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3660发布日期:2023-12-14 02:3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再生资源利用,具体为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再生资源利用在中国已形成重要产业,在有色金属废料的供应上已形成国内回收、国外进口和企业内部循环利用三位一体的供应体系,从业人员近百万人,而且从废杂金属的回收、拆解、分选到金属熔炼、加工和利用等各个环节,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成为我国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做出重要贡献。

2、现有的有色金属在回收后,需要将其投入烧炼炉进行烧炼,而在烧炼过程中,有色金属堆积在烧炼炉内部,烧炼火仅能够对堆积在外侧的有色金属直接接触进行熔炼,烧炼过程速度慢效率低,不够均匀,装置的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

3、用于对有色金属进行烧炼的烧炼组件,所述烧炼组件设置于外固定面上;

4、用于对有色金属进行摆列进行烧炼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烧炼组件上。

5、进一步地,所述烧炼组件包括烧炼箱,所述烧炼箱包括筒体,所述筒体设置于外固定面上,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筒体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轴承。

6、进一步地,所述内腔的内部下侧设置有下齿环,所述下齿环的外侧固定连接于筒体的内侧。

7、进一步地,所述烧炼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筒体的顶端左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向下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设置于内腔的内部。

8、进一步地,所述内腔的内部均匀环设有四组烧炼件,所述烧炼件包括设置于筒体内侧的烧炼座,所述烧炼座上设置有出火口。

9、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分料件,所述分料件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开口内的进料筒,所述进料筒贯穿开口的上下两端,所述进料筒的外侧下部环设有三组连杆,所述连杆的外侧设置有分料盘,所述分料盘的内部中间位置向上设置有凸盘。

10、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筒的外侧中间位置设置有上齿轮,所述上齿轮与驱动齿轮之间互相啮合。

11、进一步地,所述分料盘上均匀环设有四组转动凹筒,所述转动凹筒向下延伸,所述转动凹筒的内侧设置有滑动肋。

1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摆列件,所述摆列件与转动凹筒对应环设有四组,所述摆列件包括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侧设置有与滑动肋对应的转动槽,所述转动环通过转动槽转动连接于转动凹筒内的滑动肋上,所述转动环的内侧上部设置有斜切口。

13、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环的底端均匀环设有四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设置有底滤,所述底滤的外侧设置有下齿轮,所述下齿轮与下齿环之间互相啮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通过设置设备主体,在使用时,使用人员控制驱动件运转,驱动电机控制驱动齿轮转动,由于进料筒外侧设置有与驱动齿轮对应的上齿轮,带动进料筒转动,其下方的分料盘跟随转动,转动过程中,下方的四组摆列件跟随转动,其下方的下齿轮与下齿环互相啮合,会实现摆列件在以进料筒为轴心公转的同时,沿其自身轴线进行自转的效果,使用人员将有色金属经过进料筒放入,分料件转动,将有色金属经过转动凹筒进入限位杆内,有色金属均匀排列,并且在公转的同时自转,被出火口喷出的火焰进行均匀烧炼,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技术中,烧炼火仅能够对堆积在外侧的有色金属直接接触进行熔炼,烧炼过程速度慢效率低,不够均匀的问题,有效增强装置的实用性,提高烧炼效果以及效率,方便使用人员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212)的内部均匀环设有四组烧炼件(23),所述烧炼件(23)包括设置于筒体(211)内侧的烧炼座(231),所述烧炼座(231)上设置有出火口(2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分料件(31),所述分料件(31)包括通过轴承(213)转动连接于开口(215)内的进料筒(311),所述进料筒(311)贯穿开口(215)的上下两端,所述进料筒(311)的外侧下部环设有三组连杆(313),所述连杆(313)的外侧设置有分料盘(314),所述分料盘(314)的内部中间位置向上设置有凸盘(3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311)的外侧中间位置设置有上齿轮(312),所述上齿轮(312)与驱动齿轮(222)之间互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盘(314)上均匀环设有四组转动凹筒(316),所述转动凹筒(316)向下延伸,所述转动凹筒(316)的内侧设置有滑动肋(31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还包括摆列件(32),所述摆列件(32)与转动凹筒(316)对应环设有四组,所述摆列件(32)包括转动环(321),所述转动环(321)的外侧设置有与滑动肋(3161)对应的转动槽(3212),所述转动环(321)通过转动槽(3212)转动连接于转动凹筒(316)内的滑动肋(3161)上,所述转动环(321)的内侧上部设置有斜切口(3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321)的底端均匀环设有四组限位杆(322),所述限位杆(322)的底端设置有底滤(323),所述底滤(323)的外侧设置有下齿轮(324),所述下齿轮(324)与下齿环(214)之间互相啮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用于对有色金属进行烧炼的烧炼组件,所述烧炼组件设置于外固定面上;通过设置设备主体,实现摆列件在以进料筒为轴心公转的同时,沿其自身轴线进行自转的效果,使用人员将有色金属经过进料筒放入,分料件转动,将有色金属经过转动凹筒进入限位杆内,有色金属均匀排列,并且在公转的同时自转,被出火口喷出的火焰进行均匀烧炼,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技术中,烧炼火仅能够对堆积在外侧的有色金属直接接触进行熔炼,烧炼过程速度慢效率低,不够均匀的问题,有效增强装置的实用性,提高烧炼效果以及效率,方便使用人员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泥湾环保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