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44374发布日期:2023-07-12 23:2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银粉制备,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纳米银粉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及催化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催化剂以及超低温制冷机稀释剂。同时,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免疫分析、传感器研制、分子电子学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化纤中加人少量的纳米银,可以改善化纤制品的某些性能,并使其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其制备方法主要有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气相法投资大、能耗大、产率低;固相法制备的超细银粉粒径偏大而且粒径分布范围宽;液相化学还原法是目前低成本小批量制备超细银粉的常用方法。

2、现有的银粉多采用化学还原法和液相还原法,其制备的银粉表面干净,杂质较少,成本较低,但其存在团聚效应导致颗粒的分散性和均匀性均难以控制,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的银粉多采用化学还原法和液相还原法,其制备的银粉表面干净,杂质较少,成本较低,但其存在团聚效应导致颗粒的分散性和均匀性均难以控制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称取适量的硝酸银并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100ml的硝酸银溶液;

4、s2:称取适量的抗坏血酸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3-0.5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

5、s3:称取一定质量比的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明胶溶液;

6、s4:使用烧杯量取适量的氨水,并将其稀释为稀氨水;

7、s5:将抗坏血酸溶液和明胶溶液倒入烧杯中进行搅拌,并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到50-60℃,得到抗坏血酸体系溶液;

8、s6:将硝酸银溶液逐滴滴入到抗坏血酸体系溶液,并在此过程中加入稀氨水对反应液的ph值进行调节,并同时进行搅拌,直至硝酸银溶液完全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1-2h;

9、s7:将反应得到的产物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三次清洗,并使用恒温干燥箱进行干燥,得到粉末状银粉。

10、优选的,所述s1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5-0.1mol/l。

11、优选的,所述s3中硝酸银与明胶的质量比为2:1。

12、优选的,所述s4中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7%-29%,稀氨水的质量分数为4%-5%。

13、优选的,所述s6中搅拌的速度为500-600r/min,调节后的ph值为8.5±0.2。

14、优选的,所述s7中恒温干燥箱的温度为60-70℃,干燥时间为1-2h。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通过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硝酸银为反应前躯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出的银粉,并通过明胶来对银粉的分散性和粒径进行改变调整,使所得银粉的分散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5-0.1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硝酸银与明胶的质量比为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7%-29%,稀氨水的质量分数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搅拌的速度为500-600r/min,调节后的ph值为8.5±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恒温干燥箱的温度为60-70℃,干燥时间为1-2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银粉制备领域的一种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S1:称取适量的硝酸银并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硝酸银溶液,S2:称取适量的抗坏血酸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抗坏血酸溶液,S3:称取一定质量比的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明胶溶液,S4:使用烧杯量取适量的氨水,并将其稀释为稀氨水,S5:将抗坏血酸溶液和明胶溶液倒入烧杯中进行搅拌,并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到50‑60℃,得到抗坏血酸体系溶液,该适用于高分散性银粉的制备方法,通过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硝酸银为反应前躯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出的银粉,并通过明胶来对银粉的分散性和粒径进行改变调整,使所得银粉的分散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凭慧,韩勇,刘光煊,钱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科创园新材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