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0326发布日期:2023-12-30 03:2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精密抛光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


背景技术:

1、在进行器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器件表面进行抛光或研磨,研磨抛光目前主要采用抛光机。抛光机的通过抛光结构上的抛光砂带与待抛光器件在一定压力下相对运动,实现对待抛光器件表面践行抛光研磨。

2、由于抛光机在研磨抛光过程中需要有冷却水对研磨抛光位点进行降温,由于冷却水使用后,存在抛光碎渣和抛光粉等固体成分难以循环利用,而直接排放又会造成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此外,现有的抛光结构多采用单抛光机构或者横向一条抛光砂带多个抛光位点进行抛光的方式,存在抛光效率问题、以及多个抛光位点的抛光松紧度无法灵活调节的问题。此外,目前的多数抛光机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缺少有效的多轴联动,一次抛光只能完成器件的一面抛光研磨,频繁人工调整不同抛光研磨面,抛光效率不高并且人工操作安全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的抛光机的耗水量大、抛光研磨精度、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循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用于待抛光器件的抛光研磨,包括机架、x轴组件、y轴组件、z轴组件、竖抛砂带组件、夹持旋转组件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y轴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z轴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x轴组件设置于所述y轴组件上,所述夹持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x轴组件上,所述竖抛砂带组件设置于所述z轴组件上,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水汇集边框、冷却水收集槽、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边槽、回流管、冷却水出水管,所述冷却水收集槽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冷却水汇集边框的汇集出口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相对设置,所述冷却水收集槽与所述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边槽底端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通过水泵与所述冷却水出水管连接。

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冷却水汇集边框靠近所述冷却水收集槽的一端低于另一端。冷却水在所述冷却水汇集板框中在重力作用下,无动力情况下流入到所述冷却水收集槽上的所述第一滤网上,所述第一滤网对抛光研磨中产生的碎渣进行过滤。

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水收集槽的底端低于所述边槽的底端。经过第一过滤网后的过滤水中所含有的研磨粉在冷却水收集槽进行沉淀,并通过所述第二过滤网的进一步过滤之后,较少研磨粉的冷却水流入所述边槽中。

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大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收集到的冷却水在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逐级过滤,以及冷却水收集槽中的沉淀,获得含研磨粉较少的回收冷却水。

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水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竖抛砂带组件的抛光研磨位的上方。

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竖抛砂带组件包括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多个竖抛单元,所述竖抛单元包括砂带动力轮、抛光滚轮、张紧装置、抛光砂带;所述砂带动力轮、抛光滚轮、张紧装置与所述抛光砂带内侧相连接。

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z轴组件包括z轴支持架、z轴动力电机、z轴传动轴、z轴滑轨;所述z轴动力电机设置于所述z轴支持架上,所述z轴传动轴与所述z轴动力电机连接,所述z轴滑轨与所述竖抛砂带组件滑动连接。所述z轴动力电机为所述竖抛砂带组件提供z轴运动动力,所述z轴滑轨为所述竖抛砂带组件在z轴的运动提供平稳滑动轨道。

1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电机、第一传动轴、多个传动皮带;所述动力电机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多个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1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竖抛砂带组件还包括支撑底板和传动轴固定件;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z轴滑轨相匹配的滑块组件,所述传动轴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固定件相对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动力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

1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传动轴固定件上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传动轴固定件通过所述传动轴承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

1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凹轨,所述传动皮带与所述传动凹轨匹配连接。所述传动凹轨的设置避免了传动皮带在传动过程中的移位或脱落。

1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竖抛单元还包括竖抛固定板、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一端与所述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砂带动力轮固定连接,所述抛光滚轮、张紧装置分别设置与所述竖抛固定板上,所述第二传动轴可转动的与所述竖抛固定板连接。

1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抛光滚轮为两个,两个所述抛光滚轮并排设置,为抛光滚轮对应的抛光砂带的抛光位点提供更稳定的抛光压力和抛光平稳度。

