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0143发布日期:2023-07-22 14:0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冶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1、鱼雷罐车是钢铁厂内运输铁水的一种常用轨道车辆,目前大多数为敞口运行,如在其运输过程中全程加盖可以对空罐或罐内铁水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目前有在车上设置加揭盖装置的,车载加盖需每台车上均设置一套加揭盖装置,还需考虑地面取电装置,因此对拥有多达上百辆的鱼雷罐车的钢铁厂来说,设备投资成本较高,不利于降本增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包括:

3、横梁,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横跨一条或多条鱼雷罐车运行的第一轨道,所述横梁悬置于所述第一轨道的上方;

4、检测装置,其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一轨道的位置处,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在检测到相应的第一轨道上有鱼雷罐车驶来向控制器发送信号;

5、罐盖存放位,其位于所述横梁的下方且靠近所述第一轨道的位置处;

6、罐盖输送机构,其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和抓取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且所述第二移动机构构造为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轨道延伸的方向;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和所述抓取机构一同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鱼雷罐车所在的第一轨道上方;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抓取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鱼雷罐车的罐口上方;所述抓取机构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连接,能够抓取所述罐口处的罐盖或将罐盖释放到所述罐口处;

7、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抓取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及所述抓取机构作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伸缩机构、抓取组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

9、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第一抓体、第二抓体、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抓体和所述第二抓体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同一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抓体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抓体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同一位置;

10、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使所述第二支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向上或向下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抓体和所述第二抓体相对张开或互相扣合。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盖的顶面上设置有吊点和至少一对定位套筒,该吊点位于所述罐盖顶面的中部,该一对定位套筒设置在所述吊点的相对两侧,所述定位套筒内具有定位孔;

12、所述抓取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定位套筒一一对应的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底侧,所述第一定位杆用于伸入到所述定位孔中,以锁定所述抓取机构和所述罐盖的相对位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销孔,所述第一定位杆穿设所述销孔,所述第一定位杆的顶端伸出所述销孔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底端伸出所述销孔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底侧下方。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盖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套筒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用于在所述罐盖堆叠时伸入到位于其下方的所述罐盖的定位孔中,以锁定相邻两个罐盖的相对位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抓体和所述第二抓体通过同一个铰接轴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铰接轴处设置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轨道;

17、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车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车架底部的多个第一车轮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车轮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车轮置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架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轨道;

19、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车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车架底部的多个第二车轮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车轮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车轮置于所述第三轨道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机构通过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装置、转动轴、卷筒和第一链条,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车架上,所述卷筒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一链条的一端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第一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抓取机构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和所述卷筒转动,以释放第一链条带动所述抓取机构下降,或卷绕所述第一链条以提升所述抓取机构。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二伸缩机构;

22、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轨道的位置处;

23、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用于检测相应的第一轨道上是否有鱼雷罐车,并在检测到有鱼雷罐车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信号;

24、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第二伸缩机构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轨道上具有鱼雷罐车时,带动所述第二传感器伸入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区域内;

25、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其自身与所述鱼雷罐车的距离。

26、本申请实施例的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设置有横跨一条或多条鱼雷罐车所运行的第一轨道的横梁,第一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该横梁上,第一移动机构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二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抓取罐盖的抓取机构,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相应的第一轨道上有鱼雷罐车驶来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及抓取机构作动,以实现自动为鱼雷罐车加盖或揭盖的目的,能够显著提高钢铁厂在加揭盖环节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并降低钢铁厂在鱼雷罐车加揭盖环节的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伸缩机构、抓取组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的顶面上设置有吊点和至少一对定位套筒,该吊点位于所述罐盖顶面的中部,该一对定位套筒设置在所述吊点的相对两侧,所述定位套筒内具有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销孔,所述第一定位杆穿设所述销孔,所述第一定位杆的顶端伸出所述销孔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底端伸出所述销孔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底侧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套筒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用于在所述罐盖堆叠时伸入到位于其下方的所述罐盖的定位孔中,以锁定相邻两个罐盖的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体和所述第二抓体通过同一个铰接轴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铰接轴处设置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轨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轨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通过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装置、转动轴、卷筒和第一链条,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车架上,所述卷筒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一链条的一端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第一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抓取机构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和所述卷筒转动,以释放第一链条带动所述抓取机构下降,或卷绕所述第一链条以提升所述抓取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二伸缩机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鱼雷罐车的罐盖输送系统,包括横梁、罐盖输送机构、罐盖存放位、检测装置和控制器,罐盖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和抓取机构;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横跨一条或多条鱼雷罐车运行的第一轨道,横梁悬置于第一轨道的上方;第一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横梁上;第二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移动机构上;抓取机构与第二移动机构连接,用于抓取或释放罐盖;检测装置设置在邻近第一轨道的位置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鱼雷罐车的位置;控制器分别与检测装置、抓取机构、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连接。该系统实现自动为鱼雷罐车加盖或揭盖的目的,能够提高钢铁厂在加揭盖环节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光,温玉波,袁军,郝晓静,宋贵芳,郁景民,史宝双,惠鑫生,张博,李亮,胡金磊,蒋娟娟,陈志杰,胡玲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