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气体吹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在冶金熔液的容器上的气体吹洗装置,它有一块装在容器的空心砖中的气体吹洗砖,在容器外面设一个紧固装置,一个夹持装置可以与此紧固装置固紧,在其工作位置下,夹持装置紧压在气体吹洗砖上。
这种装置在商品说明书“DIDIER,气体吹洗系统,使用说明,84年3月,第5至7页”中有介绍。紧固和夹持装置制成卡口式连接。卡口式连接装置通过盖板将气体吹洗砖夹持在空心砖中。夹持装置对于气体吹洗砖在空心砖中的定心不起作用。为了将气体吹洗砖从空心砖中拆出,提出了一个与紧固和夹持装置分开的拔出装置。在打开卡口式连接后,将它装在气体吹洗砖的气体连接管上。在EPO137961B1中介绍了一种气体吹洗砖拔出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气体吹洗装置,用它可将气体吹洗砖定心地置入空心砖中、定心地夹持在空心砖中,以及可以将气体吹洗砖从空心砖中拆出。
按本发明,在一种上述类型的气体吹洗装置中,达到所述目的采取的措施是,使气体吹洗砖定心地夹持在夹持装置中;可通过拔出机构将此夹持装置与紧固装置分解开,此时,夹持装置带着气体吹洗砖,从工作位置进入其处于空心砖之外的维修位置。
在此装置中,综合了闭锁、定心和拔出这几种作用。因此,气体吹洗砖的装入和拆出得到了简化。这种简化同时还使维修工作变的更容易和快捷。
在本发明的其它设计中,夹持装置有一个封盖,它密封地贴靠在气体吹洗砖上,并在它上面设置将气体输入气体吹洗砖中的气体连接管。因此,气体的输入也结合在此装置中。与现有技术不同,气体连接管并不与气体吹洗砖连接,它是与夹持装置固定连接的。在工作中,封盖承担了设在气体吹洗砖中的分气室的密封任务。因此,简化了气体吹洗砖的薄板外罩,或可以完全取消。
在维修位置,只需将气体吹洗砖从封盖上取下,并用一个气体吹洗砖来替换。气体吹洗连接管和气体吹洗砖分气室的复盖装置,亦即封盖,作为夹持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可以再次使用的,并不需要与气体吹洗砖一起更换。
本发明有优点的设计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中给出。附图表示
图1气体吹洗装置沿图2Ⅰ-Ⅰ线的剖面,图2图1中箭头Ⅱ方向的视图,图3气体吹洗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图4图3中箭头Ⅳ方向的气体吹洗装置视图,图5气体吹洗装置的第三种实施例,以及图6按图3或图5的气体吹洗装置局部视图,它带有一个替代气体吹洗砖而装入的仿形胎。
冶金熔液容器有底部1。在图1、3和5中表示的容器处于其翻转后的位置,此时,底部1中置有空心砖2。空心砖中装有一块锥形的气体吹洗砖3,气体吹洗砖包括一个不透气的耐火外部4和一个透气的耐火内部5。在外部4中制有圆柱形分气室6,分气室朝内部5和向外均是敞开的。
气体吹洗砖3定心地固定在一个夹持装置7中。夹持装置有一个封盖8,封盖中装有密封圈9。密封圈9贴靠在气体吹洗砖3的端面10上。封盖8的凸起11插入分气室6中。也可以采用密封套筒来替代端面密封圈9,此密封套筒置入分气室6中,并通过插入凸起11使套筒受挤压而密封。
图1至4结构形式中,封盖8上设有气体连接管12,它穿过凸起11通至分气室6中。
夹持装置7可拆卸地安装在紧固装置13上,紧固装置13则设在底部1外面。
在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紧固装置13有四个销子14至17(见图2)。此外,在它们的近旁均制有止挡18,图1中只能看见其中之一。
销子14至17均设有插入楔20的尺寸相同的横槽19。在工作状态下,楔20插入两个销子16、17的横槽19中。若要拆除夹持装置7,则应从销子16、17的横槽19中取出楔20。
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的夹持装置7具有一根横梁21,在横梁21上固定有封盖8。横梁21上设两个手柄22。横梁21的两端制有孔23,横梁通过这些孔套在销子16、17上。