1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多个传动皮带和所述多个竖抛单元的数量一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动皮带和所述竖抛单元分别为五个。每个竖抛单元可以分别通过所述张紧装置进行张紧度调节,在对各个待抛光件具有灵活的调节。

1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张紧装置包括张紧气缸,以及与所述张紧气缸连接的张紧调节轮,所述张紧气缸固定于所述竖抛固定板上。所述张紧调节轮在所述张紧气缸的作用下进行伸缩调节,张紧气缸通过伸缩实现对所述张紧调节轮进行调节,实现对所述抛光砂带的松紧度进行调节。

1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y轴组件在所述机架上可沿y轴运动。

1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夹持旋转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夹持部和旋转轴。通过所述固定夹持部固定待抛光部件后,所述旋转轴根据抛光需要,可以将待抛光面旋转至抛光砂带的抛光位,实现抛光研磨。

2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x轴组件、y轴组件、z轴组件、竖抛砂带组件、夹持旋转组件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x轴、y轴、z轴、夹持旋转组件上的旋转轴进行多轴联动,并且对张紧装置上的张紧气缸进行调节,实现了对待抛光器件的精密抛光研磨,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控制系统即可实现。

2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待抛光器件优选为手机外壳等金属器件。

2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循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通过冷却水循环系统,将收集到的冷却水在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逐级过滤,以及冷却水收集槽中的沉淀,获得含研磨粉较少的回收冷却水,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同时通过控制系统分别控制x轴组件、y轴组件、z轴组件、竖抛砂带组件、夹持旋转组件,实现多轴联动对待抛光器件的抛光研磨,整个抛光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并且抛光研磨精度高。通过多个竖抛单元的独立设置可以实现对单个竖抛单元的抛光位的松紧度单独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用于待抛光器件的抛光研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x轴组件、y轴组件、z轴组件、竖抛砂带组件、夹持旋转组件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y轴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z轴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x轴组件设置于所述y轴组件上,所述夹持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x轴组件上,所述竖抛砂带组件设置于所述z轴组件上,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水汇集边框、冷却水收集槽、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边槽、回流管、冷却水出水管,所述冷却水收集槽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冷却水汇集边框的汇集出口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相对设置,所述冷却水收集槽与所述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边槽底端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通过水泵与所述冷却水出水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汇集边框靠近所述冷却水收集槽的一端低于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收集槽的底端低于所述边槽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大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竖抛砂带组件的抛光研磨位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抛砂带组件包括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多个竖抛单元,所述竖抛单元包括砂带动力轮、抛光滚轮、张紧装置、抛光砂带;所述砂带动力轮、抛光滚轮、张紧装置与所述抛光砂带内侧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轴组件包括z轴支持架、z轴动力电机、z轴传动轴、z轴滑轨;所述z轴动力电机设置于所述z轴支持架上,所述z轴传动轴与所述z轴动力电机连接,所述z轴滑轨与所述竖抛砂带组件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电机、第一传动轴、多个传动皮带;所述动力电机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多个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抛单元还包括竖抛固定板、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一端与所述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砂带动力轮固定连接,所述抛光滚轮、张紧装置分别设置与所述竖抛固定板上,所述第二传动轴可转动的与所述竖抛固定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x轴组件、y轴组件、z轴组件、竖抛砂带组件、夹持旋转组件通信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属于精密抛光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循环节水竖抛砂带抛光机包括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水汇集边框、冷却水收集槽、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边槽、回流管、冷却水出水管,所述冷却水收集槽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冷却水汇集边框的汇集出口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相对设置,所述冷却水收集槽与所述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边槽底端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通过水泵与所述冷却水出水管连接。本技术通过冷却水循环系统,将收集到的冷却水在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逐级过滤,以及冷却水收集槽中的沉淀,获得含研磨粉较少的回收冷却水,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丁昌韬,彭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和力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