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0786200发布日期:2025-01-29 01:51阅读:5来源:国知局
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材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当前,管材内壁磨抛装置的磨头多为刚性磨头,通过刚性磨头对管材内壁进行磨抛易导致较大振动,导致刚性磨头与管材内壁接触不均匀,从而对管材内壁造成损伤,影响磨抛效率。此外,传统的管材内壁磨抛装置仅包括一级磨头,即仅能够对管材内壁进行粗磨、精磨等一种形式的加工,若想获得较好的加工效果,需采用磨抛装置配置不同的打磨等级的磨头进行多次打磨,如采用配置有一级磨头的磨抛装置完成内壁粗磨后,再采用配置有二级磨头的磨抛装置进行内壁精磨,加工工序较为复杂,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防止内壁产生损伤,提高磨抛效果,提高磨抛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包括主支撑件和至少两个磨抛组件,多个所述磨抛组件能够沿所述主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主支撑件上;各所述磨抛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磨抛本体,各所述磨抛本体包括磨抛支撑组件、磨抛头、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板和至少一个弹性部件;各所述连接板与对应的各所述磨抛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对应的各所述连接板连接,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远离所述主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面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各所述限位面均设置于对应的各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主支撑件的一侧;各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面和对应的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主支撑件的一侧抵接,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相对于对应的各所述连接板产生垂直于所述主支撑件长度方向的移动;各所述磨抛头与对应的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磨抛组件中靠近所述主支撑件第一端的一个为第一磨抛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磨抛组件中靠近所述主支撑件第二端的一个为第二磨抛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磨抛组件的所述第一磨抛件的所述磨抛头的磨抛精度不高于所述第二磨抛件的所述磨抛头的磨抛精度,至少两个所述磨抛组件的所述磨抛头的磨抛精度不同。

4、优选的,各所述磨抛支撑组件为能够沿垂直于所述主支撑件的中心线方向伸缩的伸缩组件。

5、优选的,各所述磨抛支撑组件包括导向件、升降件和第二驱动装置,各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撑件连接,各所述导向件的另一端沿垂直于所述主支撑件的中心线方向朝向远离所述主支撑件的方向延伸;各所述升降件与对应的各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对应的各所述升降件连接,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对应的各所述升降件沿对应的各所述导向件滑动并进行位置保持。

6、优选的,各所述磨抛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所述磨抛本体。

7、优选的,各所述磨抛组件还包括防护罩,多个所述防护罩能够沿所述主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依次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支撑件上;各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磨抛本体设置有所述磨抛头的一端设置于对应的各所述防护罩外,各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磨抛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对应的各所述防护罩内。

8、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两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磨抛组件一一对应,各所述控制装置与对应的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信号连接;各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对应的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开启或关闭;各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对应的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开启或关闭。

9、优选的,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为电机,各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对应的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转速。

10、优选的,各所述磨抛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锁紧件,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沿垂直于主支撑件长度方向贯穿各所述连接板的导向槽,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套设在对应的各所述导向槽内;所述锁紧件能够由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远离对应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依次穿过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对应的所述连接板的安装孔,以使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在外力作用或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沿对应的所述导向槽移动。

11、优选的,所述磨抛组件至少为三个,至少一个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磨抛头为粗磨头,至少一个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磨抛头为中磨头,至少一个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磨抛头为精磨头。

12、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所述的管材内壁磨抛装置的管材内壁磨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各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磨抛头与管材的内侧壁接触,使所述主支撑件沿所述管材的轴线方向移动,使所述主支撑件上多个所述磨抛组件的所述磨抛头依次对同一管段进行不同磨抛精度的磨抛;各所述磨抛头与所述管材的内壁接触时,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管材内壁的挤压力下向靠近所述主支撑件的方向移动,或在对应的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所述主支撑件的方向移动。

13、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及方法,包括至少两个磨抛组件,多个磨抛组件能够沿主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主支撑轴上;各磨抛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磨抛本体,各磨抛本体包括磨抛支撑组件、磨抛头、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板和至少一个弹性部件;各连接板与对应的各磨抛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各第一驱动装置与对应的各连接板形成有沿垂直于主支撑件方向的滑动连接,各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于对应的各连接板远离主支撑件的一侧,各第一驱动装置远离主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面;各弹性部件的两端能够分别与对应的各限位面和对应的连接板远离主支撑件的一侧抵接;各磨抛头与对应的各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磨抛组件中靠近主支撑件第一端的一个为第一磨抛件,任意相邻的两个磨抛组件中靠近主支撑件第二端的一个为第二磨抛件;任意相邻的两个磨抛组件的第一磨抛件的磨抛头的磨抛精度不高于第二磨抛件的磨抛头的磨抛精度,至少两个磨抛组件的磨抛头的磨抛精度不同。

