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0135发布日期:2024-02-20 21:4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


背景技术:

1、煤粉喷吹系统往往需要多个喷吹罐实现对高炉的输送煤粉工作,在生产过程中多个喷吹罐的阀间放散共用一根泄压总管至煤粉仓顶部实现泄压功能。现有技术的阀间放散用泄压总管的横管两端均为封闭结构,泄压总管内部煤粉容易不均匀堆积,导致各个喷吹罐罐重不稳定,进而影响喷煤的稳定性。

2、因此,需要针对性开发新的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提高喷煤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降低阀间放散总管内部煤粉堆积的状况,保障了喷吹罐罐重的稳定性,提高了输送煤粉喷吹的稳定性;同时,连接端与接口的活动连接方式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泄压总管的纵管端部设有煤粉仓接口,在泄压总管的横管两端设有吹散氮气接口,横管两端的吹散氮气接口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所述泄压总管的横管设有若干个接口,横管通过螺纹结构的接口与泄压支管连接。

3、其中,所述的泄压总管的纵管通过煤粉仓接口与外部的煤粉仓连接。

4、其中,所述的泄压总管的横管两端通过吹散氮气接口与外部的氮气装置连接。

5、其中,所述的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为dn50法兰式气动球阀。

6、其中,所述的泄压支管的数量为6,包括第一泄压支管、第二泄压支管、第三泄压支管、第四泄压支管、第五泄压支管与第六泄压支管。

7、其中,所述的第一泄压支管、第二泄压支管、第三泄压支管、第四泄压支管、第五泄压支管与第六泄压支管的连接端设有外螺纹段与外接段。

8、其中,所述的接口设有内螺纹段与内接段。

9、其中,所述的第一泄压支管、第二泄压支管、第三泄压支管、第四泄压支管、第五泄压支管或第六泄压支管与泄压总管的横管通过连接端与接口连接,内接段与外接段贴合,内螺纹段与外螺纹段活动连接。

1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泄压总管的横管两端增加氮气吹散,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的控制不定期进行氮气吹散。降低阀间放散总管内部煤粉堆积的状况,保障了喷吹罐罐重的稳定性,提高了输送煤粉喷吹的稳定性。同时,连接端与接口的活动连接方式,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泄压总管(1)的纵管端部设有煤粉仓接口(2),在泄压总管(1)的横管两端设有吹散氮气接口(3),横管两端的吹散氮气接口(3)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阀门(4)与第二阀门(5);所述泄压总管(1)的横管设有若干个接口(12),横管通过螺纹结构的接口(12)与泄压支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压总管(1)的纵管通过煤粉仓接口(2)与外部的煤粉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压总管(1)的横管两端通过吹散氮气接口(3)与外部的氮气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门(4)与第二阀门(5)为dn50法兰式气动球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压支管的数量为6,包括第一泄压支管(6)、第二泄压支管(7)、第三泄压支管(8)、第四泄压支管(9)、第五泄压支管(10)与第六泄压支管(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泄压支管(6)、第二泄压支管(7)、第三泄压支管(8)、第四泄压支管(9)、第五泄压支管(10)与第六泄压支管(11)的连接端设有外螺纹段(15)与外接段(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口(12)设有内螺纹段(13)与内接段(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泄压支管(6)、第二泄压支管(7)、第三泄压支管(8)、第四泄压支管(9)、第五泄压支管(10)或第六泄压支管(11)与泄压总管(1)的横管通过连接端与接口(12)连接,内接段(14)与外接段(16)贴合,内螺纹段(13)与外螺纹段(15)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喷煤系统阀间放散结构,在泄压总管的纵管端部设有煤粉仓接口,在泄压总管的横管两端设有吹散氮气接口,横管两端的吹散氮气接口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所述泄压总管的横管设有若干个接口,横管通过螺纹结构的接口与泄压支管连接。本技术降低阀间放散总管内部煤粉堆积的状况,保障了喷吹罐罐重的稳定性,提高了输送煤粉喷吹的稳定性;同时,连接端与接口的活动连接方式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锋,丁浩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