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47673发布日期:2024-03-28 18:3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铸造模具,具体为一种新型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1、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

2、目前,现有的铸造模具在使用时,对铸造模具的内部加入铁水时,容易出现铁水迸溅,造成工作人员烫伤的情况,而且铸造模具通过气缸推动合模时,缺乏缓冲结构,长期的合模碰撞,容易降低铸造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铸造模具无法快速的降温,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铸造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具备缓冲结构和防烫伤以及快速降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铸造模具在使用时,对铸造模具的内部加入铁水时,容易出现铁水迸溅,造成工作人员烫伤的情况,而且铸造模具通过气缸推动合模时,缺乏缓冲结构,长期的合模碰撞,容易降低铸造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铸造模具无法快速的降温,降低了模具生产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包括底板、散热扇、电动推杆、上模体、下模体和导液孔,所述底板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和l形固定板,所述l形固定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j形防护板,所述下模体和上模体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滑动于限位滑杆的外表面,所述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套设于限位滑杆的外侧,所述l形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循环制冷箱,所述循环制冷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冷板,所述导冷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冷片,所述导冷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循环制冷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泵机。

3、优选的,所述l形固定板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上模体,所述上模体顶部的右端设置有注液口。

4、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下模体,所述下模体和上模体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导液孔。

5、优选的,所述l形固定板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和电动推杆以及散热扇和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数量为多个,且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和导冷板的左侧接触,所述循环制冷箱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扇。

7、优选的,所述泵机的出液端连通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另一端和导液孔连通,所述导液孔的另一端连通有回流管,且回流管的另一端和循环制冷箱的上端连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弹簧、泵机、导冷片、导冷板、循环制冷箱、半导体制冷片、移动块、导液孔和j形防护板的作用,使得本铸造模具达到了缓冲结构和防烫伤以及快速降温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铸造模具在使用时,对铸造模具的内部加入铁水时,容易出现铁水迸溅,造成工作人员烫伤的情况,而且铸造模具通过气缸推动合模时,缺乏缓冲结构,长期的合模碰撞,容易降低铸造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铸造模具无法快速的降温,降低了模具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包括底板(1)、散热扇(9)、电动推杆(13)、上模体(15)、下模体(18)和导液孔(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2)和l形固定板(12),所述l形固定板(1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j形防护板(17),所述下模体(18)和上模体(15)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1),且移动块(11)滑动于限位滑杆(2)的外表面,所述移动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且缓冲弹簧(3)套设于限位滑杆(2)的外侧,所述l形固定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循环制冷箱(7),所述循环制冷箱(7)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冷板(6),所述导冷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冷片(5),所述导冷板(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8),所述循环制冷箱(7)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泵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固定板(12)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上模体(15),所述上模体(15)顶部的右端设置有注液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下模体(18),所述下模体(18)和上模体(15)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导液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固定板(12)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9),且控制开关(1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8)和电动推杆(13)以及散热扇(9)和泵机(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8)的数量为多个,且半导体制冷片(8)的冷面和导冷板(6)的左侧接触,所述循环制冷箱(7)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扇(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机(4)的出液端连通有进液管(20),且进液管(20)的另一端和导液孔(16)连通,所述导液孔(16)的另一端连通有回流管(10),且回流管(10)的另一端和循环制冷箱(7)的上端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包括底板、散热扇、电动推杆、上模体、下模体和导液孔,所述底板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和L形固定板,所述L形固定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J形防护板,所述下模体和上模体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本技术通过缓冲弹簧、泵机、导冷片、导冷板、移动块、导液孔和J形防护板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铸造模具在使用时,对铸造模具的内部加入铁水时,容易出现铁水迸溅,造成工作人员烫伤的情况,而且铸造模具通过气缸推动合模时,缺乏缓冲结构,长期的合模碰撞,容易降低铸造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铸造模具无法快速的降温,降低了模具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元,王增波,庄金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开元阀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