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浓度约为50%的过氧化氢方法

文档序号:346377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备浓度约为50%的过氧化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浓度约为 50%的过氧化氢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制备浓度为50%的过氧化氢一般通过二次蒸发,而且在精馏塔的回流 液中添加纯水。传统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复杂繁琐,耗时耗力,而且需要相对 较多的设备,占用更多的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更多的消耗和不稳定的因 素,同时产能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浓度为27. 5%的过氧化氢制备 浓度约为50%的过氧化氢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 种制备过氧化氢方法,它包括将浓度为27. 5%、流量为1. 2 m3 1. 6 m7h的过 氧化氢置入蒸发器中加热气化,并在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过氧化 氢蒸气进入精馏塔,同时在精馏塔的回流液中添加流量为0. 05 m3 0. 1 mVh的 纯水,在添加纯水的同时滴加浓度为5 10%、流量为0. 3 m3 0. 6m7h的过氧 化氢。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进一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解决过 氧化氢的浓度为5%、流量为0. 5m7h;过氧化氢的浓度为10%、流量为0. 4m7h; 过氧化氢的浓度为7. 5%、流量为0. 45m7h。本发明优先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的浓度为27.5%的过氧化氢。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精馏塔的 回流液中滴加浓度为5 10%、流量为0.3 m3 0.6m3/h的过氧化氢,可在短时 间内大幅度的提高产量,在不影响质量和不增加生产设备的情况下,增产比例 达35%左右,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因为精馏塔内是 有温度级差的,塔底温度最高,越往塔顶温度越低,而温度是与过氧化氢的浓 度成正比的,所以在塔底是50%的过氧化氢,塔顶理论上是纯水,因此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往回流液中滴加低浓度的过氧化氢,塔底的浓度为50%的过氧化 氢的量必然增加,所以可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提高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浓度为27.5%、流量为1.2 mVh的过氧化氢置入蒸发器中加 热气化、并在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过氧化氢蒸气进入精馏塔 中精馏并在精馏塔的回流液中添加流量为0. lm7h纯水的同时滴加浓度为5%、 流量为0. 5mVh的过氧化氢,即可得到浓度约为50%的过氧化氢。
实施例2:取浓度为27. 5%、流量为1. 6m7h的过氧化氢置入蒸发器中加热 气化、并在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过氧化氢蒸气进入精馏塔中 精馏并在精馏塔的回流液中添加流量为0.05 mVh纯水的同时滴加浓度为10%、 流量为0. 4mVh的过氧化氢,即可得到浓度约为50%的过氧化氢。
实施例3:取浓度为27. 5%、流量为1. 4m7h的过氧化氢置入蒸发器中加热 气化、并在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过氧化氢蒸气进入精馏塔中 精馏并在精馏塔的回流液中添加流量为0. 08 m7h纯水的同时滴加浓度为7. 5%、 流量为0. 45m7h的过氧化氢,即可得到浓度约为50%的过氧化氢。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浓度约为50%的过氧化氢方法,它包括将浓度为27.5%、流量为1.2m3~1.6m3/h的过氧化氢置入蒸发器中加热气化,并在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过氧化氢蒸气进入精馏塔,同时在精馏塔的回流液中添加流量为0.05m3~0.1m3/h的纯水,其特征是在添加纯水的同时滴加浓度为5~10%、流量为0.3m3~0.6m3/h的过氧化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浓度约为50%的过氧化氢方法,其特征 是过氧化氢的浓度为5%、流量为0. 5m7h。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浓度约为50%的过氧化氢方法,其特征 是过氧化氢的浓度为10%、流量为0.4m7h。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浓度约为50%的过氧化氢方法,其特征 是过氧化氢的浓度为7.5。%、流量为0.45mVh。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浓度约为50%的过氧化氢方法。它包括将浓度为27.5%、流量为1.2m<sup>3</sup>~1.6m<sup>3</sup>/h的过氧化氢置入蒸发器中加热气化,并在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过氧化氢蒸气进入精馏塔,同时在精馏塔的回流液中添加流量为0.05m<sup>3</sup>~0.1m<sup>3</sup>/h的纯水,在添加纯水的同时滴加浓度为5~10%、流量为0.3m<sup>3</sup>~0.6m<sup>3</sup>/h的过氧化氢。本发明通过在精馏塔的回流液中滴加浓度为5~10%、流量为0.3m<sup>3</sup>~0.6m<sup>3</sup>/h的过氧化氢,可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提高产量,在不影响质量和不增加生产设备的情况下,增产比例达35%左右,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文档编号C01B15/017GK101318627SQ20071004169
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6日
发明者张庆华, 陈旭冬, 高金明, 煜 龚 申请人:上海远大过氧化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