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微米级单晶铜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63538发布日期:2023-07-05 12:0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亚微米级单晶铜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导电浆料,尤其涉及一种亚微米级单晶铜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及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同时,铜具有储量多、再利用率高的特点,使得铜的成本相对较低,更适于大范围的应用。单晶铜相较于多晶铜而言,不存在晶界的限制,各方面的性能(如导电性、耐腐蚀性等)也比多晶铜强,因此,单晶铜比多晶铜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制备单晶铜也称为当前的研究方向之一。

2、国内外关于单晶铜的制备虽然已经有大量的报道,但大多是采用物理法(如气相沉积法、外延生长法等)进行合成,这种合成方法对设备的依赖度较高,而且产量较低,不适于规模化生产;而现有的化学法制备的单晶铜热力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团聚、氧化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微米级单晶铜粉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过程可控,适于规模化生产,且制备的单晶铜抗氧化能力高、粒径可控。

2、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亚微米级单晶铜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分别配置铜溶液、还原溶液;其中,所述还原溶液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抗坏血酸、水;

4、s2、混合铜溶液、还原溶液,并在反应釜中进行还原反应;其中,反应釜的温度设置为140-160℃,反应时间设置为4-8h;

5、s3、对步骤s2反应后的反应液进行后处理,以获得铜粉。

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7、1、通过配制铜溶液,使铜离子浸在溶剂中,以降低其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氧化的风险,后续进行还原反应时,铜离子始终处于溶剂中,进而能有效避免还原后的铜表面生成氧化铜的问题;

8、2、在还原溶液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分散剂、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水作为溶剂,能有效提升铜离子的转化率,增强铜粉的抗氧化性能,且抗坏血酸还能调节还原溶液的ph值,使得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更好地发挥分散作用,减少颗粒团聚现象;

9、3、在还原反应时,通过对反应釜的温度的控制能有效控制反应进程,利于生产的铜粉颗粒的形态及粒度分布的控制;

10、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性强,利于规模化生产;且制得的单晶铜的抗氧化能力强、纯度高,粒径分布在0.5-1μm之间。

11、进一步来说,所述铜溶液的溶质为硫酸铜或氯化铜,所述铜溶液的溶剂为水,且所述铜溶液的浓度为100-600g/l。

12、进一步来说,在还原溶液中,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抗坏血酸、水的质量百分比为1:30-40:30-40。

13、进一步来说,在步骤s2中,反应釜的温度设置为160℃,反应时间设置为6h。

14、进一步来说,在步骤s2中,混合铜溶液、还原溶液时,将铜溶液、还原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并搅拌20-40分钟。

15、进一步来说,在步骤s2中,还原反应结束后,需对反应釜通入冷却水,以使反应釜的温度降至40℃以下,然后再开釜倒出反应液。

16、进一步来说,在步骤s3中,后处理包括:将反应液自然沉降后倒去上清液,并保留下层的沉淀物;对沉淀物进行多次清洗处理,得到清洗产物;对清洗产物进行烘干处理,得到烘干产物;对烘干产物进行粉碎研磨,得到铜粉。

17、进一步来说,对沉淀物进行多次清洗处理包括采用去离子水对沉淀物进行清洗,清洗完后静置沉降并倒去上清液;用乙醇对去离子水清洗后的沉淀物进行清洗,清洗完后静置沉降并倒去上清液,即得到清洗产物。

18、进一步来说,在对清洗产物进行烘干处理时,烘干温度为40-60℃,烘干时长为6-8h。



技术特征:

1.一种亚微米级单晶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溶液的溶质为硫酸铜或氯化铜,所述铜溶液的溶剂为水,且所述铜溶液的浓度为100-60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还原溶液中,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抗坏血酸、水的质量百分比为1:30-40:3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反应釜的温度设置为160℃,反应时间设置为6h。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混合铜溶液、还原溶液时,将铜溶液、还原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并搅拌20-4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还原反应结束后,需对反应釜通入冷却水,以使反应釜的温度降至40℃以下,然后再开釜倒出反应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后处理包括:将反应液自然沉降后倒去上清液,并保留下层的沉淀物;对沉淀物进行多次清洗处理,得到清洗产物;对清洗产物进行烘干处理,得到烘干产物;对烘干产物进行粉碎研磨,得到铜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沉淀物进行多次清洗处理包括采用去离子水对沉淀物进行清洗,清洗完后静置沉降并倒去上清液;用乙醇对去离子水清洗后的沉淀物进行清洗,清洗完后静置沉降并倒去上清液,即得到清洗产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清洗产物进行烘干处理时,烘干温度为40-60℃,烘干时长为6-8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微米级单晶铜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配置铜溶液、还原溶液;其中,所述还原溶液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抗坏血酸、水;S2、混合铜溶液、还原溶液,并在反应釜中进行还原反应;其中,反应釜的温度设置为140‑160℃,反应时间设置为4‑8h;S3、对步骤S2反应后的反应液进行后处理,以获得铜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反应过程可控,适于规模化生产,且制备的单晶铜抗氧化能力高、粒径可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孙光辉,徐岩,张猛,蔡世昌,刘子凡,张寒露,卢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星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