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53693发布日期:2025-03-14 12:2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耐火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


背景技术:

1、滑板砖是一种重要的功能耐火材料,用于控制钢水的流速,需要耐热冲击、抗侵蚀。部分滑板砖需要在外围用钢壳包裹,钢壳起到保护滑板砖的作用,同时还起到约束滑板砖、避免滑板砖使用时由于热膨胀过大而开裂破碎的情况;滑板砖上的铸孔附近通常不用钢壳包裹,此处与上、下水口端面配合。钢壳需要用火泥组装,火泥在使用时的高温情况下容易发生收缩,这可能引起滑板砖的变形或移位。如果组装钢壳时火泥填充不均匀,则火泥容易产生不均匀收缩,这可能会导致滑板砖受到不均匀的力,使滑板砖发生变形,影响滑板砖对钢水的控制作用,导致钢水流速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通过设置在滑板砖背面的定位凸起增大滑板砖与火泥的粘结强度,同时定位凸起在装壳操作中起到定位与支撑作用,便于控制火泥的厚度,提高装壳操作的劳动效率及生产稳定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包括滑板砖本体和钢壳,所述滑板砖本体安装在所述钢壳内,所述滑板砖本体和所述钢壳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火泥,所述滑板砖本体邻近所述钢壳的火泥结合板面上凸出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滑板砖本体和所述钢壳的火泥结合内表面之间,且所述定位凸起远离所述滑板砖本体的自由端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接触。

4、上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钢壳之间为点接触、线接触和面接触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定位凸起凸出所述滑板砖本体的火泥结合板面的高度相等。

5、上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之间形成三处或三处以上的点接触,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之间的接触点在所述滑板砖本体上的铸孔的圆周方向上相间分布。

6、上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之间形成两处或两处以上的线接触;至少有两条所述定位凸起相对地分布在所述滑板砖本体上的铸孔两侧。

7、上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之间形成两处以上的线接触;所述定位凸起相互平行布置。

8、上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之间形成两处以上的线接触;所述定位凸起相互交叉。

9、上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之间形成三处或三处以上的接触面;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之间的接触面在所述滑板砖本体上的铸孔的圆周方向上相间分布。

10、上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所述接触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环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1、上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所述定位凸起为半球状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呈矩阵排布在所述滑板砖本体上的铸孔外围;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之间均形成点接触。

12、上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火泥结合板面的连接区域在所述火泥结合板面上的垂直投影宽度大于或等于5mm;所述定位凸起凸出滑板砖本体的表面的高度为2-15mm。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板砖本体背面设置定位凸起,实现了滑板砖本体与钢壳之间的精确定位。定位凸起的在装壳操作中起到定位与支撑作用,使得滑板砖背面与钢壳之间形成了一个高度均一的空间,该空间在滑板砖本体装壳时将被火泥填充,从而保证了装壳时火泥厚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有助于确保滑板砖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15、2、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凸起不论与钢壳之间形成的是点接触、线接触还是面接触,都增加了滑板砖与火泥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强度,且尤其是在定位凸起与钢壳之间形成点接触或线接触时,火泥与钢壳之间的接触面积几乎不发生减小,这有利于增强滑板砖本体、火泥和钢壳三者之间的结合强度,使得滑板砖在使用过程中更不易变形、移位或损坏。

16、3、通过调整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凸起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在保证滑板砖装壳牢固的前提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滑板砖的质量,从而达到节省耐火材料资源的作用,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助于减少环境负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包括滑板砖本体(1)和钢壳(4),所述滑板砖本体(1)安装在所述钢壳(4)内,所述滑板砖本体(1)和所述钢壳(4)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火泥(3),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砖本体(1)邻近所述钢壳(4)的火泥结合板面上凸出设有定位凸起(2),所述定位凸起(2)位于所述滑板砖本体(1)和所述钢壳(4)的火泥结合内表面(41)之间,且所述定位凸起(2)远离所述滑板砖本体(1)的自由端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41)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2)与所述钢壳(4)之间为点接触、线接触和面接触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定位凸起(2)凸出所述滑板砖本体(1)的火泥结合板面的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2)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41)之间形成三处以上的点接触,所述定位凸起(2)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41)之间的接触点在所述滑板砖本体(1)上的铸孔的圆周方向上相间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2)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41)之间形成两处以上的线接触;至少有两条所述定位凸起(2)相对地分布在所述滑板砖本体(1)上的铸孔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2)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41)之间形成两处以上的线接触;所述定位凸起(2)相互平行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2)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41)之间形成两处以上的线接触;所述定位凸起(2)相互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2)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41)之间形成三处以上的接触面;所述定位凸起(2)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41)之间的接触面在所述滑板砖本体(1)上的铸孔的圆周方向上相间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环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2)为半球状凸起,所述定位凸起(2)呈矩阵排布在所述滑板砖本体(1)上的铸孔外围;所述定位凸起(2)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41)之间均形成点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2)与所述火泥结合板面的连接区域在所述火泥结合板面上的垂直投影宽度大于或等于5mm;所述定位凸起(2)凸出滑板砖本体(1)的表面的高度为2-15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背面有定位装置的装壳滑板砖,包括滑板砖本体和钢壳,所述滑板砖本体安装在所述钢壳内,所述滑板砖本体和所述钢壳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火泥,所述滑板砖本体邻近所述钢壳的火泥结合板面上凸出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滑板砖本体和所述钢壳的火泥结合内表面之间,且所述定位凸起远离所述滑板砖本体的自由端与所述火泥结合内表面接触。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滑板砖背面的定位凸起增大滑板砖与火泥的粘结强度,同时定位凸起在装壳操作中起到定位与支撑作用,便于控制火泥的厚度,提高装壳操作的劳动效率及生产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则明,李伟,孙荣海,李彦明,李永力,黄钰琴,唐春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11
技术公布日:2025/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