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用炉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69349发布日期:2024-02-07 13:1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锻造用炉底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锻造炉,具体涉及一种锻造用炉底板。


背景技术:

1、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造生产过程中,金属坏料锻前一般均需加热,以达到提高金属塑性、降低变形抗力、使之易于流动成形并获得良好锻后组织的目的,锻造炉是加热锻料的基本设备,而作为在加热过程中的受力构件——炉底板,由于长期承受着高温,因此对于炉底板的制备需要充分考虑耐热性能,以使得其能够长期在高温下工作。

2、目前锻造用炉底板通常使用的材料是耐热合金,该材料虽然耐热性能较好,但不适用于长时间在1250℃左右的高温与荷重的工况条件下工作,否则会发生蠕变造成变形,影响炉底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锻造用炉底板,具有适用于长时间在1250℃左右的高温与荷重的工况条件下工作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造用炉底板,组成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r23%-25%,mn≤2%,ni≥19%,p≤0.2%,s≤0.03%,c≤0.08%,稀有元素20%-25%,稀土元素15%-18%,余量为烧结活性剂和结合剂结合的反应剂。

3、进一步的,所述稀有元素为n、bi、ti和la中任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4、进一步的,所述稀土元素为nd、pr、er和ce中任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5、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剂中的烧结活性剂为al2o3、mgo和sio2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6、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剂中的结合剂为酚醛树脂或硅溶胶。

7、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剂中烧结活性剂和结合剂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7%和2-5%。

8、进一步的,所述炉底板适用于长时间在1250℃左右的高温与荷重的工况条件下工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发明锻造用炉底板中包含cr、mn、ni、p、s、c、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能够显著增加铸造炉底板的抗腐蚀性、抗氧化性和耐火强度,使其制造出的炉底板能够适用于长时间在1250℃左右的高温与荷重的工况条件下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锻造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组成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r23%-25%,mn≤2%,ni≥19%,p≤0.2%,s≤0.03%,c≤0.08%,稀有元素20%-25%,稀土元素15%-18%,余量为烧结活性剂和结合剂结合的反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有元素为n、bi、ti和la中任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元素为nd、pr、er和ce中任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剂中的烧结活性剂为al2o3、mgo和sio2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剂中的结合剂为酚醛树脂或硅溶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剂中烧结活性剂和结合剂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7%和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板适用于长时间在1250℃左右的高温与荷重的工况条件下工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锻造用炉底板,属于锻造炉技术领域,组成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r23%‑25%,Mn≤2%,Ni≥19%,P≤0.2%,S≤0.03%,C≤0.08%,稀有元素20%‑25%,稀土元素15%‑18%,余量为烧结活性剂和结合剂结合的反应剂;本发明锻造用炉底板中包含Cr、Mn、Ni、P、S、C、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能够显著增加铸造炉底板的抗腐蚀性、抗氧化性和耐火强度,使其制造出的炉底板能够适用于长时间在1250℃左右的高温与荷重的工况条件下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程勇,朱存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金泰炉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