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圆柱体的表面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53477发布日期:2025-01-03 11:1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圆柱体的表面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圆柱体的表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对塑料软套管进行胶接的时候,光滑的外壁会导致胶接力不足,若想提高胶接力,可将胶接部分套管外壁进行打磨,打磨至较为粗糙的状态,可明显提高胶接力。现有打磨方式有两种,其一是针对外径较细,质地较软的套管,一般用细砂纸进行打磨,其二是针对外径较粗,质地稍硬的套管,会采用刀片刮的方式,把管外壁刮出一些磨砂状痕迹。以上两种方式都可以提高套管胶接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以提升胶接力。

2、但是,上述两种方式的工作效率都比较慢,且打磨效果不够均匀容易损伤套管,主要原因是手工打磨的时候只能一次性打磨出一条直线,想要整个管外壁都达到粗糙效果,需要经过多次旋转方向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圆柱面,耗时长,容易出现打磨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圆柱体打磨效率和均匀性的表面打磨装置。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圆柱体的表面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座、至少两个打磨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至少两个打磨组件对称地设置在支撑座的外周,打磨组件包括摆臂、配重块和打磨头,打磨头设置有摆臂的第一端,配重块设置在摆臂的第二端,摆臂的第一端和摆臂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铰接部,铰接部与支撑座铰接,摆臂绕第一转轴转动,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支撑座绕第二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垂直于第二转轴;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定位管,定位管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端部,定位管沿第二转轴贯穿设置有装配孔,定位管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两个避让槽,避让槽与装配孔连通;打磨头呈圆柱布置,打磨头的轴向平行于第一转轴,打磨头可移动地设置在避让槽内,打磨头的外周壁可移动进入装配孔内。

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避让槽沿打磨头的轴向贯穿延伸。

4、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座设置有通孔,装配孔与通孔共轴连通。

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保护壳,至少两个打磨组件均位于保护壳内,保护壳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定位管穿过第一穿孔,支撑座穿过第二穿孔。

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座在远离于定位管的一端设置有延伸管,延伸管沿第二转轴延伸;旋转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从动轮和动力驱动模块,从动轮套装在延伸管外,驱动轮与从动轮连接,动力驱动模块与驱动轮连接并驱动驱动轮转动。

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轴承座、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轴承座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沿第二转轴延伸,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第一安装孔的两端,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套装在延伸管上。

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轴承座在第一安装孔的径向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动力驱动模块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打磨如套管等圆柱体时,可将套管插入至装配孔内,随着旋转驱动组件对打磨组件和支撑座的旋转驱动,继而配重块随着离心力朝外移动,而打磨头朝向装配孔移动,继而可对套管实现360°的连续且均与的打磨,并配合调节转速,即利用配重块的离心力,可实现打磨力度的调节。再者,通过装配孔与通孔共轴连通,继而套管能够沿第二转轴移动并实现长距离的打磨。以及利用保护壳的设置,可收集打磨后的粉尘。再配合从动轮和驱动轮布置,从而不影响套管沿第二转轴的移动,以及利用两个轴承可提高延伸管和支撑座的转动稳定性,以提高打磨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圆柱体的表面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座、至少两个打磨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至少两个所述打磨组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外周,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摆臂、配重块和打磨头,所述打磨头设置有所述摆臂的第一端,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摆臂的第二端,所述摆臂的第一端和所述摆臂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与所述支撑座铰接,所述摆臂绕第一转轴转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座绕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圆柱体的表面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座、打磨组件、定位管和旋转驱动组件,打磨组件包括摆臂、配重块和打磨头,打磨头设置有摆臂的第一端,配重块设置在摆臂的第二端,摆臂与支撑座铰接,摆臂绕第一转轴转动,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支撑座绕第二转轴转动,定位管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端部,定位管沿第二转轴贯穿设置有装配孔,定位管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两个避让槽,避让槽与装配孔连通;打磨头呈圆柱布置,打磨头的轴向平行于第一转轴,打磨头可移动地设置在避让槽内,打磨头的外周壁可移动进入装配孔内。本案可对套管实现360°的连续且均与的打磨,并配合调节转速,即利用配重块的离心力,可实现打磨力度的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韬,曾宪权,吴占民,吴朋军,郝婷,卢金龙,赵希,古文俊,胡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光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4
技术公布日:202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