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生产控释肥的包衣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控释肥的包衣装置,包括鼓风机、加热器、喷流塔、导管、溶解槽、压力泵、冷却回收器和包覆液管,所述风机、加热器、喷流塔和冷却回收器依次连接,所述导管位于喷流塔内,包覆液管的一端与溶解槽相通,另一端通过压力泵,并进入喷流塔内,其开口向上形成下喷嘴,所述导管呈喇叭形,喇叭形的导管上端开口大,下端的开口与下喷嘴相对应,下喷嘴喷出的包覆液就会反复在肥料的表面进行包覆,高压热风也能对被包覆的肥料进行持续的干燥,因此得到的控释肥,包膜均匀,干燥均匀,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生产控释肥的包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肥生产【技术领域】,涉及控释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控释肥的包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但普通化肥的利用率低,有效成分的流失既造成资源浪费,又严重污染环境。控释肥是目前农、林、牧、渔生产中应用的必然趋势。包膜控释肥是以颗粒化肥为核心,表面涂覆一层低水溶性的无机物质或有机聚合物,改变化肥养分的溶出性,延长或控制肥料养分的释放,使土壤养分的供应与作物需肥要求协调的新型肥料剂型。由于控释肥料的生产成本较高,国内外一般应用在草坪、花丼等经济价值高的植物或作物上。我国包膜控释肥的生产大多处于小试阶段,采用的喷动流化床基本都是小型设备,加料卸料都是人工间歇操作,周期长。导致设备利用率低,产量小,单位能耗高,大大增加了包膜控释肥的成本,而且包膜不均匀,效果差。
[0003]另有中国专利号为:201220746669.1,公告日为2013.6.19,公开了一种包衣装置,包括鼓风机、加热器、喷流塔、导管、溶解槽、压力泵、包覆液管和冷却回收器,鼓风机、加热器、喷流塔和冷却回收器依次连接,从溶解槽中伸出的包覆液管在经过压力泵之后开口于喷流塔内,包覆液管在喷流塔内的开口为喷嘴,其特征在于,加热器与喷流塔之间还设置有风门一,喷流塔与冷却回收器之间还设置有风门二,加热器通过连接管和与冷却回收器连接,连接管的一端开口于加热器和风门一之间,连接管的另一端开口于风门二和冷却回收器之间。是在现有包衣装置的基础上增设风门和连接管,将包衣装置分为两个区域,从而能够在鼓风机工作状态下反复连续地循环进行包衣-卸下成品-包衣的操作,避免了鼓风机的频繁启动和停机,极大地降低了能耗并显著减少了对于鼓风机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在需要卸下成品或加包衣原料时,可以通过风门的开闭使得包衣和出口区域瞬时处于无风或满风的状态,大大节约了操作时间,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在卸下成品的同时,高压热风还可以继续烘干回收区域的残留溶剂,提高了溶剂的回收效率。但是由于包覆液仅从下面的喷嘴向上喷,颗粒状的肥料上包膜不均,影响后期肥料的控释放,由于导管采用直导管,肥料被吹起落下时会有大部分被吹落在导管之外,影响肥料表面的包覆效果,同时该装置自动化程度低,投入的人工成本较高,影响生产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控释肥的包衣装置,该包衣装置能对被包覆液包覆的肥料在导管内循环反复运动中,不会掉到导管之外,肥料表面的包覆更均匀,而且整个生产过程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生产控释肥的包衣装置,包括鼓风机、加热器、喷流塔、导管、溶解槽、压力泵、冷却回收器和包覆液管,所述风机、加热器、喷流塔和冷却回收器依次连接,所述导管位于喷流塔内,包覆液管的一端与溶解槽相通,另一端通过压力泵,并进入喷流塔内,其开口向上形成下喷嘴,所述加热器通过热风连接管与冷却回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呈喇叭形,喇叭形的导管上端开口大,下端的开口与下喷嘴相对应。
[0007]所述的导管,其上端开口向外翻折,边缘与喷流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5-10mm。
[0008]所述加热器与喷流塔之间的热风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一,喷流塔与冷却回收器之间的热风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二,所述热风连接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三,所述热风连接管的一端开口于加热器与自动控制阀一之间,热风连接管的另一端开口于自动控制阀二与冷却回收器之间。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0]1、本实用新型中将导管设置成喇叭形,即导管上端的开口大、下端开口小,鼓风机吹入的高压热风将被包覆液包覆的肥料向上托起时,由于上端开口大,呈喇叭形,肥料下落时就能落入喇叭形的导管中,下喷嘴喷出的包覆液就会反复在肥料的表面进行包覆,高压热风也能对被包覆的肥料进行持续的干燥,因此得到的控释肥,包膜均匀,干燥均匀,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1]2、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其上端开口向外翻折,边缘与喷流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5-10mm,既能保证导管的高压热风的流速,也能防止肥料落入导管与喷流塔之间,进一步防止肥料包膜不均,干燥不均的现象。
