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缩短热处理淬火转移时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7182发布日期:2023-11-30 01:4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缩短热处理淬火转移时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零件锻造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缩短热处理淬火转移时间的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石油阀门行业的零件要求越来越高,对阀门零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热处理工艺中的淬火转移时间是一个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机械零部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传统的淬火转移方式需要人工执行,转移时间较长,容易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部分装置在热处理和淬火过程中,使用半/全自动化代替人工操作,但是,热处理后的锻造件通过自动化的转运,其最佳耗时也要在60秒左右,转运过程中耗时还是相对较长,使得锻造件的温度低于最佳淬火温度范围,影响产品的淬火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缩短热处理淬火转移时间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缩短热处理淬火转移时间的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在基座顶部一侧开设有淬火槽,所述基座顶部的中间处和一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导向横槽,所述导向横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顶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纵槽,所述导向纵槽的内部设置有运载机,所述运载机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套装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托条,所述承载座的顶部对称安装有链条。

4、所述运载机顶部的中间处插接有导向杆,所述运载机的顶部对称设置有液压顶杆,所述液压顶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顶片,所述链条的一端穿过导向顶片的顶部并延伸至运载机的顶部,且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运载机的顶部。

5、进一步地,所述运载机的底部对称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一侧套装在移动平台的两侧。

6、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的形状为t形,且导向杆顶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向顶片的一侧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顶部的另一侧沿其宽度方向等距设置有热处理炉,且热处理炉的炉口靠近淬火槽顶部的一侧。

8、进一步地,所述热处理炉的内部沿其宽度方向等距设置有托台,且相邻两个托台的相对面和热处理炉内壁的底部合围成条形槽。

9、进一步地,所述条形槽的长宽高与托条的长宽高相配合,相邻两个所述托条之间的间距大小与托台的大小相配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平台和转载机以及将淬火槽设置在热处理炉口下方,三者相互协作,能够在闸门打开后的30秒时间内将热处理后的锻造件运转到淬火槽内部,既能够快速下料淬火,提高锻造件的淬火质量,又能够使得锻造件的温度处在淬火的最佳温度范围内,提高锻造件的产品质量;

12、2、本实用新型能够按照设定程序自动连续运转的工作模式,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节省能耗,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也便于根据生产量调节生产,同时,也可大幅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缩短热处理淬火转移时间的装置,包括基座(1)以及在基座(1)顶部一侧开设有淬火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的中间处和一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导向横槽(3),所述导向横槽(3)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平台(4),所述移动平台(4)顶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纵槽(5),所述导向纵槽(5)的内部设置有运载机(6),所述运载机(6)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内部套装有承载座(12),所述承载座(12)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托条(13),所述承载座(12)的顶部对称安装有链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缩短热处理淬火转移时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机(6)的底部对称设置有限位套(7),所述限位套(7)的一侧套装在移动平台(4)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缩短热处理淬火转移时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8)的形状为t形,且导向杆(8)顶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向顶片(18)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缩短热处理淬火转移时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的另一侧沿其宽度方向等距设置有热处理炉(15),且热处理炉(15)的炉口靠近淬火槽(2)顶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缩短热处理淬火转移时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炉(15)的内部沿其宽度方向等距设置有托台(19),且相邻两个托台(19)的相对面和热处理炉(15)内壁的底部合围成条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缩短热处理淬火转移时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的长宽高与托条(13)的长宽高相配合,相邻两个所述托条(13)之间的间距大小与托台(19)的大小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缩短热处理淬火转移时间的装置,属于零件锻造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座以及在基座顶部一侧开设有淬火槽,所述基座顶部的中间处和一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导向横槽,所述导向横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顶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纵槽,所述导向纵槽的内部设置有运载机,所述运载机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本技术通过移动平台和转载机以及将淬火槽设置在热处理炉口下方,三者相互协作,能够在闸门打开后的30秒时间内将热处理后的锻造件运转到淬火槽内部,既能够快速下料淬火,提高锻造件的淬火质量,又能够使得锻造件的温度处在淬火的最佳温度范围内,提高锻造件的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夏益明,王凤岐,赵洪丰,朱嘉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鸿源机械锻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