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851542发布日期:2024-05-07 19:2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具体的,涉及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金属化球团是将生球或经氧化焙烧后的球团矿,在还原装置中用固体或气体还原剂进行预还原,除去铁矿石中铁氧化物的含氧量,从而得到绝大部分氧化铁转变为金属铁的球团。随着全球矿石资源的紧张以及社会对铁矿资源的需求量逐步加大,金属化球团作为一种替代品,其需求空间被大大扩展。

2、目前,一般都是通过碳质还原剂来实现金属化球团的生产,但这并不利于节能减排。利用氢气等清洁能源进行生产已经成为了钢铁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现在,通过氢气生产金属化球团存在金属化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为了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金属化球团的金属化率,开发一种新型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金属化球团的金属化率不高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发明提出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铁精粉、粘结剂和助剂混合均匀,压制,得到球团;

5、所述助剂包括氧化镁和硫酸钡;

6、s2、所述球团经氢气燃烧还原处理后,得到金属化球团。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氧化镁和硫酸钡的质量比为9~49:1。

8、当氧化镁和硫酸钡的质量比为9~49:1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金属化球团的金属化率。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氧化镁和硫酸钡的质量比为9~19:1。

10、当氧化镁和硫酸钡的质量比为9~19:1时,能进一步提高金属化球团的金属化率。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助剂还包括碳化镁。

12、助剂中,碳化镁的加入,可促进铁精矿中含铁氧化物转变为金属铁时还原反应朝正向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金属化球团的金属化率。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氧化镁和硫酸钡的质量和与所述碳化镁的质量比为3:1~17:3。

14、当氧化镁和硫酸钡的质量和与碳化镁的质量比为3:1~17:3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金属化球团的金属化率。

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铁精粉和粘结剂、助剂的质量比为80~90:1:9。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铁精粉的含铁量为≥65wt%;

17、所述铁精粉的含水量为2wt%~5wt%。

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铁精粉为赤铁精矿粉或磁铁精矿粉,优选地为赤铁精矿粉。

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粘结剂由质量比为5~7:2:1的膨润土、液态酚醛树脂和氢氧化钙组成。

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2中,所述氢气燃烧还原处理时,温度为600~900℃,时间为20~30min。

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2中,所述氢气燃烧还原处理时,氢气通入量为15~20l/min。

2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金属化球团由所述的生产方法生产得到。

2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4、本发明中,通过加入氧化镁和硫酸钡,可以提高球团在氢气燃烧还原处理时的还原程度,促进铁精矿中的含铁氧化物向金属铁转变,从而提高金属化球团的金属化率。此外,相较碳质还原剂,本发明采用氢气燃烧还原,在提高金属球团金属化率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和硫酸钡的质量比为9~4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和硫酸钡的质量比为9~1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还包括碳化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和硫酸钡的质量和与所述碳化镁的质量比为3:1~17: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精粉和粘结剂、助剂的质量比为80~90: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精粉的含铁量为≥65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由质量比为5~7:2:1的膨润土、液态酚醛树脂和氢氧化钙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氢气燃烧还原处理时,氢气通入量为15~20l/min。

10.一种金属化球团,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生产得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铁精粉、粘结剂和助剂混合均匀,压制,得到球团;助剂包括氧化镁和硫酸钡;S2、球团经氢气燃烧还原处理后,得到金属化球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化球团的金属化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冯铁恒,马怡琳,刘立保,刘春美,杨朋,樊学红,胡丽丽,石雨明,石展豪,刘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金沙燃烧热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