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蒸氨流动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废水或污水的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从含氨废水中将氨汽浓縮 的蒸氨流动床。
背景技术:
在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中,CODcr、六价铬、氨氮、PH、悬浮物、色度和 BOD等都必须经过处理,处理后的出水必须达到国家综合废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废水中的CODcr、 pH、悬浮物、色度和BOD,在实施整 体工艺中有相应方法解决,可达到排放标准;并且对此工业废水中的六价络重金属也进行了 有效的分离处理,废水中所含重金属也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但生产废水中含有氨氮,如 果废水中的氨氮超标,同样不能排放。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氨氮,影响废水排放的问题,提供一种将工业生产废水中的液氨通过蒸馏,使其从废水中浓縮出来,并收集利用的蒸氨流动床。 本实用新型设有加热塔,加热塔为一双层结构的圆柱形筒体,夹层内装有绝热材料,筒体内部列布蒸汽 管,加热塔上部的蒸汽入口与安全阀的出口相接,安全阀的入口经蒸汽调节阀接入蒸汽,在 蒸汽调节阀与安全阀之间设蒸汽压力表,加热塔下部的污水入口与球阀的出口相接,球阀的 入口与离心水泵的出口相接;加热塔上部设含氨污水出口,加热塔下部设蒸汽出口,加热塔 底部设有排污口,用于加热塔内列管清洗时排污用,排污口接排污阀,加热塔顶部设可装卸 的顶盖,便于塔内维护;加热塔下侧设有排污口,用于塔体内的清洗及排污,排污口接蒸汽 水出口阀。蒸馏塔,蒸馏塔为一双层的圆柱形筒体,夹层内装有绝热材料,蒸馏塔内设置至少一层 筛板,蒸馏塔腰部的含氨污水入口与加热塔的含氨污水出口相接,蒸馏塔底部的蒸汽入口与 加热塔下部的蒸汽出口相接;蒸馏塔顶部设氨汽出口,蒸馏塔下部的蒸氮废水出口与离心水 泵的入水口相接,离心水泵的排水口经闸阀排水至循环水池,蒸馏塔的上部设蒸馏水回流口,
蒸馏塔的正面设有至少1处视窗,可供观察料液操作情况,蒸馏塔的正面设有温度表和真空 压力表,可以方便地观察塔内真空度与料液温度,蒸馏塔的背面设有人孔,供清洗内塔使用。 汽泡分离器,汽泡分离器为顶部呈泡罩式、下部呈锥尖状的筒体,汽泡分离器腰部的氨 汽入口与蒸馏塔的氨汽出口相接;汽泡分离器上部设氨汽出口,汽泡分离器底部的冷凝水回 流口与蒸馏塔的冷凝水回流口相接,在汽泡分离器的回流管中间低位处设排污阀。冷凝塔,冷凝塔为圆柱形筒体,内部列布流通氨汽的钢管,冷凝塔顶部的氨汽入口与汽 泡分离器的氨汽出口相接;冷凝塔顶部设氨汽出口,冷凝塔体上侧的冷却水入口经闸阀与冷 却水源(自来水源)相接,冷凝塔体下侧设冷却水出口,冷凝塔底部设有排污口,用于清洗 内塔之用,冷凝塔上侧设有冷却水溢流口,冷凝塔内冷却水超过液位则通过此溢流口直接排 出。冷凝塔的正面下方设有视窗。排水塔,排水塔为圆柱形筒体容器,排水塔体上侧的氨汽入口与冷凝器的氨汽出口相接, 排水塔体下侧的冷却水入口与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相接,中间设有调节球阀,用以调节水量, 排水塔顶部的真空接口与真空泵的吸入口相接,排水塔底部的排水口经排水阀接至循环水 池,排水塔内设一浮球液位开关,用以控制排水,使塔内保持一定的液位,真空泵经闸阀与 冷却水源连接,并接冷水排水阀,排水塔侧设有人孔,排水塔的正面下方设有视窗,用以观 察塔内水位,排水塔顶部开有备用口。加热塔内部列布的蒸汽管两端焊制封头,加热塔底部的蒸汽出口管可制作成双层,起隔 热保温作用。加热塔的塔体、塔内列管及进出口各管均用耐腐蚀不锈钢制作。蒸馏塔的顶部制作成泡罩式形状,以利在顶内表面形成馏滴。蒸馏塔的正面最好设有3 处视窗,可供观察料液操作情况。蒸馏塔塔体、塔内筛板及进出口各管均用耐腐蚀不锈钢制 作。