[0012]3、本实用新型的热风中采用自动控制阀,各个控制阀通过DCS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化,提尚生广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1、鼓风机,2、加热器,3、喷流塔,4、入料口,5、导管,6、溶解槽,7、压力泵,8、下喷嘴,9、冷却回收器,10、下料口,11、自动控制阀一,12、自动控制阀二,13、热风连接管,14、自动控制阀三,15、包覆液管,16、包覆液连接管,17、自动控制阀四,18、上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一种生产控释肥的包衣装置,包括鼓风机1、加热器2、喷流塔3、导管5、溶解槽6、压力泵7、冷却回收器9和包覆液管15,风机1、加热器2、喷流塔3和冷却回收器9依次连接,导管5位于喷流塔3内,且竖直的放置在喷流塔3内,包覆液管15的一端与溶解槽6相通,另一端通过压力泵7,并进入喷流塔3内,包覆液管15开口在喷流塔3内向上形成下喷嘴8,所述加热器2通过热风连接管13与冷却回收器9连接,所述导管5呈喇叭形,喇叭形的导管5上端开口大,下端的开口与下喷嘴相对应。即所述的导管5,其上端开口向外翻折,边缘与喷流塔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5-10mm。
[0021]进一步的,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加热器2与喷流塔3之间的热风管(未标示)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一 11,喷流塔3与冷却回收器9之间的热风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二 12,所述热风连接管13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三14,所述热风连接管13的一端开口于加热器2与自动控制阀一 11之间,热风连接管13的另一端开口于自动控制阀二 12与冷却回收器9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各个自动控制阀通过DCS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0022]控释肥的包衣过程如下:鼓风机I将高压热风吹入喷流塔3内的导管5,肥料经喷流塔3的入料口 4进入喷流塔3内,包覆液通过压力泵经下喷嘴喷出并包覆进入的肥料;被包覆的肥料同时被高压热风向上吹起穿过导管5,上下反复,由于导管5呈喇叭形,落下的肥料再次被包覆液包覆,再次被高压热风托起,被包覆的肥料在高压热风的作用逐渐干燥,在肥料表面形成包膜,因此提高了包膜的均匀度,干燥的均匀度;溶剂通过冷却回收器9回收,并可送至溶解槽6内循环使用,达到设定包衣量后,自动控制装置会自动关闭自动控制阀11与自动控制阀12,并打开自动控制阀14,不需关闭鼓风机1,提高了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2所示,一种连续生产控释肥的包衣装置,包括鼓风机1、加热器2、喷流塔3、导管5、溶解槽6、压力泵7、冷却回收器9和包覆液管15,风机1、加热器2、喷流塔3和冷却回收器9依次连接,导管5位于喷流塔3内,且竖直的放置在喷流塔3内,包覆液管15的一端与溶解槽6相通,另一端通过压力泵7,并进入喷流塔3内,包覆液管15开口在喷流塔3内向上形成下喷嘴8,所述加热器2通过热风连接管13与冷却回收器9连接,还包括包覆液连接管16和上喷嘴18,所述上喷嘴18设置在喷流塔3内侧壁的中部,所述包覆液连接管16的一端与上喷嘴18连接(通过包覆液连接管16向上喷嘴18提供包覆液),包覆液连接管16的另一端与包覆液管15连接,连接处位于压力泵7与喷流塔3之间的包覆液管15上(压力泵7对包覆液的压力才能供给上喷嘴18 ),所述包覆液连接管16上设有自动控制阀四17,通过自动控制阀四17控制其开启的时间与开启量的大小。
[0025]进一步的为了使包覆肥料的效果均匀,无漏膜现象,上喷嘴18至少为两个(最好为3个),且均匀的分布在喷流塔3内侧壁的圆周上(即同一高度上)。且所述的上喷嘴18的喷口斜向下,且喷口与喷流塔的轴线成45度夹角。
[0026]进一步的,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加热器2与喷流塔3之间的热风管(未标示)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一 11,喷流塔3与冷却回收器9之间的热风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二 12,所述热风连接管13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三14,所述热风连接管13的一端开口于加热器2与自动控制阀一 11之间,热风连接管13的另一端开口于自动控制阀二 12与冷却回收器9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各个自动控制阀通过DCS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0027]控释肥的包衣过程如下:鼓风机I将高压热风吹入喷流塔3内的导管5,肥料经喷流塔3的入料口 4进入喷流塔3内,包覆液通过压力泵经下喷嘴喷出并包覆进入的肥料;被包覆的肥料同时被高压热风向上吹起穿过导管5,上下反复,由于导管5呈喇叭形,落下的肥料再次被包覆液包覆,再次被高压热风托起,被包覆的肥料在高压热风的作用逐渐干燥,在肥料表面形成包膜,因此提高了包膜的均匀度,干燥的均匀度;溶剂通过冷却回收器9回收,并可送至溶解槽6内循环使用,达到设定包衣量后,自动控制装置会自动关闭自动控制阀11与自动控制阀12,并打开自动控制阀14,不需关闭鼓风机1,提高了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8]实施例3