夹持装置7中还有一个定心环24,它围绕着气体吹洗砖3,并设有通过定位面25,定位面的锥度与气体吹洗砖3的锥度相同。图中所示的气体吹洗砖3没有薄板外罩。但为了改善对于从定位面25施加于气体吹洗砖3上的力的承受状况,可以至少在定位面25所在区的气体吹洗砖3上设薄板外罩。
定心环24外面制有与止挡18配合工作的支承块26。在定心环24上焊接制有孔27的连接耳片28,定心环24通过它套在销子14、15上。在定心环24上也固定有手柄29。
图1和2所示装置的工作方式大致入下图1和图2中之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楔20插入销子16、17的横槽19中。因此封盖8通过横梁21紧压在气体吹洗砖3的端面10上。并使气体吹洗砖支承在定位面25上,此时,定心环24通过其支承块26紧靠在紧固装置13的止挡18上。吹洗用气体可通过气体连接管12导入气体吹洗砖中。
若要将夹持装置7置于其维修位置,则应将楔20从销子16、17的横槽19中取出。现在便可利用手柄22将横梁21连同封盖8一起从销子16、17上拔出。然后,将楔20捶入销子14、15的横槽19中。这时,定心环24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于是定心环24通过其定位面25,将气体吹洗砖3从空心砖2中拔出。损耗了的气体吹洗砖3便可从定心环24中拆下。然后,装上新的气体吹洗砖3。定心环24的定位面25可保持气体吹洗砖定心。定心环24通过其连接耳片28重新套在销子14、15上。此时,气体吹洗砖3定心地插入空心砖2中。因此,涂覆在气体吹洗砖外面的灰泥层不会脱落。在此之后或已在此以前将封盖8装在气体吹洗砖3的端面10上了,并将横梁套在销子16、17上。最后,将楔20重新捶入销子16、17的横槽19中。
通过一个未在图中进一步表示的横向连接装置,可将横梁21和定心环24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可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
按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紧固装置13有两个销子30、31,每一个销子30、31设两个装楔34的横槽32、33。此外,紧固装置13在支架36上设有一根轴35和设有一个止挡37。
图3和图4中的夹持装置7有摇杆38,摇杆可回转地支承在处于其一端地轴35上。在摇杆38的另一端上固定有“U”形型材39,销子30和31装在它的里面(见图4)。在摇杆38上固定着手柄40和止挡37的配合件41。
在摇杆38上可回转地支承着一个管状的导向体42,导向体42上固定着封盖8。封盖8的凸起11使气体吹洗砖3定心地装在封盖8上。用螺钉43将气体吹洗砖3可分解地固定在封盖8上。
除摇杆38以外导向体42上连接着杠杆44,杠杆44可回转地支承在紧固装置13的另一个支架45上。杠杆44、38配置成,当它们回转时,首先使气体吹洗砖3基本上与空心砖孔平面垂直地从空心砖2中拔出,接着沿一个弧形轨迹大约回转90°而处于其维修位置。在图3中用虚线表示了气体吹洗砖3的维修位置。
其工作方式大体如在工作状态,楔34捶入横槽32中。因此,定心地固定在封盖8上的气体吹洗砖3,被定心地夹持在空心砖2中。
气体吹洗砖3被损耗后,将楔34从横槽32中取出,并捶入横槽33中。于是便可将气体吹洗砖3从空心砖2中拆出。
借助于手柄40取下夹持装置7。此时,首先垂直于空心砖孔平面,沿基本上为直线的轨迹,移动气体吹洗砖3,所以气体吹洗砖3在空心砖中不会受到碰撞。继续拉动手柄40,使气体吹洗砖沿弧形轨迹回转到维修位置,在这一位置,摇杆38的配合件停靠在止挡37上。现在可以自由地接近气体吹洗砖,并可在封盖8上加以更换。
然后,借助于夹持装置7,将装有新气体吹洗砖3的封盖8,重新回转到其工作位置。最后,将楔34捶入横槽32中,所以气体吹洗砖3被定心地夹持在空心砖2中。