汽泡分离器壳及与之接管均用耐腐蚀不锈钢制作。冷凝塔筒体内部列布流通氨汽的钢管两端焊制封头。冷凝塔塔体、塔内列管及进出口各 管均用耐腐蚀不锈钢制作。排水塔顶部设有备用口 ,排水塔塔体及进出口各管均用耐腐蚀不锈钢制作。本实用新型的整个工作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工业生产废水中的液氨通过蒸馏,使其从废 水中浓縮出来,并收集利用。从蒸馏塔底排出的废水含氨量小于0.1g/L,达到环保排放要 求。与传统使用的一体式蒸氨塔相比,由于采用分罐实现加热、蒸馏、冷凝等过程,使得氨 汽浓縮效果好;与采用吹脱方法从废水中分离氨汽相比,由于对废水实现了加热蒸馏,所以 氨气容易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处理废水的效果比较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联系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馏塔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中筛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泡分离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凝塔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冷凝塔中的A—A向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水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9,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设有加热塔1、蒸馏塔2、汽泡分离器3、冷凝塔4、 排水塔5、蒸汽调节阀6、蒸汽压力表7、安全阀8、离心水泵9、球阀10、排污阀11、蒸 汽出水阀12、温度计13、真空压力计表14、视窗15、排污阀16、离心水泵17、闸阀18、 排污阀19、调节球阀20、闸阀21、闸阀22、排水阀23、浮球液位开关24、检修口 25、真 空压力表26、人孔(检察口) 27、真空泵28、冷却水排出阀29和相应的管道。加热塔l是一双层结构的圆柱形筒体,夹层内装有绝热材料,以利隔热保温;内部列布 蒸汽管101,蒸汽管101两端焊制如图8所示的封头。加热塔1上部的蒸汽入口 102与安全 阀8的出口相接,安全阀8的入口经蒸汽调节阀6接入蒸汽,在蒸汽调节阀6与安全阀8之 间设蒸汽压力表7。加热塔l下部的的污水入口 103与球阀10的出口相接,球阀10的入口 与离心水泵9的出口相接。加热塔1上部的污水出口 104与蒸馏塔2的含氨污水入口 202相 接。加热塔l下部的蒸汽出口 105与蒸馏塔2的蒸汽入口 203相接。加热塔l底部蒸汽出口 管制作成双层,起隔热保温作用,加热塔l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106,用于加热塔l内列管清 洗时排污用,排污口 106接排污阀11。加热塔1顶部设顶盖100,顶盖100可以装卸,便于 塔内维护。加热塔l的下侧设有排污口 107,用于塔体内的清洗及排污,排污口107接蒸汽 水出口阀12。加热塔塔体、塔内列管及进出口各管均用耐腐蚀不锈钢制作。蒸馏塔2是一双层的圆柱形筒体,夹层内装有绝热材料,以利隔热保温;蒸馏塔2内设 置多层筛板201 (结构参见图5),蒸馏塔2的顶部制作成泡罩式形状,以利在顶内表面形成 馏滴,蒸馏塔2腰部的含氨污水入口 202与加热塔1的含氨污水出口 104相接。蒸馏塔2底 的蒸汽入口 203与加热塔下部的蒸汽出口 105相接。蒸馏塔2顶部的氨汽出口 204与汽泡分
