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8148发布日期:2024-04-18 20:4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内或外表面形成成型表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零部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直径较大的工件的外表面进行加工,例如对工件的外表面进行淬火,对工件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等。支撑导向环是碟簧机构中较为重要的结构,而对于大型碟簧机构来说,其所需要的支撑导向环的体外形尺寸较大,并且需要对支撑导向环的外表面需要进行激光淬火处理,而现有的激光淬火中心卡盘工作直径为0-300mm,无法适配支撑导向环,所以为了对支撑导向环进行淬火处理只能制作专用工装进行装夹,进而进行淬火。但是由于不同产品型号支撑导向环类零件外形尺寸各有不同,所以只能一个型号制造一种夹具,而采用生产对应的工装进而进行加工,这就导致了制作工装的费用就占据生产成本的6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支撑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各个型号的大型环状零件进行外表面加工时只能制作对应的夹具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2、一种旋转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从待加工工件内侧将其撑紧固定的撑紧固定装置,旋转支撑装置还包括驱动撑紧固定装置升降以实现将待加工工件从工作台上升起和放到工作台的升降装置以及驱动撑紧固定装置旋转以与其他加工装置配合对待加工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旋转装置。

3、进一步地,撑紧固定装置包括中心壳体以及在中心壳体的径向上导向活动安装的撑紧臂,中心壳体内在轴向方向上导向活动安装有顶推部件,各撑紧臂具有与顶推部件配合的顶推端,顶推部件和顶推端之间通过楔面配合,中心壳体内还设有驱动顶推部件移动以使各个撑紧臂伸出以撑紧待加工工件的驱动机构,中心壳体上还配置有促使各个撑紧臂缩回的弹性部件。

4、进一步地,顶推端配置有顶撑滚轮。

5、进一步地,中心壳体上配置有在轴向上输出直线动作的丝杠螺母机构,顶推部件连接于丝杠螺母机构的直线输出端上,丝杠螺母机构构成驱动机构。

6、进一步地,顶推部件为锥形件,且通过外锥面与各撑紧臂的顶推端配合。

7、进一步地,中心壳体包括中心轴管以及径向延伸的撑紧套管,撑紧臂导向滑动安装在撑紧套管内,弹性部件为两端分别连接在撑紧套管和撑紧臂上的弹簧。

8、进一步地,中心轴管为正多边形管,撑紧套管的数量与边数相等,且安装在对应侧边上。

9、进一步地,锥形件包括锥管段以及直管段,直管段与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固定连接,且与中心轴管的内壁导向滑动配合,直管段与中心轴管型面配合从而实现丝杠螺母机构中螺母的止转。

10、进一步地,旋转装置设置在撑紧固定装置上,当升降装置驱动撑紧固定装置升降时,旋转装置跟随撑紧固定装置实现升降。

11、进一步地,工作台为环形工作台,旋转装置处于环形工作台的上侧,升降装置处于环形工作台的下侧且其升降动作输出端穿过环形工作台并连接旋转装置。

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旋转支撑装置,具体地:本发明通过设置了对应的工作台,将对应的待加工工件放到工作台上后,本装置通过撑紧固定装置将待加工工件撑紧固定,使得面对较大的待加工工件时,也可以撑紧固定,不需要采用特殊的夹具,并且不会遮挡到待加工工件的外表面,使得待加工工件需要进行加工的外表面全部裸露只需要进行一次加工即可加工完成,并且使得升降装置使得可以根据加工时可以根据零部件的结构特点自由调整待加工工件的高度。高度调节好后,通过旋转装置带动待加工工件旋转,配合其他加工装置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综上所述,本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各个型号的大型环状零件进行外表面加工时只能制作对应的夹具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从待加工工件内侧将其撑紧固定的撑紧固定装置,旋转支撑装置还包括驱动撑紧固定装置升降以实现将待加工工件从工作台上升起和放到工作台的升降装置以及驱动撑紧固定装置旋转以与其他加工装置配合对待加工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旋转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固定装置包括中心壳体以及在中心壳体的径向上导向活动安装的撑紧臂,中心壳体内在轴向方向上导向活动安装有顶推部件,各撑紧臂具有与顶推部件配合的顶推端,顶推部件和顶推端之间通过楔面配合,中心壳体内还设有驱动顶推部件移动以使各个撑紧臂伸出以撑紧待加工工件的驱动机构,所述中心壳体上还配置有促使各个撑紧臂缩回的弹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端配置有顶撑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壳体上配置有在轴向上输出直线动作的丝杠螺母机构,顶推部件连接于丝杠螺母机构的直线输出端上,所述丝杠螺母机构构成所述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部件为锥形件,且通过外锥面与各撑紧臂的顶推端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壳体包括中心轴管以及径向延伸的撑紧套管,所述撑紧臂导向滑动安装在撑紧套管内,所述弹性部件为两端分别连接在撑紧套管和撑紧臂上的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管为正多边形管,撑紧套管的数量与边数相等,且安装在对应侧边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件包括锥管段以及直管段,直管段与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固定连接,且与中心轴管的内壁导向滑动配合,直管段与中心轴管型面配合从而实现丝杠螺母机构中螺母的止转。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撑紧固定装置上,当升降装置驱动撑紧固定装置升降时,旋转装置跟随撑紧固定装置实现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为环形工作台,旋转装置处于环形工作台的上侧,升降装置处于环形工作台的下侧且其升降动作输出端穿过环形工作台并连接旋转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在内或外表面形成成型表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从待加工工件内侧将其撑紧固定的撑紧固定装置,旋转支撑装置还包括驱动撑紧固定装置升降以实现将待加工工件从工作台上升起和放到工作台的升降装置以及驱动撑紧固定装置旋转以与其他加工装置配合对待加工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旋转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各个型号的大型环状零件进行外表面加工时只能制作对应的夹具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龙,余总昌,王延涛,胡中辉,周海雄,丁森,闫建林,张明,王龙,李晓祥,姬瑜,孔祥明,赵紫娟,柴世龙,康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