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浇铸,具体为一种高效散热的金属制品浇铸模型。
背景技术:
1、浇铸方法是将金属熔化成液态状,将液态金属灌入模型中而制成器物的方法。
2、由于液态金属的温度较高,所以在浇筑时模具表面会产生高温,需要在模具和制品冷却后才能将制品取出,然而现有的模具在浇筑完成后大多是等待模具和制品自然冷却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样一来就导致冷却时间过长,影响金属制品的产生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的金属制品浇铸模型,具备散热快、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在浇筑完成后大多是等待模具和制品自然冷却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样一来就导致冷却时间过长,影响金属制品的产生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的金属制品浇铸模型,包括底板、上模和下模,所述底板、上模和下模上设有冷却机构;
3、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底板上表面的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注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箱内腔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出水端固定安装有弯管,所述弯管远离水泵一端固定安装有贯穿至冷却箱上表面的连接管,所述下模内部开设有一号冷却槽和二号冷却槽,所述一号冷却槽一端与连接管相连通,所述二号冷却槽一端与冷却箱相连通,所述下模上表面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橡胶密封圈,所述一号冷却槽和二号冷却槽远离冷却箱一端分别与两个插接槽相连通,所述上模内开设有三号冷却槽,所述三号冷却槽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贯穿至上模下表面的插接管,所述插接管表面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环形槽,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电动升降杆,两个所述电动升降杆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上模上表面固定安装于两个安装杆相对一端之间,所述上模下表面和下模上表面均开设有浇铸腔,所述上模上表面开设有与浇铸腔相连通的浇铸孔。
4、进一步,所述插接槽内部形状大小与插接管外部形状大小相适配。
5、进一步,所述橡胶密封圈与环形槽相适配。
6、进一步,所述一号冷却槽、二号冷却槽和三号冷却槽均呈蛇形分布于上模和下模内部。
7、进一步,所述冷却箱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冷却箱相连通的注液管,所述注液管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8、进一步,所述上模下表面和下模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垫。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该高效散热的金属制品浇铸模型,通过在底板上设有冷却箱,在冷却箱内设有水泵和冷却液,在上模内设有三号冷却槽,在下模内设有与冷却箱和水泵相连通的一号冷却槽和二号冷却槽,在上模上设有与三号冷却槽相连通的插接管,在下模上设有与一号冷却槽和二号冷却槽相连通的插接槽,使用时可以通过水泵将冷却液送入一号冷却槽、二号冷却槽和三号冷却槽内,利用冷却液对上模和下模进行降温冷却,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冷却时间,提高了金属制品的生产效率。
1.一种高效散热的金属制品浇铸模型,包括底板(1)、上模(2)和下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模(2)和下模(3)上设有冷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金属制品浇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0)内部形状大小与插接管(13)外部形状大小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金属制品浇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密封圈(11)与环形槽(14)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金属制品浇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冷却槽(8)、二号冷却槽(9)和三号冷却槽(12)均呈蛇形分布于上模(2)和下模(3)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金属制品浇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4)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冷却箱(4)相连通的注液管(20),所述注液管(20)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金属制品浇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下表面和下模(3)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垫(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