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珩磨工具系统

文档序号:37520135发布日期:2024-04-01 14:3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珩磨工具系统

本发明属于珩磨,尤其涉及一种珩磨工具系统。


背景技术:

1、珩磨的径向进给运动是确定孔径尺寸和材料去除的关键,目前针对珩磨的径向进给主要分为两种:电机驱动的位置控制策略和液压驱动的力控制策略。常规电机驱动的位置控制珩磨依赖于专用的珩磨机设备,利用丝杠副将电机的转动转变为推锥的轴向移动,这种控制策略适用于粗珩。常规液压驱动的力控制珩磨采用液体的压力驱动推锥沿轴向移动,这种控制策略适合于精珩。不管是何种方式推动顶杆轴向移动,将推锥的轴向移动转变为油石的径向涨开都是依靠楔面的配合,再加上主轴的旋转和往复运动,实现珩磨加工,达到材料去除的效果。

2、依靠推锥和油石的楔面配合来实现珩磨运动和力的传递是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这种无法直接获取油石作用在工件表面的法向力,且由于摩擦和回复弹簧等因素,无法准确知晓油石作用在工件表面的压力。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和制造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珩磨也需要实现对其加工过程中的力进行准确控制,从而提高珩磨精度。另外,传统珩磨采用磨粒出露较低的烧结油石,没有足够容屑空间;且切削液以浇注的方式自然流入工件加工区域,相较于高压射流无法快速充分从加工区域带走磨屑,从而造成油石堵塞和材料去除不稳定等问题。

3、因此,研发出一种珩磨工具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珩磨压力无法准确测量及控制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有技术中,珩磨压力无法准确测量及控制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珩磨工具系统。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珩磨工具系统,所述珩磨工具系统包括:珩磨主体以及压力检测传输模块,所述珩磨主体包括:拉钉、刀柄、刀杆以及油石,所述刀柄的一端通过拉钉外接机床,所述刀柄的另一端与所述刀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刀杆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凹槽,所述油石设置于所述凹槽中;

3、所述拉钉、刀柄以及刀杆为中空结构,外接机床的冷却液通过所述拉钉进入所述珩磨主体内部;所述刀柄靠近所述刀杆一侧的外壁设有环形槽,所述压力检测传输模块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处,用于感应所述珩磨主体内部流经的冷却液液压并将压力数据传输。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楔形和/或阶梯形,所述油石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一一对应。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与所述油石小间隙配合。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珩磨主体还包括:封装部,所述封装部设置于所述刀柄与所述压力检测传输模块连接处的外部,所述封装部为非金属封装部。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珩磨主体还包括:动平衡环,所述动平衡环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处,用于平衡所述珩磨主体的动平衡。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检测传输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信号传输部,所述环形槽垂直于所述刀柄的轴向设有孔位,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孔位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所述信号传输部传输。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部包括:无线信号传输器、电池以及电路板,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将压力信号通过所述无线信号传输器传输;

10、所述电池为所述无线信号传输器和电路板供电。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检测传输模块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环形槽之间的间隙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杆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冷却孔。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珩磨主体还包括:紧固螺栓和密封圈,所述刀柄和刀杆通过所述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刀柄和刀杆的连接面。

14、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珩磨工具系统,包括:珩磨主体以及压力检测传输模块,所述珩磨主体包括:拉钉、刀柄、刀杆以及油石,所述刀柄的一端通过拉钉外接机床,所述刀柄的另一端与所述刀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刀杆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凹槽,所述油石设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刀柄靠近所述刀杆一侧的外壁设有环形槽,所述压力检测传输模块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处,用于感应所述珩磨主体内部流经的冷却液液压并将压力数据传输。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液体通过拉钉进入珩磨主体内部后到达刀杆,将油石推出,通过液体的压力实现油石在零件表面打磨;同时,通过压力检测传输模块实时进行压力检测,实现了精确珩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珩磨工具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珩磨压力无法准确测量及控制的技术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珩磨工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工具系统包括:珩磨主体以及压力检测传输模块,所述珩磨主体包括:拉钉、刀柄、刀杆以及油石,所述刀柄的一端通过拉钉外接机床,所述刀柄的另一端与所述刀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刀杆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凹槽,所述油石设置于所述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珩磨工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楔形和/或阶梯形,所述油石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珩磨工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所述油石小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珩磨工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主体还包括:封装部,所述封装部设置于所述刀柄与所述压力检测传输模块连接处的外部,所述封装部为非金属封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珩磨工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主体还包括:动平衡环,所述动平衡环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处,用于平衡所述珩磨主体的动平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珩磨工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传输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信号传输部,所述环形槽垂直于所述刀柄的轴向设有孔位,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孔位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所述信号传输部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珩磨工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部包括:无线信号传输器、电池以及电路板,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将压力信号通过所述无线信号传输器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珩磨工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传输模块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环形槽之间的间隙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珩磨工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冷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珩磨工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主体还包括:紧固螺栓和密封圈,所述刀柄和刀杆通过所述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刀柄和刀杆的连接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珩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珩磨工具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珩磨工具系统,包括:珩磨主体以及压力检测传输模块,珩磨主体包括:拉钉、刀柄、刀杆以及油石,刀柄的一端通过拉钉外接机床,刀柄的另一端与刀杆的一端连接,刀杆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凹槽,油石设置于凹槽中;刀柄靠近刀杆一侧的外壁设有环形槽,压力检测传输模块设置于环形槽处,用于感应珩磨主体内部流经的冷却液液压并将压力数据传输。本发明中,液体通过拉钉进入珩磨主体内部后到达刀杆,将油石推出,通过液体的压力实现油石在零件表面打磨;同时,通过压力检测传输模块实时进行压力检测,实现了精确珩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珩磨压力无法准确测量及控制的技术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苏浩,聂瑞,侯成林,万晓飞,吴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