离器3的氨汽入口 301相接。蒸馏塔2下部的蒸氨废水出口 205与离心水泵17的入水口相 接,离心水泵17的排水口经闸阀18排水至循环水池。蒸馏塔2的上部所设的蒸馏水回流口 206与汽泡分离器3的冷凝水回流口 302相接。蒸馏塔2的正面设有3处视窗15,可供观察 料液操作情况(参见图1),蒸馏塔2的正面设有温度表13和真空压力表14 (参见图1), 可以方便地观察塔内真空度与料液温度,蒸馏塔2的背面开有人孔207 (参见图4),供清洗 内塔使用。蒸馏塔2塔体、塔内筛板及进出口各管均用耐腐蚀不锈钢制作。汽泡分离器3是一顶部为泡罩式、下部为锥尖状的筒体结构汽泡分离器3腰部的氨汽 入口 301与蒸馏塔2的氨汽出口 204相接。汽泡分离器3上部的氨汽出口 302与冷凝塔4的 氨汽入口 401相接;汽泡分离器3底部的冷凝水回流口 303与蒸馏塔2的冷凝水回流口 206 相接,在回流管中间低位处设一排污阀16 (参见图1)。汽泡分离器壳及与之接管均用耐腐 蚀不锈钢制作。冷凝塔4是一圆柱形筒体,内部列布流通氨汽的钢管400,钢管两端焊制封头(参见图 8);冷凝塔4顶部的氨汽入口401与汽泡分离器3的氨汽出口 302相接;冷凝塔4顶部的氨 汽出口 402与排水塔5的氨汽入口 501相接。冷凝塔4体上侧的冷却水入口 403通过闸阀 21与冷却水源(自来水源)相接。冷凝塔4体下侧的冷却水出口 404与排水塔5的冷却水 入口 502相接。冷凝塔4底部设有排污口 405,用于清洗内塔之用。冷凝塔4的上侧设有冷 却水溢流口 406,冷凝塔4内冷却水超过液位M则通过此溢流口 406直接排出(参见图1)。 冷凝塔4的正面下方设有视窗15 (参见图1)。塔体、塔内列管及进出口各管均用耐腐蚀不 锈钢制作。排水塔5是一圆柱形筒体容器。排水塔5塔体上侧的氨汽入口 501与冷凝器4的氨汽出 口 402相接。排水塔5塔体下侧的冷却水入口 502与冷凝器4的冷却水出口 404相接,中间 设有调节球阀20,用以调节水量。排水塔5塔顶的真空接口 503与真空泵28的吸入口相接, 排水塔5塔底的排水口 504通过排水阀23接至循环水池。排水塔5塔内设一浮球液位开关 24,用以控制排水,使塔内保持一定的液位B。真空泵28经闸阀22与冷却水源连接,并接 冷水排水阀29。排水塔5侧设有人孔27,塔的正面下方设有视窗15 (参见图l),用以观察 塔内水位,排水塔5塔顶设有检修口 25。排水塔5塔体及进出口各管均用耐腐蚀不锈钢制 作。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含氨废水经离心泵9吸入到加热塔1内,被蒸汽通过汽管加热。蒸汽调节阀6和球阀 IO用来调节蒸汽量和水量。
被加热的含氨废水从蒸馏塔2上部进入,通过筛板201的筛孔向下分流,从蒸馏塔2下 部进入的蒸汽向上流动,流下的氨水与蒸馏塔塔底送入的蒸汽直接相接触,水蒸汽经筛板孔 及筛板外空隙沸腾而出,穿越筛板上的氨水层,形成鼓泡现象,筛板上的氨水与蒸汽相遇被 加热至沸点,水中的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随汽体上升逐步转入气体中这样的过程一直进 行到塔底为止,筛板上均匀的液面,使气体与液面有较长的接触时间,液体能不断地分散聚 合,表面不断更新,保证了气液良好接触,促进了传质,使氨气得到浓縮。蒸馏塔中所形成的带泡氨汽,在蒸汽压力及真空泵28负压的作用下,流入汽泡分离塔 3。被蒸馏过氨汽的废水由离心水泵17抽至循环水池回用。带泡氨汽进入汽泡分离器3后, 由于顶部为泡罩式,使水汽产生凝固下沉回流到蒸馏塔内。汽泡分离塔的位置要保证汽泡分 离塔的冷凝水回流口高于蒸馏塔的冷凝水回流口。从汽泡分离器出来的氨汽温度高,而且仍 然含有水汽。从汽泡分离器出来的高温氨汽进入冷凝塔4,经冷却水(常温自来水)通过冷却水管进 行热交换,氨汽经冷凝产生的冷凝水沉到塔底,通过排污阀19定期回流到循环水池。氨气 则在真空泵28负压作用下,从冷凝塔的氨汽出口吸入排水塔5。进入塔内的冷却水量根据 冷凝状况通过阀21来调节,冷凝塔的上部设有溢流口,多余水及时回流至循环水池。从冷凝塔4回流出的冷却水进入排水塔5,进入排水塔的冷却水在塔内保持一个固定的 液位(参见图9),然后回流到循环水池,液位由浮球液位开关控制。从塔上部进入排水塔 的氨汽在塔内进一歩被冷凝净化,在真空泵28的负压作用下通过真空泵的储气罐排至氨气 回收装置(氨气回收装置不在此例)。通过视窗15可以观察塔内液料的状况,从真空压力表 反映出塔内真空度,真空压力从真空泵上设置。整个工作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其技术参数为-蒸汽温度60 70'C蒸气压力0.03 0.09真空度 0.06从蒸馏塔底排出的废水含氨量小于O. lg/L,达到环保排放要求。
