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45238发布日期:2025-01-10 18:5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炼钢转炉,尤其涉及一种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炼钢技术发展迅速,为提升设备安全,提高作业人员工作安全系数,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相对应的关键设备为适应生产需要进行革新改造。转炉炉下侧挡板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将转炉炉体以及汽化烟道落下的钢渣、烟道假罩等废渣汇集到转炉炉下地坑,便于铲车清理炉下积渣。同时,阻挡大量废渣落到炉下轨道上,避免重大安全隐患。由于转炉冶炼产生的废渣含铁量高,比重大,从落差七八米的炉体上砸到炉下侧挡渣板,很容易将炉下侧挡板砸坏,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包括:

3、炉下侧挡板装置,所述炉下侧挡板装置设置在转炉炉下挡墙内两侧,所述炉下侧挡板装置由铸铁板和支撑架组成,所述支撑架焊接在所述转炉炉下挡墙的预埋钢板上,所述支撑架的相对面上固定连接铸铁板。

4、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h型钢、第一工字钢、第二工字钢、槽钢和筋板,所述h型钢设有多个,所述h型钢靠近所述转炉炉下挡墙的端面上下侧分别焊接有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所述第一工字钢和所述第二工字钢之间焊接槽钢。

5、可选地,所述第一工字钢和所述第二工字钢焊接在所述预埋钢板上,所述预埋钢板预埋设置在所述转炉炉下挡墙内。

6、可选地,所述第一工字钢与所述h型钢的焊接处外侧焊接有多个筋板。

7、可选地,所述h型钢远离所述转炉炉下挡墙的端面上固定铺设铸铁板。

8、可选地,所述铸铁板对称倾斜设置,所述铸铁板与水平方向夹角大于40°,且小于45°。

9、可选地,所述转炉炉下挡墙的内侧下端设有炉下积渣坑。

10、可选地,所述炉下积渣坑的两侧上部设有钢水车轨道,所述钢水车轨道上设有钢包。

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设备,转炉炉下侧挡板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将转炉炉体以及汽化烟道落下的钢渣、烟道假罩等废渣汇集到转炉炉下地坑,便于铲车清理炉下积渣,同时,阻挡大量废渣落到炉下轨道上,避免重大安全隐患;

13、框架竖向采用h型钢,横向采用工字钢或h型钢,且框架调整后保证铸铁板安装平齐,避免积渣,挡渣板装置铸铁板安装完毕后,在铸铁板螺钉沉孔及铸铁板间隙处涂满耐火泥,支撑与框架以及支撑与预埋钢板之间满焊,且焊缝高度大于10mm,以保证挡渣板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包括h型钢(71)、第一工字钢(72)、第二工字钢(73)、槽钢(74)和筋板(75),所述h型钢(71)设有多个,所述h型钢(71)靠近所述转炉炉下挡墙(2)的端面上下侧分别焊接有第一工字钢(72)和第二工字钢(73),所述第一工字钢(72)和所述第二工字钢(73)之间焊接槽钢(7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字钢(72)和所述第二工字钢(73)焊接在所述预埋钢板(1)上,所述预埋钢板(1)预埋设置在所述转炉炉下挡墙(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字钢(72)与所述h型钢(71)的焊接处外侧焊接有多个筋板(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71)远离所述转炉炉下挡墙(2)的端面上固定铺设铸铁板(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板(8)对称倾斜设置,所述铸铁板(8)与水平方向夹角大于40°,且小于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炉下挡墙(2)的内侧下端设有炉下积渣坑(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下积渣坑(4)的两侧上部设有钢水车轨道(3),所述钢水车轨道(3)上设有钢包(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炼钢转炉炉下侧挡渣板装置,包括:炉下侧挡板装置,所述炉下侧挡板装置设置在转炉炉下挡墙内两侧,所述炉下侧挡板装置由铸铁板和支撑架组成,所述支撑架焊接在所述转炉炉下挡墙的预埋钢板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设备,转炉炉下侧挡板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将转炉炉体以及汽化烟道落下的钢渣、烟道假罩等废渣汇集到转炉炉下地坑,便于铲车清理炉下积渣,同时,阻挡大量废渣落到炉下轨道上,避免重大安全隐患;框架竖向采用H型钢,横向采用工字钢或H型钢,且框架调整后保证铸铁板安装平齐,避免积渣,在铸铁板螺钉沉孔及铸铁板间隙处涂满耐火泥,支撑与框架以及支撑与预埋钢板之间满焊,且焊缝高度大于10mm,以保证挡渣板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松,王立辉,李越,李纪,高志军,佟伟,姜昊,钟德永,王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2
技术公布日:202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