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的内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9694发布日期:2024-01-06 23:1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退火炉的内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退火炉,尤其是一种退火炉的内罩。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对于硅钢卷在退火过程中,采用的退火炉的内罩一般都是普通的保温罩,其一般为铁质材料,内部填充保温隔热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但是由于硅钢卷退火完成需要自然冷却,而保温效果良好的内罩会导致其降温较慢,退火时间长,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退火炉的内罩,能确保保温效果的同时,在后续自然冷却过程中提升其冷却效率。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退火炉的内罩,包括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环形底座,所述第一罩体设置在第二罩体的外部,第二罩体固定在环形底座上,在第二罩体外侧的环形底座上设置有环形滑轨,所述第一罩体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滑槽,第一罩体设置在环形滑轨上,且第一罩体的内壁与第二罩体的外壁之间贴合,第一罩体相对于第二罩体转动,在第一罩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对应处的第二罩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应连通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的内外,第一罩体转动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完全错位;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带动第一罩体在环形底座上转动。

3、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个电动机及一根竖直向下的输出轴,在与输出轴相对应的第一罩体的顶部设置有一条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齿环,在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环形凹槽内并与齿环配合传动连接,所述齿环的中心位于第一罩体的中心轴线上。

4、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罩体的多个轴向位置的周向,且在同一周向上的多个第一通孔间隔均匀设置,第二通孔也设置在第二罩体上与第一罩体上的第一通孔相对应的周向,且第二通孔也呈间隔均匀设置,同一周向上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同一周向上相邻两个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5、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退火炉的内罩,其通过在第一罩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罩体上的第二通孔设置,且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之间相对转动,实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的对接或错位,以实现在不同阶段的保温散热效果,提升退火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退火炉的内罩,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环形底座,所述第一罩体设置在第二罩体的外部,第二罩体固定在环形底座上,在第二罩体外侧的环形底座上设置有环形滑轨,所述第一罩体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滑槽,第一罩体设置在环形滑轨上,且第一罩体的内壁与第二罩体的外壁之间贴合,第一罩体相对于第二罩体转动,在第一罩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对应处的第二罩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应连通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的内外,第一罩体转动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完全错位;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带动第一罩体在环形底座上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的内罩,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个电动机及一根竖直向下的输出轴,在与输出轴相对应的第一罩体的顶部设置有一条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齿环,在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环形凹槽内并与齿环配合传动连接,所述齿环的中心位于第一罩体的中心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的内罩,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罩体的多个轴向位置的周向,且在同一周向上的多个第一通孔间隔均匀设置,第二通孔也设置在第二罩体上与第一罩体上的第一通孔相对应的周向,且第二通孔也呈间隔均匀设置,同一周向上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同一周向上相邻两个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退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退火炉的内罩,包括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环形底座,所述第一罩体设置在第二罩体的外部,第二罩体固定在环形底座上,第一罩体的内壁与第二罩体的外壁之间贴合,第一罩体相对于第二罩体转动,在第一罩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对应处的第二罩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应连通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的内外,第一罩体转动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完全错位。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罩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罩体上的第二通孔设置,且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之间相对转动,实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的对接或错位,以实现在不同阶段的保温散热效果,提升退火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吕伟龙,吕遥超,沈志惠,杨新淼,黄晓春,李宏,韩晓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赢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