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片磨边砂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9917发布日期:2024-02-20 21:4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片磨边砂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玻璃加工,具体为一种圆片磨边砂轮。


背景技术:

1、光学玻璃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边缘进行打磨处理,从而消除生产时出现的毛刺和凸起,提高最终使用时的光线穿透效果。根据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件cn202223109719.8所述的一种光学玻璃圆片磨边砂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通过打磨环上限位配合部与安装盘上限位部的配合限位作用,将打磨环固定在安装盘上,这样在打磨环受损时,就只需要对打磨环进行更换即可,就不需要频繁对整个砂轮进行更换,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同时更加环保,实用性强。

2、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现有技术中通过砂轮的侧边直接与光学玻璃圆片的侧边进行接触后实现打磨的效果,但是该方案中打磨产生的碎屑会直接飞溅到圆片的表面,对于精度较高的光学玻璃圆片就容易导致出现磨损,另一方面,对于较厚的光学玻璃圆片边缘打磨时需要分成双面独立打磨处理,因此打磨时就需要进行频繁的进行翻转,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片磨边砂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打磨的效率,能够高效的对打磨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减小了占用空间。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圆片磨边砂轮,包括砂轮本体,所述砂轮本体包括安装机构、顶部打磨组件和底部打磨组件,所述安装机构固定在顶部打磨组件的中间位置,所述顶部打磨组件的侧边安装有螺纹柱,且顶部打磨组件通过螺纹柱与底部打磨组件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打磨组件的内侧设置有顶部打磨片,所述顶部打磨组件的内侧安装有顶部打磨片。

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主要由安装柱组成,所述安装柱的内侧设置有内支架,所述内支架的底部安装有导流扇,所述导流扇从底部抽入空气并朝向安装柱的内部吹出。

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安装柱的顶部通过使用螺丝与外部的动力设备相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打磨组件包括顶板和顶部打磨片,所述底部打磨组件包括底部安装环和底部打磨片,所述顶部打磨片和底部打磨片均包括对接环和打磨层。

6、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层的内侧设置为内凹的弧形结构,且对接环通过粘接的形式与打磨层的顶部或者底部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安装环的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安装柱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顶部打磨片和底部打磨片之间设置有间隙。

8、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下方焊接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表面套设有内螺母和外螺母,且内螺母和外螺母分别夹持在底部安装环的两侧。

9、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柱设置在顶部打磨片和底部打磨片的外侧,所述顶板和底部安装环上均开设有螺纹孔。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1.该圆片磨边砂轮通过在砂轮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并将光学玻璃圆片放置到空腔的内部直接与打磨组件部分进行接触实现打磨的效果,因此该砂轮打磨时所占用的空间更少,提高了对空间的利用率。

12、2.该圆片磨边砂轮在砂轮的内部设置有两处打磨组件,因此对于较厚的光学玻璃圆片进行边缘打磨处理时,完成对顶面边缘的打磨过程后,直接将砂轮上移,即可通过底部打磨组件来对光学玻璃圆片的底面边缘处进行打磨处理,不需要对完成夹持后的光学玻璃圆片进行翻转,简化了打磨的步骤。

13、3.该圆片磨边砂轮进行打磨时,在中部的安装柱会进行高速转动,进而通过内侧的导流扇能够将打磨组件打磨时产生的粉尘碎屑随着气流朝向外侧进行排出,降低了粉尘粘附到光学玻璃圆片表面的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圆片磨边砂轮,包括砂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本体包括安装机构(1)、顶部打磨组件(2)和底部打磨组件(3),所述安装机构(1)固定在顶部打磨组件(2)的中间位置,所述顶部打磨组件(2)的侧边安装有螺纹柱(8),且顶部打磨组件(2)通过螺纹柱(8)与底部打磨组件(3)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打磨组件(3)的内侧设置有顶部打磨片(12),所述顶部打磨组件(2)的内侧安装有顶部打磨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片磨边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主要由安装柱(4)组成,所述安装柱(4)的内侧设置有内支架(5),所述内支架(5)的底部安装有导流扇(6),所述导流扇(6)从底部抽入空气并朝向安装柱(4)的内部吹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片磨边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4)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排气孔(7),所述安装柱(4)的顶部通过使用螺丝与外部的动力设备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片磨边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打磨组件(2)包括顶板(16)和顶部打磨片(12),所述底部打磨组件(3)包括底部安装环(17)和底部打磨片(13),所述顶部打磨片(12)和底部打磨片(13)均包括对接环(14)和打磨层(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片磨边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层(15)的内侧设置为内凹的弧形结构,且对接环(14)通过粘接的形式与打磨层(15)的顶部或者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圆片磨边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安装环(17)的内侧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中轴线与安装柱(4)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顶部打磨片(12)和底部打磨片(13)之间设置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片磨边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6)的下方焊接安装有螺纹柱(8),所述螺纹柱(8)的表面套设有内螺母(9)和外螺母(10),且内螺母(9)和外螺母(10)分别夹持在底部安装环(17)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圆片磨边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8)设置在顶部打磨片(12)和底部打磨片(13)的外侧,所述顶板(16)和底部安装环(17)上均开设有螺纹孔(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圆片磨边砂轮,包括砂轮本体,所述砂轮本体包括安装机构、顶部打磨组件和底部打磨组件,所述安装机构固定在顶部打磨组件的中间位置,所述顶部打磨组件的侧边安装有螺纹柱,且顶部打磨组件通过螺纹柱与底部打磨组件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打磨组件的内侧设置有顶部打磨片,所述顶部打磨组件的内侧安装有顶部打磨片,该圆片磨边砂轮通过在砂轮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并将光学玻璃圆片放置到空腔的内部直接与打磨组件部分进行接触实现打磨的效果,因此该砂轮打磨时所占用的空间更少,提高了对空间的利用率,在砂轮的内部设置有两处打磨组件,不需要对完成夹持后的光学玻璃圆片进行翻转,简化了打磨的步骤。

技术研发人员:韦毓仙,郑望珍,李青,刘珊珊,沈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孝感萨博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