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回转装置与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相似。但气体吹洗砖3不是用螺钉而是用定心环46夹持在封盖8上的。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定心环24不同,定心环46本身不能固定在紧固装置13上。此定心环46上设有凸缘47,它围绕着封盖8。凸缘47和封盖8设计成卡口式连接装置,所以通过绕气体吹洗砖3的纵轴线转动定心环46,可使定心环46与封盖8互相紧固,此时,定心环46的定位面25,在气体吹洗砖3的锥形外表面上,定心地固持着气体吹洗砖3,并将气体吹洗砖3的在封盖8上。
图5的实施例中,采用了市场出售的气体吹洗砖3。它有一个薄板外罩48和一根固定在它里面的气体吹洗管49。气体吹洗管49穿过导向体42。这里省去了封盖8和气体吹洗砖3之间的密封装置。但是,在图5的结构形式中,也可以采用与图1和3实施例中所示相同的气体吹洗砖。这时,在导向体42的盖57上制有气体连接管12(见图6),当采用图5所示的气体吹洗砖3时盖57打开,当采用按图1、3的气体吹洗砖3时则此盖封闭。
若如上面提到过的那样,气体吹洗砖3至少在其端面10周围的区域内设局部薄板外罩,则此局部薄板外罩可设计成使之承担定心环24或定心环46的功能。
在图6所示的装置中,为了间化图面,连接在导向体42上的摇杆38和杠杆44均未表示。导向体42的支承情况与图3和5中所表示的相同。在按图6的使用情况下,封盖8上用螺钉52可拆卸地固定仿形胎51的底部50。封盖8通过其凸起11定心地插入底部50中。仿形胎51的外部轮廓与要装入空心砖2中的气体吹洗砖3的外部轮廓相同。
在仿形胎51的导向衬套54中,可移动和可转动地支承着一根材料输入管55。材料输入管55的一端有一个喷头56。在背离封盖8的导向体42一端装有一个可回转的盖57,在盖57上固定有气体连接管12。当装入材料输入管55时,盖57打开,当气体吹洗砖3固定在封盖8上时将它关闭。
材料输入管55伸入盖57之外,在那里与材料输入装置相连。
为了使仿形胎51与容器内部隔开,在材料输入管55上固定一个带套环59的盖板58。
图6所示装置的工作方式大致入下若在长期工作后,不仅气体吹洗砖3,而且在气体吹洗砖3周围的空心砖2也被损耗时,则应在封盖8上装新气体吹洗砖之前,首先要在仿形胎51中固定材料输入管55,并借助于夹持装置7,按上面所介绍的方式,将仿形胎51装入空心砖2中。这时可将修补材料输入材料输入管55中,在仿形胎51的周围借助于喷头56将材料喷在空心砖2的损耗区中。为改善修补材料的分布情况,必要时向喷头56输入压缩空气。通过材料输入管55的移动和转动,可以控制修补材料的分布。修补材料硬化后,借助于夹持装置7,尤其是封盖8,将带有材料输入管55和喷头56的仿形胎51,从空心砖2中拔出。因此,此空心砖2修补成能与后面要安装的与封盖8相连接的气体吹洗砖3相匹配,并将气体吹洗砖3同心地夹持在空心砖2中。
一个与仿形胎51相应,并因而与气体吹洗砖3的外部轮廓相同的仿形胎,不仅能目标明确地修补损耗了的空心砖2,而且还可以在制造容器的炉衬时,用来位置准确地放置空心砖。在这种情况下,固定一个仿形胎51(不装材料输入管55),并回转入容器中。然后,在此仿形胎51上装上空心砖2。因此保证底部的紧固装置准确定向地安置。此种仿形胎设计成消耗的仿形胎,它可以不必再度使用。
总之,采用所介绍的装置,可以定心地安装空心砖,在空心砖中定心地置入气体吹洗砖,以及定心地修补空心砖。
权利要求
1.在冶金熔液容器上的气体吹洗装置,有一块装在容器空心砖中的气体吹洗砖,在容器外面设有一个紧固装置,一个夹持装置可与此紧固装置固紧,在其工作位置下,夹持装置紧压在气体吹洗砖上,其特征为气体吹洗砖(3)定心地固持在此夹持装置(7)中;通过拔出机构(20、34),可将夹持装置(7)与紧固装置(13)分解开,此时,夹持装置(7)带着气体吹洗砖(3),从工作位置进入其在空心砖(2)之外的维修位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夹持装置(7)有一个封盖(8),它密封地贴靠在气体吹洗砖(3)上,并在它上面设置将气体输入气体吹洗砖(3)中的气体连接管(12)。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紧固装置(13)有销子(14至17;30,31),在销子(14至17;30,31)处,用捶入横槽(19;32)中的楔(20;34),将夹持装置(7)锁定在其工作位置。
