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46562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需烧结原料金刚石粉末的冷冻干燥、无需助剂与剧毒物草酸二水合物等预先混合的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金刚石的非导电性,且硬度、导热性、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优异等的特性,应用于电子装置·传感材料、生物相关材料、光学相关材料、耐磨材料等领域,例如金刚石烧结体发挥其硬度、耐磨性等,可应用于精加工切削工具、超精密加工工具等,发挥优异的切削性能。作为上述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了以下的微粒金刚石烧结体制备方法将碳酸盐与形成超临界流体相的有机物的混合物用作烧结助剂, 在层合在金刚石粉末层上的状态下,在金刚石热力学稳定的2000°C以上的高压高温条件下
AmS口 °但是,该制备方法中,是使用例如草酸二水合物作为上述形成超临界流体相的有机物,草酸二水合物是剧毒物,而且必须将其与碳酸盐预先混合,配制烧结助剂,因此其处理困难,在实现实际应用方面有障碍。作为其它的制备方法,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示,提出在将天然金刚石粉末进行脱硅酸盐处理的最终工序,将分散有该金刚石粉末的PH 3-5的水溶液加入到容器中,振荡处理,在该容器中,用液氮冷冻分散有该金刚石粉末的水溶液,直接冷冻干燥而获得该金刚石粉末,使用混合了有机物(草酸二水合物)的碳酸盐烧结助剂,通过超高压合成装置将所得的该金刚石粉末在1700°C以上的温度下烧结。但是,该制备方法中,作为烧结体原料的金刚石粉末的二次粒子形成受到抑制,虽然可得到比较均勻的金刚石烧结体,但是必须有冷冻干燥工序,预先的处理繁杂,并且使用有机物(草酸二水合物)作为预先混合的烧结助剂的问题依然存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355058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401441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需解决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需进行防止形成二次粒子的冷冻干燥、无需使用剧毒有机物(草酸二水合物)、并且无需预先混合助剂的、适用于精加工切削工具材料、超精密加工工具材料等的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者为解决上述课题,对于金刚石烧结体制备中使用的烧结助剂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以下认识。在例如专利文献2的以往的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中,预先配制烧结助剂,该烧结助剂含有将碳酸盐(例如碳酸镁、碳酸钙等)与形成超临界流体相的有机物(草酸二水合物)预先混合得到的混合物,自Ta制容器底依次层合石墨制圆板、Ta箔、金刚石粉末、 碳酸盐-有机物混合粉末、金刚石粉末、Ta箔、金刚石粉末、碳酸盐-有机物混合粉末…,将该Ta制容器用超高压合成装置烧结,得到金刚石烧结体。本发明者对金刚石烧结体制备中使用的烧结助剂进行研究,发现除以往使用的草酸二水合物之外,通过使用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即使在使用平均粒径4μ m以下的金刚石粉末作为烧结体原料粉末时,也可以制备烧结体,并且可避免使用剧毒物,可确保安全性,同时无需与碳酸盐的预先混合来配制烧结助剂,因此操作性提高。作为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具体优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这些C-H类有机物在烧结金刚石时成为超临界流体相,清洗金刚石颗粒的表面, 分解金刚石粉末的二次粒子。并且发现碳酸盐容易溶浸入金刚石颗粒间,溶浸的C-H类有机物和碳酸盐高效溶解金刚石颗粒的一部分,从被碳过饱和的熔融碳酸盐中析出金刚石, 在金刚石颗粒间形成直接结合,结果不形成二次粒子即可合成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本发明基于上述认识完成,具有下述特征"(1)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平均粒径4μπι以下的金刚石粉末的层间经由碳酸盐和催化剂进行层合,所述催化剂含有相对于金刚石粉末为 1/5000-1/1000的重量比、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将它们于7. 7GPa以上的烧结压力和2000°C以上的烧结温度下烧结。(2)上述⑴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中,上述室温下为固体的C-H 类有机物为选自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下面更具体地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表示在本发明的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中,使用碳酸镁作为碳酸盐,使用聚乙烯作为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时,Ta制容器内的金刚石粉末、碳酸镁 (碳酸盐)和聚乙烯(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相互的层合状态的概略截面图。图1中表示自Ta制容器底部向上方依次层合石墨圆盘(厚度1mm)、聚乙烯 (0. 2mg)、平均粒径4μπι以下的金刚石粉末(0. 45g)、碳酸镁(0. 2g)、聚乙烯(0. 2mg)、平均粒径4μπι以下的金刚石粉末(0.45 g)、石墨圆盘(厚度1mm)的概略图,本发明中,在将烧结用原料如上所述地层合在Ta容器内的状态下,于作为金刚石稳定区域的7. 7GPa以上的烧结压力和2000°C以上的烧结温度下烧结,由此制备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金刚石粉末作为烧结体原料的金刚石粉末可使用不限于气相合成法的目前已知的方法制备的金刚石粉末。本发明中,关于金刚石粉末的尺寸,规定为平均粒径4 μ m以下,如果是金刚石粉末的平均粒径超过4 μ m的粗粒,则可以不使用草酸二水合物作为烧结助剂,而只用碳酸盐烧结,因此本发明中,作为烧结体原料的金刚石粉末的平均粒径规定为4μπι以下。烧结助剂作为碳酸盐,可以使用以往使用的碳酸镁、碳酸钙等。
