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动炉自动接炉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合金冶炼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倾动炉自动接炉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合金的冶炼铸造生产过程中,要将熔化好的组成成分合格的合金液从倾动炉里倾倒入流槽,再流到铸造机中铸造成型为合金铸锭产品。
[0003]在现有生产线中,一个20吨的熔炼炉给两个10吨的倾动炉提供熔化好的合金液,而这两个倾动炉交替给铸造机供流,这样就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生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一个倾动炉中的原料用完需要另一个倾动炉接炉时,由于原有流槽上没有相应的截流措施进行配合,非常容易出现金属液回流或者接流没有接上的问题,对整个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并且,原有流槽上也没有相应的放流措施,接炉完毕后流槽内会残余的过多金属液,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倾动炉自动接炉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倾动炉接炉时易出现金属液回流或者接流没有接上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倾动炉自动接炉系统,应用于连通铸造机与两个倾动炉的流槽上,所述流槽包括主流槽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流槽连通的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所述第一分流槽和所述第二分流槽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倾动炉,所述第一分流槽和所述第二分流槽上分别设有用于阻隔金属液的截流装置,所述截流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流槽和所述第二分流槽与所述主流槽连通前的位置处,所述截流装置通过外部的操作台进行控制。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截流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连接有升降气缸,并可随所述升降气缸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升降气缸由所述操作台控制。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分流槽和所述第二分流槽上还分别设有放流装置,所述放流装置设置在所述截流装置和所述倾动炉之间的位置处,所述放流装置也通过所述操作台进行控制。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放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流槽或所述第二分流槽上的放流孔,所述放流孔处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连接有伸缩气缸,并可随所述伸缩气缸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伸缩气缸由所述操作台控制;所述放流装置还包括渣箱,所述渣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流槽或所述第二分流槽的外侧,用于收集从所述放流孔处流出的金属液。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倾动炉自动接炉系统,通过在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上分别设置截流装置,并通过这两个截流装置的相互配合,有效解决了倾动炉接炉时易出现金属液回流或者接流没有接上的问题,从而实现连续不间断生产。此外,还通过在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上分别设置放流装置,可以使接炉完毕后流槽内残余的金属液从流槽中流出,便于对流槽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倾动炉自动接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倾动炉自动接炉系统中截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倾动炉自动接炉系统中放流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第一倾动炉,2、第二倾动炉,3、第一分流槽,4、第二分流槽,5、主流槽,6、挡板,7、升降气缸,8、放流孔,9、堵头,10、伸缩气缸,11、渣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倾动炉自动接炉系统,应用于连通铸造机与两个倾动炉的流槽上,从倾动炉中倾倒出的金属液通过该流槽连续地流入到铸造机中。
[0017]参照图1所示,具体地,该流槽包括主流槽5以及分别与主流槽5连通的第一分流槽3和第二分流槽4,第一分流槽3和第二分流槽4分别连接至两个倾动炉,主流槽5连接至浇铸机。本实施例中,这两个倾动炉分别为第一倾动炉I和第二倾动炉2,其中第一分流槽连3接至第一倾动炉I,第二分流槽4连接至第二倾动炉2。
[0018]第一分流槽3和第二分流槽4上分别设有用于阻隔金属液的截流装置,其中截流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分流槽3和第二分流槽4与主流槽5连通前的位置处,截流装置通过外部的操作台进行控制。