[0029]如图3所示,一种生产包膜控释肥的装置,包括鼓风机1、加热器2、喷流塔3、导管5、溶解槽6、压力泵7、冷却回收器9和包覆液管15,风机1、加热器2、喷流塔3和冷却回收器9依次连接,导管5位于喷流塔3内,且竖直的放置在喷流塔3内,包覆液管15的一端与溶解槽6相通,另一端通过压力泵7,并进入喷流塔3内,包覆液管15开口在喷流塔3内向上形成下喷嘴8,还包括包覆液连接管16和上喷嘴18,所述上喷嘴18设置在喷流塔3内侧壁的中部,所述包覆液连接管16的一端与上喷嘴18连接(通过包覆液连接管16向上喷嘴18提供包覆液),包覆液连接管16的另一端与包覆液管15连接,连接处位于压力泵7与喷流塔3之间的包覆液管15上(压力泵7对包覆液的压力才能供给上喷嘴18),所述包覆液连接管16上设有自动控制阀四17,通过自动控制阀四17控制其开启的时间与开启量的大小。所述导管5呈喇叭形,喇叭形的导管5上端开口大,下端的开口与下喷嘴相对应。即所述的导管5,其上端开口向外翻折,边缘与喷流塔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5-10mm。
[0030]进一步的为了使包覆肥料的效果均匀,无漏膜现象,上喷嘴18至少为两个(最好为3个),且均匀的分布在喷流塔3内侧壁的圆周上(即同一高度上)。且所述的上喷嘴18的喷口斜向下,且喷口与喷流塔的轴线成45度夹角。
[0031]实施例4
[0032]如图4所示,一种生产包膜控释肥的装置,包括鼓风机1、加热器2、喷流塔3、导管
5、溶解槽6、压力泵7、冷却回收器9和包覆液管15,风机1、加热器2、喷流塔3和冷却回收器9依次连接,导管5位于喷流塔3内,且竖直的放置在喷流塔3内,包覆液管15的一端与溶解槽6相通,另一端通过压力泵7,并进入喷流塔3内,包覆液管15开口在喷流塔3内向上形成下喷嘴8,所述加热器2通过热风连接管13与冷却回收器9连接,还包括包覆液连接管16和上喷嘴18,所述上喷嘴18设置在喷流塔3内侧壁的中部,所述包覆液连接管16的一端与上喷嘴18连接(通过包覆液连接管16向上喷嘴18提供包覆液),包覆液连接管16的另一端与包覆液管15连接,连接处位于压力泵7与喷流塔3之间的包覆液管15上(压力泵7对包覆液的压力才能供给上喷嘴18),所述包覆液连接管16上设有自动控制阀四17,通过自动控制阀四17控制其开启的时间与开启量的大小。所述导管5呈喇叭形,喇叭形的导管5上端开口大,下端的开口与下喷嘴相对应。即所述的导管5,其上端开口向外翻折,边缘与喷流塔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5-10_。
[0033]进一步的为了使包覆肥料的效果均匀,无漏膜现象,上喷嘴18至少为两个(最好为3个),且均匀的分布在喷流塔3内侧壁的圆周上(即同一高度上)。且所述的上喷嘴18的喷口斜向下,且喷口与喷流塔的轴线成45度夹角。
[0034]进一步的,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加热器2与喷流塔3之间的热风管(未标示)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一 11,喷流塔3与冷却回收器9之间的热风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二 12,所述热风连接管13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三14,所述热风连接管13的一端开口于加热器2与自动控制阀一 11之间,热风连接管13的另一端开口于自动控制阀二 12与冷却回收器9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各个自动控制阀通过DCS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0035]包衣过程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控释肥的包衣装置,包括鼓风机(1)、加热器(2)、喷流塔(3)、导管(5)、溶解槽出)、压力泵(7)、冷却回收器(9)和包覆液管(15),所述风机(1)、加热器(2)、喷流塔(3)和冷却回收器(9)依次连接,所述导管(5)位于喷流塔(3)内,包覆液管(15)的一端与溶解槽(6)相通,另一端通过压力泵(7),并进入喷流塔(3)内,其开口向上形成下喷嘴(8),所述加热器(2)通过热风连接管(13)与冷却回收器(9)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5)呈喇叭形,喇叭形的导管(5)上端开口大,下端的开口与下喷嘴(8)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控释肥的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5),其上端开口向外翻折,边缘与喷流塔⑶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5-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控释肥的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2)与喷流塔(3)之间的热风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一(11),喷流塔(3)与冷却回收器(9)之间的热风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二(12),所述热风连接管(13)上设有自动控制阀三(14),所述热风连接管(13)的一端开口于加热器⑵与自动控制阀一(11)之间,热风连接管(13)的另一端开口于自动控制阀二(12)与冷却回收器(9)之间。
【文档编号】C05G3-00GK204281636SQ201420741382
【发明者】周明贵, 周小薇 [申请人]四川好时吉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