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74205发布日期:2024-05-09 21:18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阀壳表面处理,尤其是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


背景技术:

1、阀壳通常由铸铁、钢铸件或锻件加工而成,它的主要作用是承载阀门内部的密封、导流和控制零件。阀门壳体通常包括阀门门体、法兰盘、阀座和密封结构等主要部分。

2、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提升阀壳表面的洁净度和密封性,需要对阀壳的内、外壁进行表面处理,目前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将阀壳摆放在抛丸设备内部。,然后利用抛丸设备对阀壳的表面进行快速打磨。目前的抛丸设备需要人工对打磨工件进行搬运,导致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下,安全性不高,而且目前的抛丸设备无法对阀壳不同位置进行同步打磨处理,打磨效率不高,而且在打磨过程中阀壳的稳定性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将阀壳摆放在抛丸设备内部。,然后利用抛丸设备对阀壳的表面进行快速打磨。目前的抛丸设备需要人工对打磨工件进行搬运,导致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下,安全性不高,而且目前的抛丸设备无法对阀壳不同位置进行同步打磨处理,打磨效率不高,而且在打磨过程中阀壳的稳定性十分有限。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包括卧式机架、安装在卧式机架上的第一电控输送带和第二电控输送带,所述卧式机架上表面位于第一电控输送带和第二电控输送带之间固定装配有用于处理阀壳表面的外部罩壳,所述外部罩壳内底面上固定装配有电控式离心抛丸机,所述外部罩壳两侧内壁上对称安装有与电控式离心抛丸机外侧出料口相连通的弧形外侧导料管,所述外部罩壳内部对称安装有内侧传动框架,所述内侧传动框架内部固定有用于连通电控式离心抛丸机外侧出料口的弧形内侧导料管。

3、所述的外部罩壳两侧对应第一电控输送带和第二电控输送带位置对称开设有侧向装卸导料口。

4、所述外部罩壳两侧外壁上通过第一电控撑杆活动装配有用于闭合侧向装卸导料口的外部闭合盖板。

5、所述外部罩壳两侧内壁上通过第二电控撑杆活动装配有翻转式电控导料框。

6、所述外部罩壳内底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控式离心抛丸机的下沉式圆形安装槽,所述电控式离心抛丸机包括固定在下沉式圆形安装槽内底面上的内陷式驱动电机、固定在内陷式驱动电机上端驱动轴的内部离心风机和固定在下沉式圆形安装槽上端开口内部的顶置导料框。

7、所述内侧传动框架上表面开设有与阀壳下表面相配合的弧形定位凹槽,所述弧形定位凹槽内侧面上安装有侧置式驱动轮组。

8、所述弧形定位凹槽内底面上安装有底部支撑轮组。

9、所述弧形外侧导料管和弧形内侧导料管连接端内侧安装有电控式内部导料板。

10、所述顶置导料框上端开设有复数个顶部进料口,所述顶置导料框顶端活动装配有由内部离心风机联动控制的上置拨料支架。

11、所述外部罩壳内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弧形外侧导料管的侧向装配凹槽。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通过第一电控输送带和第二电控输送带将阀壳自动上、下料操作,无需人工操作,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升;

14、(2)在外部罩壳两侧内壁上通过第二电控撑杆活动装配有翻转式电控导料框,根据侧向装卸导料口的启闭状态可以自动调节阀壳的装配位置,从而控制阀壳与内侧传动框架的装配状态,提升表面处理时的结构稳定性;

15、(3)在内侧传动框架上设置有与阀壳下表面相配合的弧形定位凹槽,在弧形定位凹槽内侧面上安装有侧置式驱动轮组,在弧形定位凹槽内底面安装底部支撑轮组,可以保证阀壳的稳定性,方便对阀壳进行角度调节;

16、(4)通过对阀壳进行角度调节,配合弧形外侧导料管和弧形内侧导料管可以分别对阀壳内、外壁进行抛丸处理,大大提升表面处理效率和效果;

17、(5)通过采用两侧同步抛射方式对阀壳表面进行处理,不仅受力更加均匀,而且可以配合对阀壳进行转动调节;

18、(6)通过在底部进行集料回收,形成内循环操作,可以提升物料的回收利用率,降低处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包括卧式机架(1)、安装在卧式机架(1)上的第一电控输送带(2)和第二电控输送带(3),其特征是:所述卧式机架(1)上表面位于第一电控输送带(2)和第二电控输送带(3)之间固定装配有用于处理阀壳表面的外部罩壳(4),所述外部罩壳(4)内底面上固定装配有电控式离心抛丸机(5),所述外部罩壳(4)两侧内壁上对称安装有与电控式离心抛丸机(5)外侧出料口相连通的弧形外侧导料管(6),所述外部罩壳(4)内部对称安装有内侧传动框架(7),所述内侧传动框架(7)内部固定有用于连通电控式离心抛丸机(5)外侧出料口的弧形内侧导料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外部罩壳(4)两侧对应第一电控输送带(2)和第二电控输送带(3)位置对称开设有侧向装卸导料口(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外部罩壳(4)两侧外壁上通过第一电控撑杆(10)活动装配有用于闭合侧向装卸导料口(9)的外部闭合盖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外部罩壳(4)两侧内壁上通过第二电控撑杆(12)活动装配有翻转式电控导料框(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外部罩壳(4)内底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控式离心抛丸机(5)的下沉式圆形安装槽,所述电控式离心抛丸机(5)包括固定在下沉式圆形安装槽内底面上的内陷式驱动电机(51)、固定在内陷式驱动电机(51)上端驱动轴的内部离心风机(52)和固定在下沉式圆形安装槽上端开口内部的顶置导料框(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内侧传动框架(7)上表面开设有与阀壳下表面相配合的弧形定位凹槽(14),所述弧形定位凹槽(14)内侧面上安装有侧置式驱动轮组(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定位凹槽(14)内底面上安装有底部支撑轮组(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外侧导料管(6)和弧形内侧导料管(8)连接端内侧安装有电控式内部导料板(17)。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顶置导料框(53)上端开设有复数个顶部进料口(18),所述顶置导料框(53)顶端活动装配有由内部离心风机(52)联动控制的上置拨料支架(5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外部罩壳(4)内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弧形外侧导料管(6)的侧向装配凹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阀壳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包括卧式机架、安装在卧式机架上的第一电控输送带和第二电控输送带。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阀壳表面处理的抛丸设备通过第一电控输送带和第二电控输送带将阀壳自动上、下料操作,无需人工操作,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升;在外部罩壳两侧内壁上通过第二电控撑杆活动装配有翻转式电控导料框,根据侧向装卸导料口的启闭状态可以自动调节阀壳的装配位置,从而控制阀壳与内侧传动框架的装配状态,提升表面处理时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煜钰,刘志伦,潘张明钰,何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盛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