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表面磨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6559发布日期:2023-09-14 03:1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表面磨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表面处理,具体为一种建筑物表面磨平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厂房建筑施工程中,需要对厂房的表面进行防腐处理,主要包括:除锈、磨平、除尘等。除锈:是将金属表面的铁锈、氧化皮彻底清除,以加强漆膜与漆面的结合力;磨平:是将构件表面的焊渣、毛刺、锐角等进行必要的处理,使用磨光机、钢丝刷进行处理,以保证表面涂装的美观性;除尘:表面处理完毕后,应彻底清除表面粉尘,采用干燥、洁净的空压机进行吹扫,清理后的表面不得用手触摸,保证基材表面干净、干燥。

2、经检索发现,授权公告号为cn21319680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墙面磨平装置,对墙面进行打磨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安装壳沿两个方向对墙体进行打磨,进而实现对墙体进行整体打磨,进而提高了对墙面的打磨质量。

3、但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磨平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横向轨的两端通过齿环和竖向轨上的齿条啮合,暨横向轨和竖向轨之间仅通过齿环和齿条连接,而横向轨、打磨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滚轮和安装孔加在一起,重量大,如果仅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则横向轨容易从竖向轨上掉落,再加上打磨时会产生震动,则更容易掉落;(2)打磨轮只能对墙的侧壁进行打磨,无法对墙顶壁打磨,当需要打磨顶壁时,还需要借助脚手架等,通过人工打磨,打磨效果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表面磨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物表面磨平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的第一丝杆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丝杆传动机构上传动连接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上设有第二丝杆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丝杆传动机构上传动连接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与第一滑座垂直,且第一滑座向z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座上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通过第三丝杆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第三滑座,通过第一丝杆传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座在x轴方向移动,通过第二丝杆传动机构驱动第二滑座在z轴方向移动,通过第三丝杆传动机构驱动第三滑座在y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滑座上连接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上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连接有侧向的第一打磨轮,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连接有朝上的第二打磨轮。

4、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底板、固定于底板两端的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于两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丝杠、设置于底板上且位于第一丝杠两侧的第一导轨、设置于底板一侧且与第一丝杠传动连接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一滑座的底面设有第一滑槽,并通过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滑座的中部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

5、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第三电机工作,能带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一丝杠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滑座沿着第一导轨滑动,从而驱动立柱沿着第一导轨的方向移动,使第一打磨轮与墙的侧壁接触,以便对墙的侧壁进行打磨。如果侧壁打磨结束后,通过控制第三电机反转,使立柱反向运动,并控制第二电机工作,带动第二打磨轮转动,以对墙的顶壁打磨。

6、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杆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滑座两端的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于两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丝杠、设置于第一滑座上且位于第二丝杠两侧的第二导轨、设置于第二滑座一侧且与第二丝杠传动连接的第四电机,所述第二滑座的底面设有第二滑槽,并通过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滑座的中部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

7、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第四电机工作,带动第二丝杠转动,第二丝杠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滑座沿着第二导轨滑动,从而驱动立柱沿着第二导轨移动,再控制第一电机工作,带动第一打磨转动,则可对墙的侧壁打磨。

8、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立柱的下端设有一空腔。

9、优选的,所述第三丝杆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凹槽内的第三丝杠,所述第三丝杠的两端与立柱的上、下端转动连接,且第三丝杠的下端延伸至空腔内且延伸端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三滑座滑动设置于凹槽内并与第三丝杠螺纹连接,所述转接块与第三滑座的外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座上设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

10、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第五电机工作,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的配合,带动第三丝杠转动,第三丝杠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三滑座在凹槽内滑动,从而带动转接块及第一电机上下移动,以通过第一打磨轮对墙的侧壁打磨。

11、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有两根导杆,所述导杆与安装板的两端滑动连接。

12、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墙的顶壁打磨时,控制液压缸上升,带动安装板上升,使第二打磨轮与墙的顶壁接触,通过设置导杆,可提高安装板上升的稳定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第三滑座与第三丝杆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而转接块固定于第一滑座上,第一电机又固定于转接块上,第三丝杆传动机构在驱动第三滑座上下滑动的过程中,第三滑座会平稳移动,不会从立柱上掉落,而且第一打磨轮在打磨时也会更加稳定,第三滑座也不会因震动而脱落。

15、(2)通过第一丝杆传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座向墙的侧壁移动,使第一打磨轮与墙侧壁接触,以对墙的侧壁打磨;待侧壁打磨结束后,继续通过第一丝杆传动机构控制第一滑座反向运动,同时控制液压缸上升,使第二打磨轮与墙的顶壁接触,以对墙的顶壁打磨,无需人工借助脚手架等工具,提高了对墙顶的打磨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打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物表面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面的第一丝杆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丝杆传动机构上传动连接有第一滑座(1),所述第一滑座(1)上设有第二丝杆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丝杆传动机构上传动连接有第二滑座(2),所述第二滑座(2)与第一滑座(1)垂直,且第一滑座(1)向z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座(2)上固定有立柱(3),所述立柱(3)上通过第三丝杆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第三滑座(4),通过第一丝杆传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座(1)在x轴方向移动,通过第二丝杆传动机构驱动第二滑座(2)在z轴方向移动,通过第三丝杆传动机构驱动第三滑座(4)在y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滑座(4)上连接有转接块(5),所述转接块(5)上连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连接有侧向的第一打磨轮(7),所述立柱(3)的顶部设有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上固定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连接有朝上的第二打磨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表面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底板(12)、固定于底板两端的第一轴承座(13)、转动连接于两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丝杠(14)、设置于底板上且位于第一丝杠两侧的第一导轨(15)、设置于底板一侧且与第一丝杠传动连接的第三电机(16),所述第一滑座(1)的底面设有第一滑槽,并通过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15)上,所述第一滑座(1)的中部与第一丝杠(1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表面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滑座(1)两端的第二轴承座(17)、转动连接于两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丝杠(18)、设置于第一滑座上且位于第二丝杠两侧的第二导轨(19)、设置于第二滑座一侧且与第二丝杠传动连接的第四电机(20),所述第二滑座(2)的底面设有第二滑槽,并通过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19)上,所述第二滑座(2)的中部与第二丝杠(18)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表面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的一侧设有凹槽(22),所述立柱(3)的下端设有一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表面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丝杆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凹槽(22)内的第三丝杠(23),所述第三丝杠(23)的两端与立柱(3)的上、下端转动连接,且第三丝杠(23)的下端延伸至空腔内且延伸端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4),所述第三滑座(4)滑动设置于凹槽(22)内并与第三丝杠(23)螺纹连接,所述转接块(5)与第三滑座(4)的外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座(2)上设有第五电机(25),所述第五电机(2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6),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4)与第二锥形齿轮(26)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物表面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的顶部固定有两根导杆(27),所述导杆(27)与安装板(9)的两端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表面磨平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的第一丝杆传动机构,第一丝杆转动机构上传动连接有第一滑座,第一滑座上设有第二丝杆传动机构,第二丝杆传动机构上传动连接有第二滑座,第二滑座上固定有立柱,立柱上通过第三丝杆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第三滑座;第三滑座上连接有转接块,转接块上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一打磨轮,立柱的顶部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二打磨轮。本技术能对墙的侧壁和顶壁进行全方位的打磨,省时省力,打磨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王维,倪同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大高空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