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5191发布日期:2023-05-07 04:4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抛光装置,具体是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1、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而模具内腔的光洁度通常直接决定了物品外观的粗糙度,因此为了提升物品表面的光洁度,通常需要对模具的墙体进行抛光。

2、现有公开号为cn20576549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具型腔自动抛光装置,该装置利用伸缩气缸的伸长,使得抛光头随型腔曲面的变化而紧贴在型腔表面,并维持一定的压力,提高了抛光工作效率,且其有益效果中提到该装置需要设置密闭的壳体而减少粉尘的污染,但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工厂需要对抛光装置设置密闭的壳体,增加了工厂的投入成本,同时在打磨完成后需要等壳体内的粉尘降落后才曾将物体取出,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顶面固接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内部设有夹板,外侧转动连接有手轮,所述夹板一侧固接有丝杆,顶部设有限位块,所述定位框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电动推杆一,顶部通过球形铰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部插设有竖杆,所述竖杆顶端安装有打磨头,所述固定柱外侧设有喷管,底部连接有电动推杆二,所述喷管上连接有若干个喷头,所述底板顶部于电动推杆一外侧设有防护板,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水管。

3、进一步,所述底板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脚。

4、进一步,所述夹板设有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定位框内部,所述手轮与夹板一一对应,所述丝杆穿过定位框的侧壁后延伸至定位框外侧,且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手轮,所述定位框的内顶面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

5、进一步,所述电动推杆一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底板和支撑板,所述电动推杆二的固定端铰接于支撑板,活动端铰接于固定柱。

6、进一步,所述安装筒的侧面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所述竖杆通过紧固旋钮固定在安装筒内部。

7、进一步,所述喷管为环形管,且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喷头的方向朝向打磨头。

8、进一步,所述喷管内侧通过连杆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柱外侧。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抛光装置对工作环境无特殊要求,无需设置密闭环境,降低了工厂的投入成本,转动手轮使得丝杆带动夹板移动,实现对模具的夹持固定,通过电动推杆一的收缩实现打磨头高度的调节,通过四个电动推杆二伸缩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打磨头任意方向的倾斜,进而可以实现模具腔体全方位的打磨,外部水源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喷管中,经喷头喷出,有效避免打磨头在对模具腔体打磨时产生粉尘,同时便于对打磨头进行降温,打磨完成后,反向转动手轮使得夹板远离模具,即可将模具取出,简单快捷。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降低了工厂的投入成本,有效避免打磨头在对模具腔体打磨时产生粉尘,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内顶面固接有定位框(3),所述定位框(3)内部设有夹板(4),外侧转动连接有手轮(5),所述夹板(4)一侧固接有丝杆(6),顶部设有限位块(7),所述定位框(3)下方设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底部设有电动推杆一(9),顶部通过球形铰连接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安装筒(12),所述安装筒(12)内部插设有竖杆(13),所述竖杆(13)顶端安装有打磨头(14),所述固定柱(10)外侧设有喷管(15),底部连接有电动推杆二(16),所述喷管(15)上连接有若干个喷头(17),所述底板(1)顶部于电动推杆一(9)外侧设有防护板(18),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水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脚(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4)设有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定位框(3)内部,所述手轮(5)与夹板(4)一一对应,所述丝杆(6)穿过定位框(3)的侧壁后延伸至定位框(3)外侧,且所述丝杆(6)螺纹连接于手轮(5),所述定位框(3)的内顶面开设有与限位块(7)相适配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一(9)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底板(1)和支撑板(8),所述电动推杆二(16)的固定端铰接于支撑板(8),活动端铰接于固定柱(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2)的侧面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21),所述竖杆(13)通过紧固旋钮(21)固定在安装筒(1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15)为环形管,且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喷头(17)的方向朝向打磨头(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15)内侧通过连杆连接有定位环(22),所述定位环(22)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柱(10)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腔体抛光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设有固定架,固定架内顶面固接有定位框,定位框内部设有夹板,外侧转动连接有手轮,夹板一侧固接有丝杆,顶部设有限位块,定位框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设有电动推杆一,顶部通过球形铰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安装筒,安装筒内部插设有竖杆,竖杆顶端安装有打磨头,固定柱外侧设有喷管,底部连接有电动推杆二,喷管上连接有若干个喷头,底板顶部于电动推杆一外侧设有防护板,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水管。本技术设计合理,降低了工厂的投入成本,有效避免打磨头在对模具腔体打磨时产生粉尘,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苟玉国,张波,陈清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景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