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铸件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9268发布日期:2023-09-20 23:5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铸件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铸件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金属铸件在生产后,由于其自身温度非常高,所以需要使用冷却装置进行加速冷却,然而现有的金属铸件冷却装置对于铸件冷却时,无法进行均匀的冷却,并且冷却时因温差产生的水雾无法进行快速排出,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冷却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发明构思的背景技术,并且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铸件的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金属铸件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腔、上盖、环形腔和蓄水箱,所述冷却腔的上部设置为敞口,冷却腔的敞口处盖设有上盖,冷却腔底端面的中部开设有排水口,并且冷却腔底端面的两侧设置有支架;

4、所述冷却腔内壁的下部水平设置有隔板,隔板的顶端面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支柱,支柱的周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挂钩;

5、所述冷却腔内壁的中部设置有环形腔,环形腔的内壁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喷嘴;

6、所述冷却腔的一侧设置有增压器,蓄水箱上设置有泵体,泵体的一端与蓄水箱的内部连通,泵体的另一端通过输水管依次与增压器及环形腔连接;

7、所述上盖上以上盖的中心为圆心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格栅板;

8、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隔板上均匀开设有透水孔。

9、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支柱的下部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一侧与隔板的顶端面连接固定,挂钩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并且第一加强筋的一侧与支柱的外侧连接固定。

10、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蓄水箱一侧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螺合设置有旋盖。

11、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蓄水箱一侧的上部设置有控制器,并且控制器分别与伺服电机、泵体和增压器之间通过电连接。

12、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格栅板为扇形,并且伺服电机位于上盖顶端面的中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格栅板设置在上盖上,进而可以有效的对冷却时因温差产生的水雾进行快速排出,同时在上盖的中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旋转轴及扇叶转动,并配合冷却腔内带有喷嘴的环形腔,通过风冷及水冷的结合从而提高了冷却的均匀性,进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铸件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腔(101)、上盖(102)、环形腔(71)和蓄水箱(2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101)的上部设置为敞口,冷却腔(101)的敞口处盖设有上盖(102),冷却腔(101)底端面的中部开设有排水口(12),并且冷却腔(101)底端面的两侧设置有支架(17),所述冷却腔(101)内壁的下部水平设置有隔板(8),隔板(8)的顶端面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支柱(9),支柱(9)的周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挂钩(10),所述冷却腔(101)内壁的中部设置有环形腔(71),环形腔(71)的内壁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喷嘴(72),所述冷却腔(101)的一侧设置有增压器(14),蓄水箱(21)上设置有泵体(13),泵体(13)的一端与蓄水箱(21)的内部连通,泵体(13)的另一端通过输水管(15)依次与增压器(14)及环形腔(71)连接,所述上盖(102)上以上盖(102)的中心为圆心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格栅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上均匀开设有透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9)的下部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112),第二加强筋(112)的一侧与隔板(8)的顶端面连接固定,挂钩(10)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11),并且第一加强筋(111)的一侧与支柱(9)的外侧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1)一侧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22),进水管(22)的一端螺合设置有旋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1)一侧的上部设置有控制器(16),并且控制器(16)分别与伺服电机(4)、泵体(13)和增压器(14)之间通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3)为扇形,并且伺服电机(4)位于上盖(102)顶端面的中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铸件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腔、上盖、环形腔和蓄水箱,所述冷却腔的敞口处盖设有上盖,冷却腔内壁下部设置的隔板上等距设有若干支柱,支柱的周侧对称设有若干挂钩,冷却腔内壁中部设置的环形腔内等距设有若干个喷嘴,冷却腔的一侧设有增压器,蓄水箱上泵体的一端与蓄水箱内部连通,泵体的另一端通过输水管依次与增压器及环形腔连接,上盖上等距设有若干格栅板。本技术中,将格栅板设置在上盖上,可以有效的对冷却时因温差产生的水雾进行快速排出,在上盖的中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旋转轴及扇叶转动,配合冷却腔内带有喷嘴的环形腔,通过风冷及水冷的结合从而提高了冷却的均匀性及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配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贝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