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9172发布日期:2024-03-22 10:4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压铸,具体涉及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


背景技术:

1、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大多数压铸铸件都是不含铁的,例如锌、铜、铝、镁、铅、锡以及铅锡合金以及它们的合金。根据压铸类型的不同,需要使用冷室压铸机或者热室压铸机,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具体到本装置,是压铸制作电感器中间绝缘电感线圈的设备。

2、专利申请:cn202022716147.4,公开日为2021-08-17,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当压铸完成后需要取出成品时,拉动两组圆环拉手,拉绳移动带动两组第一梯形块相互远离,使得第一梯形块对第二梯形块进行挤压并移动,第二梯形块移动通过通槽与固定轴的配合使得第一活动杆转动,第一活动杆转动带动第二活动杆转动,第二活动杆转动推动下模具向上移动,即可对成品进行拿取,同时便于对下模具进行清理,实用性高,该装置在进行压铸时,熔料在进入模具后,模具内部的空气不易排出,容易使得成品出现气泡,而本装置所针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便于模具排出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解决了如何便于模具排出空气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顶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表面滑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间固定安装有上环形模具,所述主体板的中间固定安装有下环形模具,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端与主体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块,所述上环形模具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上环形模具顶部的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表面滑动安装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表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主体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存料箱,所述存料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热熔胶输送泵,所述热熔胶输送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注料软管。

3、优选的,所述存料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动加热器,所述存料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且加热管设置有多个,且加热管在存料箱的内部呈线性排列。

4、优选的,所述存料箱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活动旋盖,所述活动旋盖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且防滑槽在活动旋盖的表面呈圆周排列。

5、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盘,且限位盘和安装杆均设置有四组。

6、优选的,所述注料软管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进料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

7、优选的,所述存料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片,且橡胶垫片设置有多个,且橡胶垫片在底板的底部呈线性排列。

8、优选的,所述主体板、顶板、限位盘、底板、存料箱、下环形模具、上环形模具和活动块的表面均设置有防锈漆涂层。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通过活动块带动螺纹杆转动,可以带动顶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上环形模具可以扣在下环形模具的顶部,以实现两者的组合拼装,之后再将注料软管与进料管连接,在注料时熔料会进入模具内部,会使得空气排出,空气通过排气管排出时,会将泄压阀向上顶起,使得空气可以通过排气孔排出,以避免成型的成品出现气泡。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包括主体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顶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7),所述安装杆(7)的表面滑动安装有顶板(5),所述顶板(5)的中间固定安装有上环形模具(14),所述主体板(1)的中间固定安装有下环形模具(13),所述顶板(5)的左右两侧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9),且螺纹杆(9)的底端与主体板(1)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块(15),所述上环形模具(14)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管(17),所述上环形模具(14)顶部的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16),所述排气管(16)的表面滑动安装有泄压阀(18),所述泄压阀(18)的表面开设有排气孔(20),所述主体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存料箱(12),所述存料箱(1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热熔胶输送泵(2),所述热熔胶输送泵(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注料软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箱(1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动加热器(8),所述存料箱(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且加热管设置有多个,且加热管在存料箱(12)的内部呈线性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箱(12)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活动旋盖(19),所述活动旋盖(19)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且防滑槽在活动旋盖(19)的表面呈圆周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盘(6),且限位盘(6)和安装杆(7)均设置有四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软管(3)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进料管(1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箱(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片(10),且橡胶垫片(10)设置有多个,且橡胶垫片(10)在底板(11)的底部呈线性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顶板(5)、限位盘(6)、底板(11)、存料箱(12)、下环形模具(13)、上环形模具(14)和活动块(15)的表面均设置有防锈漆涂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压铸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顶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表面滑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间固定安装有上环形模具,所述主体板的中间固定安装有下环形模具,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端与主体板的顶部转动连接。通过活动块带动螺纹杆转动,可以带动顶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上环形模具可以扣在下环形模具的顶部,以实现两者的组合拼装,之后再将注料软管与进料管连接,在注料时熔料会进入模具内部,会使得空气排出,空气通过排气管排出时,会将泄压阀向上顶起,使得空气可以通过排气孔排出,以避免成型的成品出现气泡。

技术研发人员:余发林,梁瑞球,许望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奇力新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