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07224发布日期:2023-11-22 12:4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温度,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模具在压铸时通过外置的加热装置供热升温,完成压铸后需要制冷装置对模具和成型的压铸件进行冷却;

2、然而现有技术中模具的加热和制冷分别通过两个单独的装置完成,这种方式占地面积大,两地操作不方便,结构复杂,成本高,能耗大,影响模具温度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无法满足现有技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将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集于一体,在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阀门的共同作用下,根据模具处于升温或降温状态来控制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切换工作,实现模具在一个节拍内,加热和冷却执行一次循环,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和操作,占地面积小,而且提升水路以及模具温度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降低能耗。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水箱组、循环水路、模具和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包括冷水箱和热水箱,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通过循环水路与模具连通,所述水泵设置于循环水路上;

4、还包括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所述加热模块通过加热水路与热水箱连接,所述制冷模块通过冷媒管与冷水箱连接;

5、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水泵、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循环水路包括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入水管的一端与模具水道的入水端连通,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与热水箱和冷水箱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模具水道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与热水箱和冷水箱连接;

7、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水泵设置于入水管上,所述入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9、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发热器和热水泵,所述加热水路包括热水入水管和热水出水管;

11、所述发热器通过热水入水管和热水出水管与热水箱连接,所述热水泵设置于热水出水管上;

12、所述发热器和热水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热水入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制冷模块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冷水箱内,所述冷媒管包括气管和液管,所述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通过气管和液管连通,所述气管上设置有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入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

15、所述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6、优选的,所述制冷模块还包括冷水泵和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冷水箱的上端和下端连通,所述冷水泵设置于循环管路上;所述冷水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7、优选的,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8、优选的,所述热水箱和冷水箱内分别设置有液位开关,所述热水箱和冷水箱上还设置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分别通过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与热水箱和冷水箱连接;

19、所述液位开关、冷水箱和热水箱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20、优选的,所述入水管靠近模具水道的入水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压缩气源连接,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七阀门,所述第七阀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2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2、1、该实用新型将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集于一体,在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阀门的共同作用下,根据模具处于升温或降温状态来控制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切换工作,实现模具在一个节拍内,加热和冷却执行一次循环,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和操作,占地面积小,而且提升水路以及模具温度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降低能耗。

23、2、具有模具残留水吹扫回收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水箱组、循环水路、模具和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包括冷水箱和热水箱,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通过循环水路与模具连通,所述水泵设置于循环水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路包括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入水管的一端与模具水道的入水端连通,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与热水箱和冷水箱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模具水道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与热水箱和冷水箱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设置于入水管上,所述入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发热器和热水泵,所述加热水路包括热水入水管和热水出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入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冷水箱内,所述冷媒管包括气管和液管,所述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通过气管和液管连通,所述气管上设置有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入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还包括冷水泵和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冷水箱的上端和下端连通,所述冷水泵设置于循环管路上;所述冷水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箱和冷水箱内分别设置有液位开关,所述热水箱和冷水箱上还设置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分别通过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与热水箱和冷水箱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靠近模具水道的入水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压缩气源连接,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七阀门,所述第七阀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冷热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水箱组、循环水路、模具和水泵,所述水箱组包括冷水箱和热水箱,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通过循环水路与模具连通,所述水泵设置于循环水路上;还包括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所述加热模块通过加热水路与热水箱连接,所述制冷模块通过冷媒管与冷水箱连接;还包括控制器。本技术将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集于一体,在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阀门的共同作用下,根据模具处于升温或降温状态来控制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切换工作,实现模具在一个节拍内,加热和冷却执行一次循环,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和操作,占地面积小,而且提升水路以及模具温度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降低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周一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北辰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