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炉炉壁密封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53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石炉炉壁密封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石炉技术领域,是ー种电石炉炉壁密封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电石生产的核心设备是电石炉,从电石生产的原理上可知,炭素材料和石灰是凭借电弧热和电阻热在1800°C至2200°C的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炭化钙(电石)和CO。电石炉是获得高温的最好设备,且能量非常集中,从碳化钙的生成反应式Ca0+3C至CaC2+C0可以看出这是ー个吸热反应,必须供给大量的热量。电石在电石炉生产过程中,电石炉上部为低温区,下部为高温区,投入电石炉内的原料石灰石与炭素材料,经过上层预热后逐渐下移,物料不断下移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与其组分相适应的温度时,石灰表面生成的CaC2与石灰物料迅速共熔,形成CaO含量较高的CaC2和CaO的液相物,CaC2含量约为20%,温度在2100°C左右,反应过程为液相反应。在反应区电能大量转变为热能,形成高温区域,促使其反应进行。高温状态下运行的电石炉易出现损坏,受到高温作用炉壁会变形,若不及时解决当电石发气量较高时,炉底温度升高电石流速慢,易在炉舌上结块,造成炉眼难堵、跑眼等现象,给电石炉出炉操作带来影响;此外炉壁变形处理不及时还会导致炉衬发生膨胀位移、炉砖之间间隙增大、电石及电石中少量的铁水烧穿炉砖、炉衬和炉壳,因液态电石具有流动性,烧穿炉壳后会使电石外流,烧穿炉壁和出炉轨道,造成事故,影响了电石炉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石炉炉壁密封冷却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电石炉炉壁发生变形处理不及时造成炉眼难堵和跑眼、电石外流烧穿炉壁和出炉轨道造成事故而影响生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电石炉炉壁密封冷却装置,包括电石炉炉壁、冷却水流通装置、进水管和出水管;在电石炉炉壁上有炉眼,在炉眼外侧的电石炉炉壁上固定有冷却水流通装置,在冷却水流通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与冷却水流通装置内腔相通的出水管和进水管。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ー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冷却水流通装置可包括面板、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左外壁、右外壁、上外壁、左下外壁、右下外壁和第一隔板;上外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外壁和右外壁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上内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内壁和右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左下外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外壁和左内壁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右下外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右内壁和右外壁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左外壁和左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水挡板,第一出水挡板的上端和上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出水挡板和左下外壁之间有间距,在左外壁和第一出水挡板的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在右内壁和右外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水挡板,第一进水挡板的上端和第一隔板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进水挡板和右下外壁之间有间距,第一隔板的左端和右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右内壁和第一进水挡板的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在第一进水挡板和右外壁之间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两块的进水下挡板,每块进水下挡板的下端与右下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进水下挡板自左至右高度依序增加并与上外壁有间距,在相邻进水下挡板及进水下挡板与右外壁之间的电石炉炉壁上分別固定有自左至右高度依序増加的进水挡板,进水挡板与右下外壁和上外壁之间有间距;在第一出水挡板和左内壁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与进水下挡板和进水挡板相对应的出水挡板和出水下挡板,出水挡板与左下外壁之间有间距,出水下挡板的下端与左下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每个高度相对应的进水下挡板和出水挡板的上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 接在一起并形成出水通道,每个高度相对应的进水挡板和出水下挡板的上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出水通道,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左外壁、右外壁、上外壁、左下外壁、右下外壁、第一隔板、第一出水挡板、第一进水挡板、进水下挡板、进水挡板、出水挡板、出水下挡板和连接板的外端分别与面板固定在一起。上述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左外壁、右外壁、上外壁、左下外壁、右下外壁、第一进水挡板、第一出水挡板、第一隔板、进水下挡板、进水挡板、出水挡板、出水下挡板和连接板与电石炉炉壁之间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外壁、第一出水挡板和右外壁与上外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进水下挡板、出水挡板、进水挡板和出水下挡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内壁和右内壁与上内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内壁和第一进水挡板与第一隔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外壁、出水下挡板和左内壁与左下外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内壁、进水下挡板和右外壁与右下外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上述进水管上可固定安装有阀门,在出水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第一进水挡板、第一出水挡板、第一隔板、进水下挡板、出水挡板、进水挡板、出水下挡板和连接板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配合使用,实现冷却电石炉炉壁的目的,防止了电石炉炉壁发生变形而影响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在没有安装面板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为电石炉炉壁,2为进水管,3为出水管,4为炉眼,5为左内壁,6为右内壁,7为上内壁,8为左外壁,9为右外壁,10为上外壁,11为左下外壁,12为右下外壁,13为第一隔板,14为第一出水挡板,15为第一进水挡板,16为进水下挡板,17为进水挡板,18为出水挡板,19为出水下挡板,20为连接板,21为出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I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0015]如附图I所示,该电石炉炉壁密封冷却装置包括电石炉炉壁I、冷却水流通装置、进水管2和出水管3 ;在电石炉炉壁I上有炉眼4,在炉眼4外侧的电石炉炉壁I上固定有冷却水流通装置,在冷却水流通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与冷却水流通装置内腔相通的出水管3和进水管2。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电石炉炉壁密封冷却装置作进ー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I所示,冷却水流通装置包括面板、左内壁5、右内壁6、上内壁7、左外壁8、右外壁9、上外壁10、左下外壁11、右下外壁12和第一隔板13 ;上外壁10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外壁8和右外壁9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上内壁7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内壁5和右内壁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左下外壁1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外壁8和左内壁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右下外壁1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右内壁6和右外壁9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左外壁8和左内壁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水挡板14,第一出水挡板14的上端和上外壁10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出水挡板14和左下外壁11之间有间距,在左外壁 