权利要求1.蒸氨流动床,其特征在于设有加热塔,加热塔为双层结构的圆柱形筒体,夹层内装有绝热材料,筒体内部列布蒸汽管,加热塔上部蒸汽入口接安全阀出口,安全阀的入口经蒸汽调节阀接入蒸汽,在蒸汽调节阀与安全阀之间设蒸汽压力表,加热塔下部的污水入口与球阀的出口相接,球阀的入口与离心水泵的出口相接,加热塔上部设含氨污水出口,加热塔下部设蒸汽出口,加热塔底部设有排污口,排污口接排污阀,加热塔顶部设顶盖,加热塔下侧设有排污口,排污口接蒸汽水出口阀;蒸馏塔,蒸馏塔为一双层的圆柱形筒体,夹层内装有绝热材料,蒸馏塔内设置至少一层筛板,蒸馏塔腰部的含氨污水入口与加热塔的含氨污水出口相接,蒸馏塔底部的蒸汽入口与加热塔下部的蒸汽出口相接,蒸馏塔顶部设氨汽出口,蒸馏塔下部的蒸氨废水出口与离心水泵的入水口相接,离心水泵的排水口经闸阀排水至循环水池,蒸馏塔的上部设蒸馏水回流口,蒸馏塔的正面设有至少1处视窗,蒸馏塔的正面设有温度表和真空压力表;汽泡分离器,汽泡分离器为顶部呈泡罩式、下部呈锥尖状的筒体,汽泡分离器腰部的氨汽入口与蒸馏塔的氨汽出口相接,汽泡分离器上部设氨汽出口,汽泡分离器底部的冷凝水回流口与蒸馏塔的冷凝水回流口相接,在汽泡分离器的回流管中间低位处设排污阀;冷凝塔,冷凝塔为圆柱形筒体,内部列布流通氨汽的钢管,冷凝塔顶部的氨汽入口与汽泡分离器的氨汽出口相接,冷凝塔顶部设氨汽出口,冷凝塔上侧的冷却水入口经闸阀与冷却水源相接,冷凝塔下侧设冷却水出口,冷凝塔底部设有排污口,冷凝塔上侧设有冷却水溢流口;排水塔,排水塔为圆柱形筒体容器,排水塔上侧的氨汽入口与冷凝器的氨汽出口相接,排水塔下侧的冷却水入口与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相接,中间设有调节球阀,排水塔顶部的真空接口与真空泵的吸入口相接,排水塔底部的排水口经排水阀接至循环水池,排水塔内设一浮球液位开关,真空泵经闸阀与冷却水源连接,并接冷水排水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氨流动床,其特征在于加热塔内部列布的蒸汽管两端设封头。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蒸氨流动床,其特征在于加热塔底部的蒸汽出口管为双层结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氨流动床,其特征在于蒸馏塔的顶部为泡罩式形状。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蒸氨流动床,其特征在于蒸馏塔的正面设有3处视窗。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氨流动床,其特征在于冷凝塔筒体内部列布流通氨汽的钢管 两端焊设封头。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氨流动床,其特征在于排水塔顶部设有备用口。
专利摘要蒸氨流动床,涉及一种工业废水或污水的处理。提供一种将废水中的液氨经蒸馏、浓缩和收集利用的蒸氨流动床。加热塔内设蒸汽管,蒸汽入口接安全阀,污水入口接球阀,球阀接离心水泵,另设含氨污水出口、蒸汽出口和排污口。蒸馏塔内设筛板,含氨污水入口接加热塔含氨污水出口,蒸汽入口接加热塔蒸汽出口,蒸氨废水出口接离心水泵,水泵接水池,另设蒸馏水回流口。汽泡分离器氨汽入口接蒸馏塔氨汽出口,上部设氨汽出口,冷凝水回流口接蒸馏塔冷凝水回流口。冷凝塔内设氨汽管,氨汽入口接汽泡分离器氨汽出口,冷却水入口接冷却水源,另设冷却水出口和排污口。排水塔氨汽入口接冷凝器氨汽出口,冷却水入口接冷凝器冷却水出口,真空接口接真空泵。
文档编号C01C1/00GK201031146SQ200720006420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5日
发明者傅太平 申请人:傅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