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加工用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2762发布日期:2023-07-05 21:2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件加工用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铸件加工,具体为一种铸件加工用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1、铸件就是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此过程中需要用到夹持机构。

2、例如授权公告号“cn213889577u”名为一种铸件加工用的夹持机构,虽然通过第二夹板辅助第一夹板进行夹持物件,使其夹持更为稳固,避免了因双夹板进行夹持时容易导致加持不稳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该机构对于铸件加工夹持工作的效果,但现有的夹持机构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将待打磨的工件放在夹持机构的顶部,接通夹持机构两侧的电机,电机工作时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带动两侧夹板向内移动,两侧夹板对内侧的铸件进行固定,夹持机构内部的两电机生产成本较高,且两电机同时工作时消耗的电能较多,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夹持机构内部的两电机生产成本较高,且两电机同时工作时消耗的电能较多,增加了加工成本,而提出的一种铸件加工用夹持机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铸件加工用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机构主体,所述夹持机构主体的内壁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主体的底部固接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固接有电机,所述夹持机构主体的外侧固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内壁螺纹相接有螺纹杆。

4、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筒、滑槽、夹板、限位块、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

5、所述转筒的外壁与夹持机构主体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转筒的外壁加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夹板的底部滑动卡接,所述夹板的外壁与限位块的内壁相固接,所述限位块的外壁与夹持机构主体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转筒的一端与第一锥齿轮的一侧相固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与夹持机构主体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壁与第二锥齿轮的外壁相啮合。

6、优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与变速箱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外壁与夹持机构主体的内壁转动相连。

7、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接有底座。

8、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主体的顶部贴合有铸件。

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铸件加工用夹持机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接通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工作时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带动滑槽转动,滑槽带动夹板向内移动,夹板对铸件固定,夹板通过电机驱动,即可完成对铸件的固定,单个电机降低了生产成本,单个电机工作时消耗电能较小,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铸件加工用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机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主体(1)的内壁设有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主体(1)的底部固接有变速箱(3),所述变速箱(3)的底部固接有电机(4),所述夹持机构主体(1)的外侧固接有支撑腿(5),所述支撑腿(5)的内壁螺纹相接有螺纹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加工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轮(206)的一端与变速箱(3)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第二锥齿轮(206)的外壁与夹持机构主体(1)的内壁转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加工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的底部固接有底座(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加工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主体(1)的顶部贴合有铸件(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铸件加工用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机构主体,所述夹持机构主体的内壁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主体的底部固接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固接有电机,所述夹持机构主体的外侧固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内壁螺纹相接有螺纹杆。通过接通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工作时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带动滑槽转动,滑槽带动夹板向内移动,夹板对铸件固定,夹板通过电机驱动,即可完成对铸件的固定,单个电机降低了生产成本,单个电机工作时消耗电能较小,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尹连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古塔金属制品加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