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102148发布日期:2025-02-28 17:4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镀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


背景技术:

1、半导体元件通常由夹具承载,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半导体元件需要在无尘环境中加工,要求每个生产环节中严格控制粉尘的数目。而夹具在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夹具的硬度要低于半导体材料本身,目的是避免刮伤半导体产品,但此类材料的夹具表面通常容易产生碎屑,从而形成粉尘,对半导体产品造成污染,从而影响半导体元件的性能以及后续的使用。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提高夹具表面的硬度的同时不对半导体元件造成损坏,而且经处理后的夹具表面光滑致密,不容易产生碎屑形成粉尘,从而保证半导体元件的性能以及后续的使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在真空腔室内,在夹具的表面进行离子束刻蚀以清洗所述夹具的表面;

4、在所述夹具的表面上溅射形成碳层;以及

5、在所述碳层上沉积形成类金刚石碳保护层。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真空腔室内首先通过离子束刻蚀对夹具的表面进行清洗,以便于后续的镀膜;接着依次在夹具的表面溅射沉积形成碳层以及类金刚石碳保护层,类金刚石碳保护层作为夹具的最外层,具有合适的硬度,且光滑致密,不容易破损产生碎屑形成粉尘污染,从而保证半导体元件的性能以及后续的使用;而且,碳层作为类金刚石碳保护层和夹具表面之间的过渡层,使得类金刚石碳保护层更牢固,不容易剥离。再且,本发明的方法十分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7、较佳地,所述离子束刻蚀中,采用氩等离子体、氩氧混合气体、氩乙烷混合气体进行。

8、较佳地,形成所述碳层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真空腔室的真空度为2.4×10-2pa至2.8×10-2pa。

9、较佳地,形成所述碳层的步骤还包括:控制离子源功率为2.0-2.5kw,工件负偏压为100v-150v,开启溅射靶,溅射靶功率为1.5-2.0kw。

10、较佳地,形成所述碳层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碳层的沉积时间为20-25分钟,沉积速率为2.5-3.0埃/秒。

11、较佳地,形成所述类金刚石碳保护层的步骤包括:向所述真空腔室通入氩气及ch4气体,控制所述真空腔室的真空度为2×10-1pa至2.3×10-1pa。

12、较佳地,形成所述类金刚石碳保护层的步骤还包括:控制离子源功率为3.0-3.5kw,工件负偏压为150v-160v。

13、较佳地,形成所述类金刚石碳保护层的步骤还包括:控制所述类金刚石碳保护层的沉积时间为40-60分钟。



技术特征:

1.一种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束刻蚀中,采用氩等离子体、氩氧混合气体、氩乙烷混合气体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碳层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真空腔室的真空度为2.4×10-2pa至2.8×10-2p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碳层的步骤还包括:控制离子源功率为2.0-2.5kw,工件负偏压为100v-150v,开启溅射靶,溅射靶功率为1.5-2.0kw。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碳层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碳层的沉积时间为20-25分钟,沉积速率为2.5-3.0埃/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类金刚石碳保护层的步骤包括:向所述真空腔室通入氩气及ch4气体,控制所述真空腔室的真空度为2×10-1pa至2.3×10-1p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类金刚石碳保护层的步骤还包括:控制离子源功率为3.0-3.5kw,工件负偏压为150v-160v。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类金刚石碳保护层的步骤还包括:控制所述类金刚石碳保护层的沉积时间为40-60分钟。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夹具的表面镀膜方法包括:在真空腔室内,在夹具的表面进行离子束刻蚀以清洗所述夹具的表面;在所述夹具的表面上溅射形成碳层;以及在所述碳层上沉积形成类金刚石碳保护层。本发明可提高夹具表面的硬度的同时不对半导体元件造成损坏,而且经处理后的夹具表面光滑致密,不容易产生碎屑形成粉尘,从而保证半导体元件的性能以及后续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祁延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