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溢流槽压铸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814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溢流槽压铸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应用于压力铸造中(简称压铸),实现压铸零件成形过程的一种工艺方法,全称《无溢流槽压铸技术》。
现行的压铸技术,由于所依据的技术理论存在误区,所以必须设计溢流槽,并且规定溢流槽的总容积不能少于铸件体积的208,(见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压铸模具设计手册83至88页,统一书号15033.4780)。
本发明是采用半充满度压铸法,将液态金属填充型腔的流态痕迹保留下来,经过观察分析和实际应用后证明液态金属射入模具型腔后,以受冲击的壁面为”导流器”,由于型壁的冷却和磨擦,贴壁层立即结壳,后续的流体从壳层上滑过,并且具备能量直射到底边(即不能继续前进处),便在此处形成涡流填满此段型腔,进而形成扩散和堆积形返回填充。返回填充时,射流的能量消失在半凝性合金液中,(见94年全国铝合金熔铸技术及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98页,《压铸充型流态初探)》,王帮华执笔)。由此可见,在设计压铸模具时,考虑控制液态金属的流向、填充顺序、排出气体的位置和方案十分重要,而过多的溢流成为不必要,因此可将溢流槽略去。从而减轻了模具重量,减少了模具制造费用,节约了压铸合金十分之一(按最低量计),消除了因设溢流槽的误区造成的缺肉、冷隔,气孔、疏松等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保证了新模具投产一次成功。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压力铸造中,实现压铸零件成形过程的工艺方法,全称《无溢流槽压铸技术》,其特征是设计压铸模具时不设流溢槽。现行的压铸技术所依据的技术理论,在设计压铸模具时必须设计溢流槽,本发明经准确论证应用后,确认设计压铸模具时,重点考虑控制液态金属的流向、填充顺序、排出气体的位置和方案,与溢流槽无关,不设溢流槽。
2.压铸又称液锻、挤压(只指压铸液态金属),溢流槽又名集渣槽,集渣包、排渣槽、排渣包等,其作用原理相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应用于压力铸造中实现压铸零件成形过程的一种工艺方法,全称《无溢流槽压铸技术》。本发明是采用半充满度压铸法,将液态金属填充型腔的流态痕迹保留下来,经过观察分析和实际应用后确认;在设计压铸模具时,考虑控制液态金属的流向、填充顺序、排出气体的位置和方案十分重要,而过多的溢流成为不必要,因此不设溢流槽。从而减少了模具制造费用,节约了压铸合金十分之一,消除了因设溢流槽的误区而造成的铸造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保证了新模具投产一次成功。
文档编号B22D17/00GK1222421SQ9710119
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0日
发明者王帮华 申请人:湖北省华阳企业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