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复合管道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顶管端面修整装置。
背景技术:
1、大口径的玻纤复合管道生产出来后,端面不平整、两端的端面不平行,是常见的情况。该种管道对接时接触的两端面不完全紧密接触,有局部接触,产生局部应力,使管道发生位移,甚至造成管节损坏、接口渗漏。对管道的端部修整成为了需求。但是大口径管道的直径大,无法使用传统方法装夹管道,而且管道的长度较长,管道的轴线容易受到装夹影响导致偏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可修平大口径管道端面的一种顶管端面修整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顶管端面修整装置,包括旋转机构、驱动机构、磨削机构、切割机构;
3、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盘和基座,旋转盘可转动设置在基座的前侧;
4、磨削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的前方,磨削机构包括磨头、磨头架、第一滑座、第二滑座,磨头可绕着水平轴转动设置在磨头架上,磨头架可前后移动设置在第一滑座上,第一滑座可左右移动设置在第二滑座上,第二滑座可前后移动设置在旋转机构的前方;
5、驱动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和磨削机构之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轨道、两个第一辊座、两个第一胶辊,两个第一胶辊分别可绕着平行于水平轴线的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一辊座上,两个第一辊座均可左右移动设置在第一轨道上;
6、切割机构设于磨削机构的侧方,切割机构包括切割底座和切割头,切割头可左右移动设置在切割底座上。
7、管道可放置在驱动机构的两个第一胶辊上,驱动第一胶辊转动可带动管道转动。因在放置管道前已根据管道直径厚度调节过旋转盘中心高度,使旋转盘旋转轴线与管道轴线重合,所以管道的后端可抵着旋转盘进行定位,管道转动时旋转盘可随着管道转动,管道后端与旋转盘的定位点不会发生变化。切割机构可从左右方向进给切割管道,磨削机构的磨头可对管道的前端进行磨削。管道的前端加工完成后,可将管道吊起并调转前后端,以修整后的一端抵住旋转盘,对管道的另一端进行修整。
8、管道通过下方的两个第一胶辊托住,并且由第一胶管带动转动,不对管道施加夹紧力,管道不容易变形。管道的后端抵住旋转盘进行定位,无需对管道进行夹紧,旋转盘可随着管道转动,为管道提供稳定的定位点,管道的切割机构和磨削机构可稳定地加工出平整的前端面。
9、优选的,还包括若干个托辊机构,若干个托辊机构沿着前后方向排成一排设置在驱动机构与磨削机构之间,每个托辊机构均包括托辊架和两个托辊,托辊架可前后移动,两个托辊均可左右移动设置在托辊架上。若干个托辊可通过前后移动,分布在不同位置对管道进行支承,减少管道的变形。可根据管道的直径大小,左右移动托辊来改变支承点。
10、优选的,还包括主轨道和侧轨道,主轨道与侧轨道平行设置,托辊架和第二滑座均可前后移动设置在主轨道上,切割底座可前后移动设置在侧轨道上。
11、优选的,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和升降滑台,升降滑台可上下移动设置在基座本体上,旋转盘可转动设置在升降滑台上。可根据管道的直径,调整升降滑台的高度,从而调整旋转盘中心的高度,使得旋转盘的中心对齐管道的轴线。
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将管道的两端面进行修整,使得两端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管道轴线,加工精度进一步得到提升,解决了管道顶进时接触的两端面不完全紧密接触,有局部接触,产生局部应力,使管道发生位移,甚至造成管节损坏,接口渗漏等问题。
1.一种顶管端面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机构、驱动机构、磨削机构、切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端面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托辊机构,若干个托辊机构沿着前后方向排成一排设置在驱动机构与磨削机构之间,每个托辊机构均包括托辊架和两个托辊,托辊架可前后移动,两个托辊均可左右移动设置在托辊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管端面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轨道和侧轨道,主轨道与侧轨道平行设置,托辊架和第二滑座均可前后移动设置在主轨道上,切割底座可前后移动设置在侧轨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端面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和升降滑台,升降滑台可上下移动设置在基座本体上,旋转盘可转动设置在升降滑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