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537930发布日期:2025-04-07 23:12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铸铁加工,具体为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球墨铸铁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浸染耐火涂料,进而使得加工过程中铁水与模具之间具有保护层的间隔,使得后续铸铁件表面不会沾染模具砂料,同时通过铁水的高温对耐火涂料进行融化,剩余的部分涂料在加工完毕后也会自行脱落,然而防火涂料需要浸染多次才能达到对铁水与模具的保护标准,而现有对模具干燥方法大多需要仍进行搬运以及浸染,导致工作人员劳动量大大增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包括两组移动装置、粘涂装置、推送装置、干燥装置与放置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一线性导轨,所述第一线性导轨的下侧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一夹具,所述粘涂装置位于移动装置的下侧,所述推送装置位于移动装置的左侧,所述干燥装置位于推送装置的左侧,所述放置台位于粘涂装置的右侧。

3、优选的,所述粘涂装置包括放料箱,所述放料箱的内部安装有多组第一电加热丝,所述放料箱的下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放料箱的左侧连接有链式传输带。

4、优选的,所述推送装置包括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二u型板,所述第二u型板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二夹板。

5、优选的,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加热箱的内壁连接有轨道,所述加热箱的下侧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端与左侧第二转杆相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连接有链带,所述链带的外侧均匀连接有多组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上侧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轨道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上侧连接有加热风机,所述加热箱的上侧均匀连接有多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上侧连接有电磁阀。

7、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连接有推板。

8、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u形架,所述第一u形架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

9、优选的,左侧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相视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板凹槽内设置有喷头,所述粘涂装置的上侧连接有料泵,所述料泵的输出端与两组喷头相连接。

10、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的使用方法:

11、s1,球墨铸铁浇筑前需要对模具进行浸涂耐火涂料,将模具放置于放置台的上侧,将浸涂耐火涂料放入粘涂装置,通过右侧移动装置将模具送入放料箱内,模具在放料箱内充分浸染耐火涂料,耐火涂料放置于放料箱内,通过第一电加热丝对耐火涂料进行加热,避免耐火涂料出现凝结现象,启动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杆旋转,通过第一转杆旋转对耐火涂料进行混合,而后放入链式传输带,随后模具表面多余的涂料在链式传输带掉落至放料箱内,链式传输带带动模具向左移动,而后通过左侧移动装置将模具移动至推送装置,通过启动第一线性导轨,通过第一线性导轨带动第一夹具左右移动,启动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缸带动第一夹具上下移动,通过第一夹具对模具进行夹取,启动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缸带动第一固定板靠近模具,通过两组第一固定板对模具进行夹取;

12、s2,启动第四气缸,通过第四气缸带动第二夹板靠近模具,通过模具对模具进行夹持,而后模具在推送装置的带动下进入加热箱,随后启动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带动推板向上移动,通过推板靠近模具,而后第二夹板脱离模具,随后模具掉落至推板,随后电动推杆带动推板与模具移动至固定块的上侧,随后启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带动链带旋转,通过链带旋转带动辅助杆跟随旋转,进而通过辅助杆带动固定块在轨道内滑动,根据需要将多个模具分别放置于不同固定块的上侧;

13、s3,启动加热风机,加热风机通过循环管对加热箱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加热,而后启动电磁阀,加热箱内的空气以及蜜桔表面耐火涂料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向上移动通过排气管排出。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右侧移动装置将模具送入放料箱内,通过设置左侧移动装置将模具移动至推送装置,通过设置推送装置便于对模具进行转运,提高本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通过设置干燥装置可以对模具进行干燥的同时,进行上下料工作,进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本装置使用的效率;

16、2、通过设置第一夹具可以对模具进行夹取工作,通过设置喷头与料泵配合,对引因被第一夹具夹取导致模具无法有效浸染涂料的部位进行喷涂工作,提高本装置对模具的耐火涂料浸染效率,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一转杆对耐火涂料进行混合,通过设置链式传输带使得模具表面多余的涂料在链式传输带掉落至放料箱内,降低原料的浪费;

17、3、通过设置电磁阀与排气管使得排气管,通过设置加热风机、循环管进而对加热箱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加热,通过设置推板与电动推杆便于进行辅助上下料工作,提高本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移动装置(100)、粘涂装置(200)、推送装置(300)、干燥装置(400)与放置台(500),所述移动装置(100)包括机架(110),所述机架(110)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一线性导轨(120),所述第一线性导轨(120)的下侧连接有第一气缸(130),所述第一气缸(130)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一夹具(140),所述粘涂装置(200)位于移动装置(100)的下侧,所述推送装置(300)位于移动装置(100)的左侧,所述干燥装置(400)位于推送装置(300)的左侧,所述放置台(500)位于粘涂装置(200)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涂装置(200)包括放料箱(210),所述放料箱(210)的内部安装有多组第一电加热丝(220),所述放料箱(210)的下侧安装有第一电机(230),所述第一电机(230)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一转杆(240),所述放料箱(210)的左侧连接有链式传输带(2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装置(300)包括第三气缸(310),所述第三气缸(310)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二u型板(320),所述第二u型板(320)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四气缸(330),所述第四气缸(330)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二夹板(3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400)包括加热箱(410),所述加热箱(410)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转杆(420),所述加热箱(410)的内壁连接有轨道(430),所述加热箱(410)的下侧连接有第二电机(440),所述第二电机(440)的传动端与左侧第二转杆(420)相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转杆(420)的外侧连接有链带(450),所述链带(450)的外侧均匀连接有多组辅助杆(460),所述辅助杆(460)的上侧连接有固定块(470),所述固定块(470)位于轨道(430)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410)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循环管(411),所述循环管(411)的上侧连接有加热风机(412),所述加热箱(410)的上侧均匀连接有多组排气管(413),所述排气管(413)的上侧连接有电磁阀(4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70)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471),所述电动推杆(471)的伸缩端连接有推板(47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140)包括第一u形架(141),所述第一u形架(141)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气缸(142),所述第二气缸(142)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板(143)的相视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板(143)凹槽内设置有喷头(144),所述粘涂装置(200)的上侧连接有料泵(201),所述料泵(201)的输出端与两组喷头(144)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铸铁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加工用干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两组移动装置、粘涂装置、推送装置、干燥装置与放置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一线性导轨,所述第一线性导轨的下侧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一夹具,所述粘涂装置位于移动装置的下侧,所述推送装置位于移动装置的左侧,本发明方案通过设置右侧移动装置将模具送入放料箱内,通过设置左侧移动装置将模具移动至推送装置,通过设置推送装置便于对模具进行转运,提高本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通过设置干燥装置可以对模具进行干燥的同时,进行上下料工作,进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本装置使用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红,周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恒瑞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