以往,例如必须是将预先使碳酸盐和形成超临界流体相的草酸二水合物混合得到的烧结助剂插入介于金刚石层之间,但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的层合状态那样地将原料粉末层合在Ta容器内,因此无需将碳酸盐(例如碳酸镁)与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 (例如聚乙烯)预先混合,可以使各层独立地介于金刚石层之间。本发明中使用的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优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 C-H类以外的有机物、例如聚氯乙烯中,Cl妨碍金刚石颗粒之间的直接结合,而在聚四氟乙烯的情况下,F妨碍金刚石颗粒之间的直接结合,因此应避免使用C-H类以外的有机物。本发明中使用的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的使用量以重量比表示时,必须是 (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的使用量)/(金刚石粉末的重量)=1/5000-1/1000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少,重量比小于该値(比値低于1/5000)时,则在金刚石层中, 对金刚石颗粒表面的清洗效果小,对金刚石层中的溶浸不充分,二次粒子的分解效果也小, 金刚石颗粒相互之间的直接结合不充分。另一方面,若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的使用量增加、上述比値超过1/1000,则不仅金刚石烧结体的强度、硬度降低,耐热性也降低,因此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的使用量(重量)相对于金刚石粉末重量的比値必须是 1/5000-1/1000。超高压高温装置中的烧结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的层合状态,将原料粉末层合在Ta容器内,然后在金刚石的稳定区的7. 以上的烧结压力、2000°C以上的烧结温度的条件下,用10-30分钟处理,可再现性良好地合成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需说明的是,若压力低于7. 7Gpa,则金刚石不处于稳定区,因此无法烧结,另一方面,若压力超过8Gpa,则缺乏生产性,装置也大型化,因此优选烧结压力为7. 7-8Gpa的范围。若烧结温度低于2000°C,则碳酸盐未充分溶浸到金刚石层中,因此烧结困难,另一方面,若烧结温度超过2500°C,则金刚石转变为石墨,因此烧结温度优选2000-2500°C的范围。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可以利用平均粒径4μπι以下的微粒金刚石粉末(例如天然金刚石粉末),无需将作为烧结体原料的金刚石粉末冷冻干燥,因此可以减少原料准备的工序数,另外,使用非剧毒物的、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例如市售的聚乙烯片),因此可确保安全性,并减轻对环境负担,并且,无需预先混合配制烧结助剂,因此操作性有望提高。附图简述图1表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Ta制容器内的金刚石粉末、碳酸镁(碳酸盐)和聚乙烯(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相互的层合状态的概略截面图。实施发明的方式以下使用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作为烧结体原料的金刚石粉末使用平均粒径4μπι以下的天然金刚石粉末。需说明的是,天然金刚石粉末含有大量硅酸盐,因此,预先用ττ坩埚、在熔融NaOH
5中进行天然金刚石粉末的脱硅酸盐处理,然后进一步将金刚石粉末在热王水中处理,由此除去从坩埚中混入的&。接着,准备金刚石粉末、碳酸盐以及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以使其分别为表1的本发明1-6所示的比例,填充到Ta容器内以形成图1所示的层合结构,将其装入常规带式超高压高温装置中,同样地以表2所示的压力、温度进行烧结,由此制备本发明的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以下称为本发明1-6)。对于上述本发明1-6,在进行硬度测定的同时进行耐热试验,然后通过XRD (X射线)分析,调查热处理后有无石墨化(金刚石的逆转变)、烧结体内部有无裂缝。需说明的是,硬度测定是使用维氏硬度计测定,耐热性试验通过使用真空炉在温度1200°C下保持30分钟实施热处理来进行。表2表示测定结果、试验结果。为了进行比较,使用与本发明1-6同样的作为烧结体原料的金刚石粉末,准备金刚石粉末、碳酸盐以及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以使其分别为表1的比较例1-4所示的比例,填充到Ta容器内以形成图1所示的层合结构,将其装入常规带式超高压高温装置中,同样地以表2所示的压力、温度进行烧结,由此制备比较例的金刚石烧结体(以下称为比较例1-4)。对于上述比较例1-4,也与本发明1-6同样地进行硬度测定、耐热试验,调查热处理后有无石墨化(金刚石的逆转变)、烧结体内部有无裂缝。表2表示其测定结果、试验结果。另外,为了参考,使用与本发明1-6同样的、作为烧结体原料的金刚石粉末,准备金刚石粉末、碳酸盐和聚氯乙烯或聚氟乙烯以使其分别为表3所示比例,填充到Ta容器内以形成图1所示的层合结构,将其装入常规带式超高压高温装置中,同样地以表4所示的压力、温度进行烧结,由此制备参考例的金刚石烧结体(以下称为参考例1、2)。对于上述参考例1、2,也与本发明1-6同样地进行硬度测定、耐热试验,调查热处理后有无石墨化(金刚石的逆转变)、烧结体内部有无裂缝。表4表示其测定结果、试验结果。表 权利要求
1.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平均粒径4μπι以下的金刚石粉末的层间经由碳酸盐和催化剂层合,所述催化剂含有相对于金刚石粉末为1/5000-1/1000 的重量比、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将它们于7. 7GPa以上的烧结压力和2000°C以上的烧结温度下烧结。
2.权利要求1的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中,上述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为选自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无需进行防止形成二次粒子的冷冻干燥、无需预先混合助剂的、适用于精加工切削工具材料、超精密加工工具材料等的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如下在平均粒径4μm以下的金刚石粉末的层间经由含有碳酸盐和室温下为固体的C-H类有机物、优选选自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以上的片进行层合,将其装入Ta制容器内,于7.7GPa以上的烧结压力和2000℃以上的烧结温度下烧结,无需将烧结原料金刚石粉末冷冻干燥,也无需使用剧毒物草酸二水合物,并且无需进行烧结助剂的预先混合,即可制备微粒多晶金刚石烧结体。
文档编号C01B31/06GK102249223SQ2011100890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
发明者A·E·瓦多尤, 田岛逸郎 申请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