15、由于管材内壁较为粗糙,当磨抛头与管材内壁的较大凸起处接触时,能够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挤压弹性部件,使弹性部件被压缩,当磨抛头与管材内壁较平坦的位置或较大凹陷处接触时,弹性部件能够伸长,使第一驱动装置向远离主支撑轴的方向移动,使磨抛头向靠近管材内壁的方向移动,使磨抛头能够根据管材内壁的形状进行浮动,从而使磨抛头更好地与内壁接触,防止内壁产生损伤,提高磨抛效果。使所述主支撑轴上各所述磨抛组件的所述磨抛头能够依次对同一管段进行打磨,由于磨抛头的打磨精度不同,且由主支撑轴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磨抛头的打磨精度越来越高,在一次打磨过程中,不同磨抛精度的磨抛头能够依次进行粗磨、精磨等加工,效率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件和至少两个磨抛组件,多个所述磨抛组件能够沿所述主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主支撑件上;各所述磨抛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磨抛本体,各所述磨抛本体包括磨抛支撑组件、磨抛头、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板和至少一个弹性部件;各所述连接板与对应的各所述磨抛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对应的各所述连接板连接,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远离所述主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面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各所述限位面均设置于对应的各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主支撑件的一侧;各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面和对应的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主支撑件的一侧抵接,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相对于对应的各所述连接板产生垂直于所述主支撑件长度方向的移动;各所述磨抛头与对应的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磨抛组件中靠近所述主支撑件第一端的一个为第一磨抛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磨抛组件中靠近所述主支撑件第二端的一个为第二磨抛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磨抛组件的所述第一磨抛件的所述磨抛头的磨抛精度不高于所述第二磨抛件的所述磨抛头的磨抛精度,至少两个所述磨抛组件的所述磨抛头的磨抛精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磨抛支撑组件为能够沿垂直于所述主支撑件的中心线方向伸缩的伸缩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磨抛支撑组件包括导向件、升降件和第二驱动装置,各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撑件连接,各所述导向件的另一端沿垂直于所述主支撑件的中心线方向朝向远离所述主支撑件的方向延伸;各所述升降件与对应的各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对应的各所述升降件连接,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对应的各所述升降件沿对应的各所述导向件滑动并进行位置保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磨抛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所述磨抛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磨抛组件还包括防护罩,多个所述防护罩能够沿所述主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依次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支撑件上;各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磨抛本体设置有所述磨抛头的一端设置于对应的各所述防护罩外,各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磨抛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对应的各所述防护罩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磨抛组件一一对应,各所述控制装置与对应的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信号连接;各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对应的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开启或关闭;各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对应的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开启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为电机,各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对应的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磨抛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锁紧件,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沿垂直于主支撑件长度方向贯穿各所述连接板的导向槽,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套设在对应的各所述导向槽内;所述锁紧件能够由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远离对应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依次穿过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对应的所述连接板的安装孔,以使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在外力作用或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沿对应的所述导向槽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抛组件至少为三个,至少一个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磨抛头为粗磨头,至少一个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磨抛头为中磨头,至少一个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磨抛头为精磨头。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材内壁磨抛装置的管材内壁磨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使各所述磨抛组件的各所述磨抛头与管材的内侧壁接触,使所述主支撑件沿所述管材的轴线方向移动,使所述主支撑件上多个所述磨抛组件的所述磨抛头依次对同一管段进行不同磨抛精度的磨抛;各所述磨抛头与所述管材的内壁接触时,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管材内壁的挤压力下向靠近所述主支撑件的方向移动,或在对应的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所述主支撑件的方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内壁磨抛装置及方法,涉及管材加工领域,多个磨抛组件能够沿主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主支撑件上;各磨抛本体包括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板和至少一个弹性部件;各第一驱动装置远离主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面,各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各限位面均设置于对应的各连接板远离主支撑件的一侧;各弹性部件的两端能够分别与对应的限位面和对应的连接板远离主支撑件的一侧抵接,各第一驱动装置能够相对于对应的各连接板产生垂直于主支撑件长度方向的移动;任意相邻的两个磨抛组件的第一磨抛件的磨抛头的磨抛精度不高于第二磨抛件的磨抛头的磨抛精度,至少两个磨抛组件的磨抛头的磨抛精度不同。磨抛效果好,磨抛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樊文刚,吕洪宾,冀梦凡,吴中珂,王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交大麒麟慧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