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9631发布日期:2024-01-26 23:2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体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筒体抛光,具体为一种筒体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1、筒体的作用是提供工艺所需的承压空间,是压力容器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其在生产加工时往往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抛光。

2、但是目前的抛光设备在使用时,不便于对大体型的筒体进行夹持固定,导致抛光时筒体位置会出现偏移,且在抛光时,无法对产生的碎屑进行及时的收集,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现提出一种筒体抛光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体抛光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筒体抛光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内部通过电机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前后对称套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均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夹板的上方设置有抛光机构,所述夹板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尘机构。

3、优选的,所述凹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连接在连接台的上表面。

4、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凸板、连接管和气泵,所述凸板等角度分布在夹板的外侧,所述凸板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气泵,且气泵与夹板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凸板的内部穿插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且连接杆的另一端穿插在夹板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顶板和抛光轮,所述电动伸缩杆位于夹板的上方,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等角度安装有多个抛光轮。

7、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的底端与基座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管、内腔和收集箱,所述吸尘管在夹板的左右两侧均有设置,所述吸尘管的底端连通有开设在基座内部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前侧设置有与基座前端表面连接的门扇。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筒体抛光设备,通过设置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凸板、连接管和气泵,可以在筒体体积较大时对其进行辅助固定。

11、2、本筒体抛光设备,通过设置吸尘机构,吸尘机构包括吸尘管、内腔和收集箱,可以在抛光时对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



技术特征:

1.一种筒体抛光设备,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台(2),所述连接台(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凹口(3),所述凹口(3)的内部通过电机连接有丝杆(4),所述丝杆(4)的外表面前后对称套接有两个连接板(5),两个所述连接板(5)的顶部均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夹板(7),所述夹板(7)的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夹板(7)的上方设置有抛光机构,所述夹板(7)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尘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橡胶垫(6),且橡胶垫(6)连接在连接台(2)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凸板(9)、连接管(10)和气泵(11),所述凸板(9)等角度分布在夹板(7)的外侧,所述凸板(9)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另一端连接有气泵(11),且气泵(11)与夹板(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体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板(9)的内部穿插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且连接杆(8)的另一端穿插在夹板(7)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13)、顶板(14)和抛光轮(15),所述电动伸缩杆(13)位于夹板(7)的上方,所述电动伸缩杆(13)的底端连接有顶板(14),所述顶板(14)的下表面等角度安装有多个抛光轮(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体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3)的顶端连接有基板(12),所述基板(12)的底端与基座(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管(16)、内腔(17)和收集箱(18),所述吸尘管(16)在夹板(7)的左右两侧均有设置,所述吸尘管(16)的底端连通有开设在基座(1)内部的内腔(17),所述内腔(17)的内部连接有收集箱(18),所述收集箱(18)的前侧设置有与基座(1)前端表面连接的门扇(1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筒体抛光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内部通过电机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前后对称套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均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夹板的上方设置有抛光机构,所述夹板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尘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便于对大体型的筒体进行夹持固定,确保抛光时筒体位置不会出现偏移,且在抛光时,可以对产生的碎屑进行及时的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姜裕明,郭小燕,崔传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鑫龙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