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冷却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88785发布日期:2024-09-06 01:0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炉冷却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制造,特别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我国高炉冶炼技术实现跨越发展,产量稳居世界首位。高炉的大型化、现代化、高效化技术装备升级成就突出,淘汰落后装备和产能、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而且近年来,我国高炉数量由增到减,高炉平均容积不断扩大,单座高炉的生产效能稳定提升、发展态势值得期待。

2、在高炉外壳与耐火砖内胆之间有一层冷却壁,目前国内使用的高炉冷却壁均为单一材料,轧制纯铜板加工而成,但是铜的机械强度低,容易因高炉内部的环境造成磨损和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在保持高导热性能的同时,提高冷却壁的机械强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高炉冷却壁,包括从炉外向炉内依次设置的外增强层、导热层和内增强层,所述导热层用以将所述高炉传递的热量导出;所述外增强层和内增强层用以增加所述导热层的强度,所述内增强层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热优化层。

4、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采用铜合金材料制成。

5、进一步的,所述内增强层为蜂窝状或网状结构,所述内增强层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

6、进一步的,所述外增强层呈条状等间距设置在导热层的一侧,所述外增强层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7、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优化层采用石墨或碳纤维材质制成。

8、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优化层的外侧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采用氮化铝陶瓷材料制成。

9、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内开设有冷水流道,所述导热层的靠近外增强层的一侧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冷水流道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10、进一步的,所述冷水流道呈蛇形布置在所述导热层内。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发明的高炉冷却壁在通过导热层保持高导热性能的同时,通过内增强层和外增强层的设置,提高了冷却壁的机械强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高炉内部的高温、高压和机械冲击等环境因素。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炉外向炉内依次设置的外增强层(1)、导热层(2)和内增强层(3),所述导热层(2)用以将所述高炉传递的热量导出;所述外增强层(1)和内增强层(3)用以增加所述导热层(2)的强度,所述内增强层(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热优化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2)采用铜合金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增强层(3)为蜂窝状或网状结构,所述内增强层(3)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增强层(1)呈条状等间距设置在导热层(2)的一侧,所述外增强层(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优化层(4)采用石墨或碳纤维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优化层(4)的外侧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采用氮化铝陶瓷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2)内开设有冷水流道,所述导热层(2)的靠近外增强层(1)的一侧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冷水流道的进水管(5)和出水管(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流道呈蛇形布置在所述导热层(2)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包括从炉外向炉内依次设置的外增强层、导热层和内增强层,所述导热层用以将所述高炉传递的热量导出;所述外增强层和内增强层用以增加所述导热层的强度,所述内增强层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热优化层;本发明在通过导热层保持高导热性能的同时,通过内增强层和外增强层的设置,提高了冷却壁的机械强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高炉内部的高温、高压和机械冲击等环境因素。

技术研发人员:杜育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赛贝科(重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