能供刀杆的装夹端插入的卡槽(31),并在所述刀座的顶面上螺纹连接有多颗能与该刀杆的装夹端表面相抵的锁紧螺栓(a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刀片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开有两条间隔分布且沿刀座横向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1),所述的活动座的底部设有能插入到对应导向槽中的导向件(8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刀片修磨装置,包括底座、砂轮、刀座和用来驱动刀座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刀座上装夹有向砂轮方向延伸的刀杆,在该刀杆的延伸端周面上设计有供待磨刀片放置的凹陷区;同时还包括有能驱动刀座上下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驱动刀座水平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一搁置于活动座上的罩体中,刀座连接于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通过水平轴支撑在罩体上,从动锥齿轮通过竖轴与转盘相固定,转盘放置于活动座上,该活动座能横向移动在底座上,并在该活动座和底座之间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提供了一种能一次装夹、多次调整就能实现刀片修磨的刀片修磨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忻红波,李辉斌,毛建峰,郭潇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