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轴磨削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57090发布日期:2025-02-25 09:2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电机转子轴磨削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特别涉及电机转子轴磨削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1、电机的转子轴磨削加工的时候,需要使用到夹持转动装置,其位于加工台上、磨削设备的两端,一端的夹持装置夹持住转子轴的一端,转子轴的另一端抵在另一端的夹具上,随后夹持装置通过电机以及转动部件来带动转子轴转动,随后磨削设备通过移动设备的工作而对转子轴进行磨削加工。

2、发明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由于转子轴是人工进行放料,而转子轴的两端并非同径,从而在夹持限位的时候,两端不容易达到水平,当转子轴被加工时,其两端不在同心的水平角度,会导致磨削设备磨削后的尺寸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电机转子轴磨削定位工装,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电机转子轴磨削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凸板,所述凸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顶部均固定有内螺筒,所述内螺筒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方均设有顶板,所述螺杆的顶部分别与顶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顶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相靠近的斜侧壁上均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工作台位于凸板的铅垂线位置开凿有凹槽,所述工作台位于凹槽位置的底部固定有底架,所述底架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杆。

4、优选的,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与凸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凸板的外径尺寸与凹槽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凸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滑杆二,所述滑杆二分别与凹槽内侧四角贯穿后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滑杆一,所述滑杆一分别与u形架贯穿后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顶板底部的其中一个滑杆一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长度值。

8、优选的,所述u形架位于长度值的位置均固定有指引筒,所述滑杆一分别与指引筒贯穿相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轴体可放置在梯形块内的两个电磁铁之间,电磁铁的通电可对轴体两端进行固定限位,而螺杆在旋转以后,可从内螺筒的内部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得轴体两端接触的电磁铁能够改变高度,进而使得轴体两端能够在限位以后保持水平,避免在后期夹持的时候因出现不同心而导致磨削加工后的尺寸差问题。



技术特征:

1.电机转子轴磨削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有凸板(3),所述凸板(3)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u形架(6),所述u形架(6)的顶部均固定有内螺筒(7),所述内螺筒(7)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8),所述螺杆(8)的上方均设有顶板(9),所述螺杆(8)的顶部分别与顶板(9)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顶板(9)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梯形块(10),所述梯形块(10)相靠近的斜侧壁上均设置有电磁铁(11),所述工作台(1)位于凸板(3)的铅垂线位置开凿有凹槽(2),所述工作台(1)位于凹槽(2)位置的底部固定有底架(4),所述底架(4)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轴磨削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5)的输出端与凸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轴磨削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板(3)的外径尺寸与凹槽(2)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凸板(3)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滑杆二(15),所述滑杆二(15)分别与凹槽(2)内侧四角贯穿后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轴磨削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9)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滑杆一(12),所述滑杆一(12)分别与u形架(6)贯穿后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轴磨削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9)底部的其中一个滑杆一(1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长度值(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转子轴磨削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架(6)位于长度值(13)的位置均固定有指引筒(14),所述滑杆一(12)分别与指引筒(14)贯穿相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电机转子轴磨削定位工装,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凸板,所述凸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顶部均固定有内螺筒,所述内螺筒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方均设有顶板,所述螺杆的顶部分别与顶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顶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梯形块,轴体可放置在梯形块内的两个电磁铁之间,电磁铁的通电可对轴体两端进行固定限位,而螺杆在旋转以后,可从内螺筒的内部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得轴体两端接触的电磁铁能够改变高度,进而使得轴体两端能够在限位以后保持水平,避免在后期夹持的时候因出现不同心而导致磨削加工后的尺寸差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益,朱瑞敏,林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聚利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6
技术公布日:2025/2/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