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0070发布日期:2023-09-17 00:5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镍铁合金冶炼,具体涉及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熔融镍渣水淬粒的供水系统中,出水嘴因水淬粒化水中含有硬质钙化类物质局部堵塞,水泵因水温和进水口堵塞引起供水不稳。镍铁熔渣经出渣漕流出,水与压缩气的二元混合体将熔融渣水淬粒化,并在水与压缩气二元态混合体动能带动下,水淬粒化后的渣分布在出水口一定范围内,成带状分布,距离出水口较远位置粒化效果较好,但是,距离出水口较近位置的渣又重新板结成大块,并呈高温状态。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防止水中杂物堆积,保证水与渣在短时充分结合且渣不会散开粘接在冲渣槽侧面形成板结的镍铁水淬粒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了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水中杂物堆积、可以有效保证水与渣在短时充分结合且渣不会散开粘接在冲渣槽侧面形成板结的镍铁水淬粒化设备。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3、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包括供水系统、出渣槽、开关阀门、溜渣槽、排气烟囱、气力提升装置和水淬池,所述开关阀门一端连接供水系统,另一端连接过渡水箱,过渡水箱一侧设置有喷水嘴,所述喷水嘴采用插管结构,喷水嘴排列采用多层结构,喷水嘴以出渣槽为中心呈u型排列,所述出渣槽的出料口延伸至溜渣槽内,溜渣槽倾斜于于水淬池上方,所述排气烟囱设置在溜渣槽顶部,所述气力提升装置设置在水淬池内。

4、优选地,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泵、泵进口管道、泵出口管道、闸阀和供水管道。

5、优选地,所述水泵为三台,水泵的一端连接泵进口管道,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泵出口管道,闸阀安装在泵出口管道的出口上,每台泵由闸阀独立控制,三台水泵的泵出口管道并联接到供水管道上。

6、优选地,所述泵进口管道型号为dn200,泵出口管道型号为dn250,闸阀型号为dn250,供水管道型号为dn400。

7、优选地,所述开关阀门的型号为dn400。

8、优选地,所述溜渣槽水平向下倾斜角度为5°~15°。

9、优选地,所述溜渣槽底部外侧、过渡水箱底部外侧均设置用于支撑的支架。

10、优选地,所述过渡水箱一侧顶层和底层的喷水嘴分别与相邻的喷水嘴层对齐设置,位于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喷水嘴层两两错缝设置。

11、优选地,所述喷水嘴同侧下方设置有水缝。

12、优选地,所述排气烟囱为自然无动力排气烟囱。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在过渡水箱一侧设置插管结构的喷水嘴,防止水中杂物堆积;设置在过渡水箱侧面上的喷水嘴采用错缝结构,且喷水嘴以出渣槽为中心呈u型排列,保证水与渣在短时充分结合且渣不会散开粘接在冲渣槽侧面形成板结;喷水嘴下方设有水缝,防止镍铁渣下落堆积在溜渣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包括供水系统、出渣槽、开关阀门、溜渣槽、排气烟囱、气力提升装置和水淬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门一端连接供水系统,另一端连接过渡水箱,过渡水箱一侧设置有喷水嘴,所述喷水嘴采用插管结构,喷水嘴排列采用多层结构,喷水嘴以出渣槽为中心呈u型排列,所述出渣槽的出料口延伸至溜渣槽内,溜渣槽倾斜于于水淬池上方,所述排气烟囱设置在溜渣槽顶部,所述气力提升装置设置在水淬池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泵、泵进口管道、泵出口管道、闸阀和供水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为三台,水泵的一端连接泵进口管道,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泵出口管道,闸阀安装在泵出口管道的出口上,每台泵由闸阀独立控制,三台水泵的泵出口管道并联接到供水管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进口管道型号为dn200,泵出口管道型号为dn250,闸阀型号为dn250,供水管道型号为dn4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门的型号为dn4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渣槽水平向下倾斜角度为5°~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渣槽底部外侧、过渡水箱底部外侧均设置用于支撑的支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水箱一侧顶层和底层的喷水嘴分别与相邻的喷水嘴层对齐设置,位于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喷水嘴层两两错缝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嘴同侧下方设置有水缝。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烟囱为自然无动力排气烟囱。


技术总结
一种镍铁水淬粒化设备,包括供水系统、出渣槽、开关阀门、溜渣槽、排气烟囱、气力提升装置和水淬池,开关阀门一端连接供水系统,另一端连接过渡水箱,过渡水箱一侧设置有喷水嘴,喷水嘴采用插管结构,喷水嘴排列采用多层结构,喷水嘴以出渣槽为中心呈U型排列,出渣槽的出料口延伸至溜渣槽内,溜渣槽倾斜于于水淬池上方,排气烟囱设置在溜渣槽顶部,气力提升装置设置在水淬池内。本技术在过渡水箱一侧设置插管结构的喷水嘴,防止水中杂物堆积;设置在过渡水箱侧面上的喷水嘴采用错缝结构,喷水嘴以出渣槽为中心呈U型排列,保证水与渣在短时充分结合且渣不会散开粘接在冲渣槽侧面形成板结;喷水嘴下方设有水缝,防止镍铁渣下落堆积在溜渣槽。

技术研发人员:廖正权,潘子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惠然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