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1249发布日期:2023-07-06 00:5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珩铰刀精密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


背景技术:

1、珩磨是利用珩磨刀等工具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精整加工,这种加工常常对精度要求较高;珩磨应用领域广泛,且常与其他工件结合使用,比如在多轴珩铰机中使用珩铰刀加工半孔,目前此领域大多采用全孔加工后再线割成半孔,但是精度不高,或者买入进口设备腔道磨床来加工,这样成本太高,为了降低成本并提高现有珩磨工具的加工精度,对珩铰机中的惰轮提出了新的设计。

2、现有的浮动惰轮装置,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220674592.1,名称为: 一种浮动惰轮装置,其说明书公开了“该浮动惰轮装置包括:一浮动轴,其两端固定安装在该薄片类介质传输通道板的背面,其中部设置有一限位槽;一对惰轮,对称安装在该浮动轴上靠近两端的位置,该惰轮通过该薄片类介质传输通道板上的一对镂空部位外露于该薄片类介质传输通道板的表面;以及一压簧,其一端定位在该限位槽内,另一端套接在该薄片类介质传输通道板的背面设置的一限位桥内侧的一定位柱上,给该浮动轴提供一均衡的弹性力”,该技术方案采用弹簧对惰轮调节,且使用连接轴直接连接两个惰轮主体,这样调节精度低,也不适用于多轴珩铰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通过设置两端连接丝杆,可以轴向调距和径向旋转地调节惰轮主体,进而使多孔铰珩刀在加工半孔时得到有效的支撑,最终达到了提高零件孔变型加工精度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包括与惰轮主体端部通过固定结构连接的连接本体,以及底部插入连接本体内部的两端连接丝杆;连接本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一体化设置有环状的第二顶环,第二顶环套设在两端连接丝杆的外部;两端连接丝杆包括螺纹部分和光轴部分,光轴部分位于两端连接丝杆的中部或者下部,光轴部分的外部套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外部套设有至少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的底部架设在第二顶环上表面,连接本体远离惰轮主体的端面设置有限制角接触球轴承上下活动的限位结构。

3、进一步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径与连接本体的内径相同,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径大于第二顶环的内径。

4、进一步的,固定结构包括一体设置在通孔内的环状的第一顶环,第一顶环的上表面与第二顶环的下表面一体设置,第一顶环的内径小于第二顶环的内径,第一顶环内设置有固定螺丝,固定螺丝的螺母架设在第一顶环的上表面。

5、进一步的,固定螺丝的螺母与第二顶环的内径相切。

6、进一步的,惰轮主体靠近连接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沿连接本体的通孔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内螺纹孔,固定螺丝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7、进一步的,固定螺丝的螺母对应两端连接丝杆的位置设置有与其直径相同的插孔,两端连接丝杆的底部与插孔插接。

8、进一步的,角接触球轴承有两个,且尺寸相同,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上下叠加套设在限位环外侧;限位结构包括开设在连接本体远离惰轮主体的端面的本体螺栓孔,连接本体远离惰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端盖,端盖对应本体螺栓孔的位置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端盖螺栓孔,端盖通过螺栓与连接本体连接,端盖套设在两端连接丝杆的外侧。

9、进一步的,端盖的下表面与角接触球轴承的顶部相抵,端盖的内径大于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外径。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端连接丝杆、连接本体、角接触球轴承和固定结构,由于两端连接丝杆上部设置有螺纹部分,当上部与外部构件连接时,可以通过螺纹部分实现轴向调距,连接本体和端盖可通过接触球轴承使两端连接丝杆轴向位置固定,由于设置角接触球轴承,可以实现下部径向任意旋转调节惰轮主体,进而使多孔铰珩刀在加工半孔时得到有效的支撑,采用我们现有结构就可以使用较低成本进行半孔直接加工,既能降低一次性生产设备的投入,又能解决产品加工精度的问题;通过连接头、固定螺丝和第一顶环组成固定结构,可以将惰轮主体和连接本体结合,实现高精度的轴向调距和径向旋转;通过在固定螺丝的螺母上设置插孔,有利于固定两端连接丝杆。



技术特征:

1.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惰轮主体(8)端部通过固定结构连接的连接本体(1),以及底部插入连接本体(1)内部的两端连接丝杆(4);连接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一体化设置有环状的第二顶环(12),第二顶环(12)套设在两端连接丝杆(4)的外部;两端连接丝杆(4)包括螺纹部分和光轴部分,光轴部分位于两端连接丝杆(4)的中部或者下部,光轴部分的外部套设有限位环(10),限位环(10)的外部套设有至少角接触球轴承(5),角接触球轴承(5)的底部架设在第二顶环(12)上表面,连接本体(1)远离惰轮主体(8)的端面设置有限制角接触球轴承(5)上下活动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角接触球轴承(5)的外径与连接本体(1)的内径相同,角接触球轴承(5)的内径大于第二顶环(12)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固定结构包括一体设置在通孔内的环状的第一顶环(11),第一顶环(11)的上表面与第二顶环(12)的下表面一体设置,第一顶环(11)的内径小于第二顶环(12)的内径,第一顶环(11)内设置有固定螺丝(2),固定螺丝(2)的螺母架设在第一顶环(11)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固定螺丝(2)的螺母与第二顶环(12)的内径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惰轮主体(8)靠近连接本体(1)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头(9),连接头(9)沿连接本体(1)的通孔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内螺纹孔,固定螺丝(2)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固定螺丝(2)的螺母对应两端连接丝杆(4)的位置设置有与其直径相同的插孔,两端连接丝杆(4)的底部与插孔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角接触球轴承(5)有两个,且尺寸相同,两个角接触球轴承(5)上下叠加套设在限位环(10)外侧;限位结构包括开设在连接本体(1)远离惰轮主体(8)的端面的本体螺栓孔(6),连接本体(1)远离惰轮主体(8)的一侧设置有端盖(3),端盖(3)对应本体螺栓孔(6)的位置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端盖螺栓孔(7),端盖(3)通过螺栓与连接本体(1)连接,端盖(3)套设在两端连接丝杆(4)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其特征在于:端盖(3)的下表面与角接触球轴承(5)的顶部相抵,端盖(3)的内径大于角接触球轴承(5)的内圈外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珩铰刀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浮动惰轮连接杆组件,包括与惰轮主体端部通过固定结构连接的连接本体,以及底部与插入连接本体内部的两端连接丝杆;两端连接丝杆包括螺纹部分和光轴部分,光轴部分位于两端连接丝杆的中部或者下部,光轴部分的外部套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外部套设有至少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的底部架设在第二顶环上表面,连接本体远离惰轮主体的端面设置有限制角接触球轴承上下活动的限位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两端连接丝杆,可以轴向调距和径向旋转地调节惰轮主体,进而使多孔铰珩刀在加工半孔时得到有效的支撑,最终达到了提高零件孔变型加工精度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勇,聂和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亚新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