8和第一出水挡板14的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出水管3 ;在右内壁6和右外壁9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水挡板15,第一进水挡板15的上端和第一隔板13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进水挡板15和右下外壁12之间有间距,第一隔板13的左端和右内壁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右内壁6和第一进水挡板15的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水管2 ;在第一进水挡板15和右外壁9之间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两块的进水下挡板16,每块进水下挡板16的下端与右下外壁12固定连接在一起,进水下挡板16自左至右高度依序增加并与上外壁10有间距,在相邻进水下挡板16及进水下挡板16与右外壁9之间的电石炉炉壁I上分别固定有自左至右高度依序增加的进水挡板17,进水挡板17与右下外壁12和上外壁10之间有间距;在第一出水挡板14和左内壁5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与进水下挡板16和进水挡板17相对应的出水挡板18和出水下挡板19,出水挡板18与左下外壁11之间有间距,出水下挡板19的下端与左下外壁11固定连接在一起,每个高度相对应的进水下挡板16和出水挡板18的上端通过连接板20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出水通道21,每个高度相对应的进水挡板17和出水下挡板19的上端通过连接板20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出水通道,左内壁5、右内壁6、上内壁7、左外壁8、右外壁9、上外壁10、左下外壁11、右下外壁12、第一隔板13、第一出水挡板14、第一进水挡板15、进水下挡板16、进水挡板17、出水挡板18、出水下挡板19和连接板20的外端分别与面板固定在一起。使用时,打开进水管2,水流便会从出水通道弯折运行,最后从出水管3流出,这样,通过循环水直接对电石炉炉壁I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如附图I所示,左内壁5、右内壁6、上内壁7、左外壁8、右外壁9、上外壁10、左下外壁11、右下外壁12、第一进水挡板15、第一出水挡板14、第一隔板13、进水下挡板16、进水挡板17、出水挡板18、出水下挡板19和连接板20与电石炉炉壁I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外壁8、第一出水挡板14和右外壁9与上外壁1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进水下挡板16、出水挡板18、进水挡板17和出水下挡板19与连接板2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内壁5和右内壁6与上内壁7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内壁6和第一进水挡板15与第一隔板1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外壁8、出水下挡板19和左内壁5与左下外壁1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内壁6、进水下挡板16和右外壁9与右下外壁1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便于用水进行打压实验,压カ保持在O. 5MPa,保压在30分钟左右,确定无泄漏,通水使用,防止冷却水渗入到炉衬内部。根据需要,在进水管2上固定安装有阀门,在出水管3上固定安装有阀门。这样,便于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阀门切断水源。阀门最好安装在靠近出炉烟道处。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电石炉炉壁密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石炉炉壁、冷却水流通装置、进水管和出水管;在电石炉炉壁上有炉眼,在炉眼外侧的电石炉炉壁上固定有冷却水流通装置,在冷却水流通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与冷却水流通装置内腔相通的出水管和进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石炉炉壁密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水流通装置包括面板、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左外壁、右外壁、上外壁、左下外壁、右下外壁和第一隔板;上外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外壁和右外壁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上内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内壁和右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左下外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外壁和左内壁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右下外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右内壁和右外壁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左外壁和左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水挡板,第一出水挡板的上端和上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出水挡板和左下外壁之间有间距,在左外壁和第一出水挡板的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在右内壁和右外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水挡板,第一进水挡板的上端和第一隔板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进水挡板和右下外壁之间有间距,第一隔板的左端和右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右内壁和第一进水挡板的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在第一进水挡板和右外壁之间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两块的进水下挡板,每块进水下挡板的下端与右下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进水下挡板自左至右高度依序增加并与上外壁有间距,在相邻进水下挡板及进水下挡板与右外壁之间的电石炉炉壁上分别固定有自左至右高度依序増加的进水挡板,进水挡板与右下外壁和上外壁之间有间距;在第一出水挡板和左内壁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与进水下挡板和进水挡板相对应的出水挡板和出水下挡板,出水挡板与左下外壁之间有间距,出水下挡板的下端与左下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每个高度相对应的进水下挡板和出水挡板的上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出水通道,每个高度相对应的进水挡板和出水下挡板的上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出水通道,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左外壁、右外壁、上外壁、左下外壁、右下外壁、第一隔板、第一出水挡板、第一进水挡板、进水下挡板、进水挡板、出水挡板、出水下挡板和连接板的外端分别与面板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石炉炉壁密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左外壁、右外壁、上外壁、左下外壁、右下外壁、第一进水挡板、第一出水挡板、第一隔板、进水下挡板、进水挡板、出水挡板、出水下挡板和连接板与电石炉炉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外壁、第一出水挡板和右外壁与上外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进水下挡板、出水挡板、进水挡板和出水下挡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内壁和右内壁与上内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内壁和第一进水挡板与第一隔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外壁、出水下挡板和左内壁与左下外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内壁、进水下挡板和右外壁与右下外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电石炉炉壁密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在出水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石炉技术领域,是一种电石炉炉壁密封冷却装置;包括电石炉炉壁、冷却水流通装置、进水管和出水管;在电石炉炉壁上有炉眼,在炉眼外侧的电石炉炉壁上固定有冷却水流通装置,在冷却水流通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与冷却水流通装置内腔相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第一进水挡板、第一出水挡板、第一隔板、进水下挡板、出水挡板、进水挡板、出水下挡板和连接板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配合使用,实现冷却电石炉炉壁的目的,防止了电石炉炉壁发生变形而影响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C01B31/32GK202415169SQ20122003195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日
发明者张继文, 朱刚, 董博峰, 陈利斌 申请人:新疆中泰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