4.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拔出机构由可捶入紧固装置(13)的销子(14,15;30,31)横槽(19;33)中的楔(20,34)构成,它们紧压在夹持装置(7)上。
5.按照权利要求3和4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用于锁紧和拔出的楔(20;34)是相同的。
6.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封盖(8)通过凸起(11)插入气体吹洗砖(3)的分气室中。
7.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在封盖(8)上设有一个密封圈(9),它贴靠在气体吹洗砖(3)的端面(10)上。
8.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在封盖(8)之外,夹持装置(7)有一个定心环(24,46),它有一个与气体吹洗砖(3)的锥度相匹配,并围绕着气体吹洗砖(3)的定位面(25);借助于定心环(24),可拔出气体吹洗砖(3)。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定心环(46)与封盖(8)可分解地连接。
10.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气体吹洗砖(3)至少在朝封盖(8)的那个端面(10)周围的锥形区内设薄板外罩(48);薄板外罩(48)可与封盖(8)相连接。
11.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定心环(24)套在紧固装置(13)的销子(14、15)上,并停靠在止挡(18)上。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封盖(8)将气体吹洗砖(3)压靠在定心环(24)的定位面(25)上。
1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夹持装置(7)有一个支承在紧固装置(13)上的摇杆机构(38、42、44),气体吹洗砖(3)可通过它装入空心砖(2)中,或从空心砖(2)中拔出,此时,封盖(8)可与气体吹洗砖(3)一起回转到维修位置。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摇杆机构(38、42、44)具有一种运动学关系,在拔出时,首先使气体吹洗砖(3)基本上与空心砖孔垂直的向外移动,接着再沿弧形轨迹回转到维修位置。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沿弧形轨迹转到摇杆机构(38、42、44)维修位置的运动以止挡(37)为届。
16.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气体吹洗装置,其特征为设置一个仿形胎(51),它可拆卸的定心固定在夹持装置(7)上,并具有气体吹洗砖(3)的外部轮廓。
全文摘要
在冶金熔液容器上的气体吹洗装置中,一块气体吹洗砖装在容器的空心砖中。在容器外面设有紧固装置,气体吹洗砖的夹持装置可与紧固装置固紧。气体吹洗砖的装和拆应加以简化。为此,将气体吹洗砖固持在夹持装置中。可通过拔出机构将夹持装置与紧固装置分解开,此时夹持装置带着气体吹洗砖一起,从处于空心砖中的工作位置,进入处于空心砖之外的维修位置。
文档编号B22D41/42GK1041617SQ89107559
公开日1990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198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日
发明者翰斯·罗斯福斯, 雷姆德·布鲁克纳, 彼得·凯特根, 约瑟夫·希格, 曼弗里德·温克尔曼, 赫伯特·麦茨格 申请人:迪迪尔工厂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