[0019]具体地,进一步参照图2所示,截流装置包括一个挡板6,挡板6的形状和尺寸与相应的第一分流槽3或第二分流槽4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以使该挡板6可以完全阻隔第一分流槽3或第二分流槽4中的金属液。挡板6连接有升降气缸7,并可随升降气缸7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挡板6随升降气缸7降下后即可阻隔第一分流槽3或第二分流槽4中的金属液,挡板6随升降气缸7升起后又可使第一分流槽3或第二分流槽4中的金属液通过。具体地,升降气缸7由外部的操作台控制。
[0020]另外,第一分流槽3和第二分流槽4上还分别设有放流装置,其中放流装置设置在截流装置和第一倾动炉I或第二倾动炉2之间的位置处,放流装置也通过操作台进行控制。具体地,放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分流槽3或第二分流槽4上的放流孔8,放流孔8的具体位置参照图3所示。放流孔8处设置有堵头9,一般情况下需要用堵头9将放流孔8堵住,防止金属液从放流孔8处流出。堵头9还连接有伸缩气缸10,并可随伸缩气缸10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堵头9随伸缩气缸10伸出时即可将放流孔8堵住,堵头9随伸缩气缸10收缩时又可将放流孔8打开。放流装置还包括渣箱11,其中渣箱11分别设置在第一分流槽3或第二分流槽4的外侦U,用于收集从放流孔8处流出的金属液。具体地,伸缩气缸10也由外部的操作台控制。
[0021]操作台上只留有一个用于在第一倾动炉I和第二倾动炉2之间来回切换的按钮,操作人员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安全系数也大大提高。
[0022]使用时,假设当前状态为第一倾动炉I正常供流状态,此时第一分流槽3上的挡板6随升降气缸7升起,堵头9随伸缩气缸10伸出将放流孔8堵住,从而第一倾动炉I中倾倒出的金属液可以从第一分流槽3流入到主流槽5中,进一步流入到铸造机中。当第一倾动炉I中的金属液即将倾倒完时,需要切换到第二倾动炉2来供流。第二倾动炉2起炉,此时第二分流槽4上的挡板6随升降气缸7下降,堵头9随伸缩气缸10伸出将放流孔8堵住。待第二倾动炉2倾倒出的金属液的液位上升到正常状态时,第一分流槽3上的挡板6随升降气缸7降下使得第一分流槽3中的金属液不再流入主流槽5中,同时第一倾动炉I回炉,并且第一分流槽3上的堵头9随伸缩气缸10收缩将放流孔8打开,第一分流槽中3残余的金属液从放流孔8流入到渣箱11内。在第一分流槽3上的挡板6降下后,第二分流槽4上的挡板6随即升起,从而第二倾动炉2中倾倒出的金属液可以从第二分流槽4流入到主流槽5中,进一步流入到铸造机中。当第二倾动炉2中的金属液倾倒完时,再切换到第一倾动炉I来供流,如此反复,从而实现连续不间断生产。
[0023]这样,通过第一分流槽3和第二分流槽4上的截流装置相互配合,有效解决了两个倾动炉接炉时易出现金属液回流或者接流没有接上的问题,从而实现连续不间断生产。此夕卜,还通过第一分流槽3和第二分流槽4上的放流装置,可以使接炉完毕后第一分流槽3和第二分流槽4内残余的金属液流出到渣箱中,便于对流槽进行清理。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倾动炉自动接炉系统,应用于连通铸造机与两个倾动炉的流槽上,所述流槽包括主流槽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流槽连通的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所述第一分流槽和所述第二分流槽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倾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槽和所述第二分流槽上分别设有用于阻隔金属液的截流装置,所述截流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流槽和所述第二分流槽与所述主流槽连通前的位置处,所述截流装置通过外部的操作台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连接有升降气缸,并可随所述升降气缸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升降气缸由所述操作台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槽和所述第二分流槽上还分别设有放流装置,所述放流装置设置在所述截流装置和所述倾动炉之间的位置处,所述放流装置也通过所述操作台进行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流槽或所述第二分流槽上的放流孔,所述放流孔处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连接有伸缩气缸,并可随所述伸缩气缸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伸缩气缸由所述操作台控制;所述放流装置还包括渣箱,所述渣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流槽或所述第二分流槽的外侧,用于收集从所述放流孔处流出的金属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倾动炉自动接炉系统,应用于连通铸造机与两个倾动炉的流槽上,流槽包括主流槽以及分别与主流槽连通的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上分别设有用于阻隔金属液的截流装置,截流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与主流槽连通前的位置处,截流装置通过外部的操作台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上分别设置截流装置,并相互配合,有效解决了倾动炉接炉时易出现金属液回流或者接流没有接上的问题。此外,在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上分别设置放流装置,可以使接炉完毕后流槽内残余的金属液从流槽中流出,便于对流槽进行清理。
【IPC分类】B22D35/00
【公开号】CN205254093
【申请号】CN201521130814
【发明人】李建华, 高翔
【申请人】西安融达铝合金线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